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有效阅读的策略研究

李忠于
  
教研视界媒体号
2023年19期
湖北省公安县第三中学

摘 要:有效阅读作为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和核心素养理念的深入人心,其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内涵得到了进一步丰富。在当前的教育实践中,学生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自主阅读,促进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鉴赏和文化理解等多方面核心素养的提升。这不仅是有效阅读的新标准,也是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如此,高中语文教学中仍面临着有效阅读的诸多挑战。本文立足于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背景,深入分析有效阅读教学面临的障碍,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提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旨在为高中语文教学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

前言

语文学科作为高中学习的基础性学科,不仅具有文化属性还具有工具属性,其中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语文学科为其他学科进行奠基的重要支持。阅读能力的培养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在课堂学习、课下实践的过程中逐渐形成。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被重视程度应该得到进一步提高,阅读什么样的内容、采取什么样的阅读方法都是教师要考虑的问题,阅读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水平,实现学科素养的形成。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教学要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内化过 过程,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如何使课堂阅读更高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强阅读水平和知识储备是高中语文教师需要思考的问 问题。可以说,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了解语文阅读高效课堂建设的实质,从当前的现状对如何创建高效课堂进行分析,有助于实现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一、丰富阅读教学内容

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林语堂曾经说:“智者阅读群书,亦如阅历人生。”这说明在阅读的过程中,不要拘泥于某一范围,开卷则有益,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也要注意丰富阅读教学的内容,这对于拓宽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的认识都有很大的帮助。首先,要立足于教材内容来进行适当拓展。新的高中语文教材的结构较之前有了较大的变化,它整体上分为必修内容和选择性必修两部分,在选文中特别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关内容,在教学实施上强调以单元学习任务群来驱动学生主动学习和高效学习,在必修学习内容中明确增加了家乡文化生活和整本书阅读的新内容,建议学生通读《乡土中国》和《红楼梦》,这些变化对于丰富阅读教学内容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其次,要注意阅读教学内容适度向外延展,积极融入课外阅读的内容,新教材的特点之一就是与我们的生活关联更加密切,这恰恰也是高中生的关注点之一,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对阅读内容进行适度的延展,既能够激发学生对阅读教学的兴趣,同时也能够给予学生在阅读教学中一定的自主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内驱力。最后,教师结合学生个体的差异性需求,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有代表性的阅读资料,鼓励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如新闻、报纸甚至是广告语等,并鼓励学生去观察和分析所阅读的内容,这样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也能够提升其认知能力。

二、教给学生阅读方法与技巧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要本着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来推进,既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也就是要重视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与技巧,这样才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提高学生语文学科素养。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根据阅读内容的特点来选择阅读方法,灵活地应用精读、泛读、速读、略读、通读和写读等方法,要注意养成在阅读过程中做标注的习惯。在技巧上,提醒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要注意全面着眼,把握文章主旨,在此基础上逐步厘清阅读文章的脉络,对阅读内容进行分层,进而结合问题,进行精准分析、全面考查。为了使学生有效地分析阅读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建构思维导图的形式来对阅读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让学生把在阅读过程中大脑思考的内容用可视性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样能够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参照,也能帮助学生解决阅读过程中的盲目性和无序性的问题,从而提升阅读理解的效果。同时,教师也要提醒在阅读的过程中保持专注度,利用个人积累的经验适当进行迁移性阅读,对重点内容要进行反复阅读,学会品味其内涵,拓展其外延。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教育的本质就是习惯的培养。”而要想提升高中语文教学的效率,关键在学生的表现,影响学生表现的关键则是学生的习惯,因此必须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习惯,教师首先要重视日常的言传与身教。教师从学生高一入学伊始,就要把阅读学习的重要性以及方式方法教给学生,并且在日常教学时按照教授的内容给学生做好示范和表率,让学生清楚怎样做才正确。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也要重视对学生日常阅读学习的指导,教师要在学生的日常学习中关注其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要强化学生阅读的基本功,引导学生关注细节,因为细节决定成败;要把阅读和思考结合起来,正如我国南宋理学家朱熹所说:“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深思,字得其训,句索其旨。”更为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主动阅读的习惯,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一定源于日常的坚持与点滴的积累,教师要有意识地结合课上教学内容,给学生推荐课外阅读的书目或者内容,发挥教师的“导学”作用。

四、开展多样化的阅读教学活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激发学生阅读潜能的有效手段。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对高中语文阅读学习的热情,语文教师可组织开展多样化的活动来激发学生内驱力。首先,给学生提供阅读资源。对学生来说,最好的阅读方式还是纸质图书,为了满足学生的课外阅读需求,语文教师可以寻求班主任的支持与配合,鼓励教师和学生一起捐献阅读书籍来建设班级“图书角”。其次,经常开展读书交流活动,鼓励学生们开展好书推荐或者“读书分享会”,在交流中提升对阅读的兴趣;也可以鼓励学生把自己在阅读学习中的心得体会用手抄报等形式呈现出来,这就把读与写二者结合起来。这样的活动能够让学生感受到阅读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和趣味性,从而实现激发学生学习潜能的效果。

五、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应对阅读教学效率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根据核心素养要求判断学生阅读是否有效,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教学指导策略,引导学生更有效地开展阅读,提升阅读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马瑞祥.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及改进策略[J].软件(教育现代化),2015(10).

[2]刘晓丹.人教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改进途径探讨[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7(18)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