
- 收藏
- 加入书签
粤语童谣在幼儿家园共育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摘 要:粤语作为广东省及香港等地的主要方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历史和传统。粤语童谣作为一种具有娱乐性和教育性的文化载体,为促进粤语的传承提供了有力工具,也为幼儿教育提供了新的途径。本研究旨在探讨粤语童谣在幼儿家园共育中的应用策略,以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文化认同感和家园合作效果。
关键词:粤语童谣;幼儿;家园共育
引言
粤语童谣是广东地区独特的文化遗产,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在幼儿教育中,粤语童谣可以发挥重要的教育作用,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还可以增强幼儿对本土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然而,在当前幼儿教育中,粤语童谣的应用并不广泛,其教育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粤语童谣在幼儿家园共育中的应用策略,以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文化认同感和家园合作效果。
一、将粤语童谣融入日常学习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适当引入粤语童谣,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语言和文化知识,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选择适当的粤语童谣进行辅助教学。例如,在教授数字知识时,可以引入《数数歌》,让幼儿在歌曲中学习和掌握数字的概念和顺序;在教授颜色时,可以引入《彩虹桥》,让幼儿在歌曲中学习和掌握颜色的名称和特点。同时,还可以创设具有粤语童谣特色的教学情境,让幼儿在情境中学习和感受粤语童谣的魅力。例如,创设一个彩虹的场景,让幼儿在场景中学习和感受颜色的特点和美感。其次,引导幼儿主动参与粤语童谣的学习,如让幼儿跟着歌曲节奏舞动身体、模仿歌曲中的发音和语调等。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第三,将粤语童谣与其他教学活动相结合,如将粤语童谣与绘画、手工等活动相结合。例如,在教授《彩虹桥》时,可以让幼儿根据歌曲内容绘制彩虹画,或在手工活动中制作彩虹桥模型等,让幼儿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中学习和感受粤语童谣的魅力[1]。
二、开展粤语童谣主题活动
教师可组织幼儿开展粤语童谣主题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和感受粤语童谣的魅力。此外,还可邀请家长参与活动,促进家园合作和亲子关系融洽。首先,在开展粤语童谣主题活动前,教师需要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和目标,还需考虑活动的可行性,确保顺利开展。其次,设计多样化的活动内容,如粤语童谣演唱会、粤语童谣绘画比赛、粤语童谣舞蹈表演等,让幼儿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中学习和感受粤语童谣的魅力。同时,还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兴趣特点,设计适合的活动内容,提高活动的针对性。第三,邀请家长参与粤语童谣主题活动,如邀请家长担任活动评委、参与亲子表演等,增强家园合作和亲子关系。同时,还可以向家长讲解粤语童谣的应用方法,引导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与幼儿一起欣赏和学习粤语童谣。在活动结束后进行活动总结和反思,总结活动的优点和不足,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同时,邀请家长和幼儿参与活动评价,了解他们对活动的看法和建议,为今后的活动提供参考和借鉴[2]。
三、加强家园合作与沟通
首先,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粤语童谣的教育价值,介绍幼儿园的教学计划和目标,并邀请家长参与讨论和提出建议。同时,邀请家长分享自己在家庭中与幼儿一起欣赏和学习粤语童谣的经验和心得,促进家园合作和亲子关系。其次,开设家长学校,组织专题讲座或工作坊,向家长介绍粤语童谣的应用方法,并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帮助。同时,还可邀请家长参与亲子活动,如亲子粤语童谣演唱会、亲子粤语童谣绘画比赛等,增强家园合作和亲子关系。第三,建立家园联系册,记录幼儿在家中的学习和表现情况,并与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家园联系册可以包括幼儿的学习进展、兴趣爱好、行为习惯等方面的信息,以及教师和家长的沟通和建议等。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促进家园合作和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最后,建立微信群等沟通渠道,方便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通过微信群等渠道,教师可向家长发布教学计划和目标、分享教学资源和方法、解答家长疑问等。家长也可向教师反馈幼儿在家中的学习表现、提出建议和意见等。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增强家园合作和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和发展[3]。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粤语童谣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遗产,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在幼儿教育中,粤语童谣可以发挥重要的教育作用,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文化认同感和自信心。通过本研究策略,教师和家长可以更好地利用粤语童谣这一独特的教育资源,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彩香,潘霞,黄苗苗,等.粤语童谣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以《何家公鸡何家猜》为例[J].文学少年,2021(18):1-1.
[2]方珠伴.粤语童谣在幼儿园教育课程的应用研究——以广东肇庆Z幼儿园为例[J].2018(35):140-141.
[3]谭洁莹.粤语童谣在幼儿文学课程中的应用与传承[J].山西青年,2020(14):187-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