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读思达”视域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核心素养落地研究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不断推进,初中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核心素养的形成。道德与法治是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德育教学为核心的综合性课程,对学生个人成长、价值观确立、良好品德修养形成有重要铺垫作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读思达教学法,能够促进学生阅读思考和表达,加深学生知识印象并形成主动思考和探究的好习惯。基于此,本文将探究“读思达”视域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读思达”;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落地研究
引言
读思达教学法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主张学生自主阅读、思考和表达来完成学习任务。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中,该教学法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因为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培养自主探究能力。在新的教育背景下,该课程提出了更高的执教目标,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加强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教师需要开发全新的授课模式,并贯彻“读思达”教学模式,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
一、丰富教学形式,强化学生阅读
“读思达”教学方法的基础是阅读,也是学生获取教材知识和学习方法、培养智力的重要手段。教师通过查找阅读资料,为学生提供与所学知识相关的时政案例、网络信息、书籍材料等,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学习动力,形成乐读、能读的良好学习基础。为了实现读思达阅读方法的教学渗透,教师需要让学生对阅读材料中的人物活动细节、关键词、图文主题表达等形成准确理解,并组织学生进行阅读方法、个人理解、情感感悟的交流讨论,为学生的课堂思考奠定基础,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例如,教师在进行《做负责任的人》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与该主题相关的阅读材料,包括文章、故事、案例等。这些材料应该包含正面和反面的例子,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负责任的行为和态度,同时也能够认识到不负责任的后果。其次,在阅读完相关材料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学生可以提出自己对负责任的理解和认识,分享自己在生活中承担责任的经历和感受。最后,在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总结出做负责任的人的重要性和意义,并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否能够做到负责任。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总结和反思等方式,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所在,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
二、创设教学情境,启发学生思考
“读思达”教学方法中的阅读教学是否有效取决于学生的思维水平。思考是学生大脑整合知识并转化为自身认知的思维过程。在完成有效阅读后,教师组织学生对材料中的行为进行质疑和批判,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思考和小组讨论,以激发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深度学习。采用情境教学方式可以为学生营造出自由讨论、开放思考的氛围环境,并让学生模拟材料情境,有效锻炼其思维水平。为此,教师需要设计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话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加强思考体验,提高思维效果。
例如,教师在进行《合理利用网络》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可以请一位或几位学生讲述自己身边发生的网瘾少年的真实故事,包括学生的行为、情绪、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学生如何逐渐沉迷于网络。其次,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网瘾少年身上具有哪些特点?你如何理解网络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如何做到信息“节食”?如何抵制不良信息等。最后,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观点、经验和解决方案,并听取其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通过这样教学,教师可以帮助学生从真实情境中思考并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同时也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素养和综合能力。
三、开展教学活动,提升学生表达
开展教学活动,提升学生表达能力是“读思达”教学法应用的价值体现。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表达能力的提升不仅体现在口头表达上,还包括书面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方面。在提升学生表达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自由表达的话语权,给予学生充分的表达机会和时间,让学生在自由表达的环境中建立起自信心。同时,教师也应该认真倾听学生表达的含义,并给予相对应的表达意见完善其表达方式。这样,学生在表达过程中能够更加深入地思考问题,并逐渐将所学到的知识外化出来。
例如,教师在进行《走向共同富裕》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围绕“共同富裕”的主题进行讨论。教师可以给出一些引导性的问题,如:“共同富裕是什么?它的实现路径是什么?它与个人富裕的关系是什么?”等,以帮助学生展开讨论。其次,在小组讨论之后,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上台发言,分享小组的讨论成果。再次,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讨论的内容,写一篇关于“共同富裕”的短文。最后,在学生的表达过程中,教师需要认真倾听,理解学生的观点和思路,然后给予建设性的反馈和评价。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可以在自由表达的环境中建立起自信心,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结束语
综上所述,“读思达”教学法注重引导学生知行合一的教学工作,有效培养其阅读、思考和表达能力。教师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知识的主要讲解者和读思达教学法的主要实施者,应围绕激发学生思维活跃、增强课堂教学活力,通过多种教学途径内化知识,让学生在思考中形成体悟,在体悟中表达想法。因此,通过读思达教学法,教师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掌握初中道德与法治知识,并培养其阅读、思考和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杨敬.“读思达”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学苑教育,2023(26):28-30.
[2]郭征.浅谈“读思达”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实践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2(16):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