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提质减负背景下小学数学增效课堂构建策略探析

吕国栋
  
教研视界媒体号
2023年33期
福建省龙岩市漳平市毓秀小学 364401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育作为学生学业发展的基石,其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当前课程繁重、教学内容偏于机械记忆等问题也日益显现,这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也制约了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因此,如何在提高教育质量的同时,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构建一种既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数学概念,又能够激发其学习兴趣与自主学习能力的课堂环境,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提质减负的大背景下,构建小学数学课堂的增效策略,以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效果与体验。

关键词:提质减负;小学数学;增效课堂;构建策略

在提质减负的教育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构建增效课堂具有迫切的必要性。随着社会对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要求,小学数学教育作为学生基础数学知识和学习习惯的奠基阶段,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未来的学业发展。因此,构建增效课堂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数学基础。其次,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构建增效课堂可以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减轻学习压力。此外,增效课堂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为其未来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课前趣味引导,初步激发学习兴趣

在提质减负的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课前趣味引导来初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构建增效课堂。这可以通过设计富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数学游戏、谜题或挑战来实现。教师可以选取与当日课程内容相关的数学问题或情境,以小组竞赛、角色扮演或互动解题等形式展开,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实用性。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故事情境或真实生活案例等方式,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学生的日常经验联系起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比如,在《生活中的百分数》这节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设计相应的课前引导内容:“欢迎来到百分数乐园!今天,我们将一起探索生活中的百分数,看看它们是如何无处不在的。”“在百分数乐园里,有许多宝藏需要找到!请你们小组合作,在乐园里寻找标有百分数的各种物品,例如:打折标签、饮料瓶上的营养成分表、体育比赛的得分情况等。每组找到一个百分数,记下它们,看哪个小组找到的种类最多!”“每位同学都带来一个生活中的百分数实例,可以是你在购物时看到的打折信息,也可以是你在体育比赛中得到的得分,甚至是你在电视广告中看到的折扣优惠。我们将轮流分享,并一起讨论百分数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如何应用的。” 通过这些趣味活动,学生们不仅能够加深对百分数的理解,还能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百分数不再是枯燥的知识,而是充满乐趣与实用性的工具,这样的课前引导将初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为构建增效的数学课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组织小组探析,提升合作学习成效

在提质减负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小组探析来提升学生的合作学习成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和学习需求,将他们分成不同的小组,以确保每个小组都有一定的均衡性。可以为每个小组提供一个具体的数学问题或情境,要求学生共同分析、讨论和解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担任指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们合理分工、相互协作,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同时,教师还可以设定一定的时间限制,促使学生们高效地展开合作学习。最后,教师可以邀请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解决方案,并进行讨论和反思,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经验的分享。

比如在《分数的加法》课程中,为了提高学生对分数加法的理解,我们将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探析。首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3-4人,确保组内具有一定水平的均衡性。然后,提供每组一个具体的分数加法问题,例如,1/3 + 2/5,要求学生共同分析、讨论和解决。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鼓励学生明确分工,例如一个学生可以负责找到通分的方法,另一个学生可以计算分子之和,以此促使每位学生积极参与,并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教师在探析过程中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及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不同角度。同时,教师还可以设定一个时间限制,鼓励学生高效合作,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紧迫感。完成探析后,每个小组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解决方案,并进行讨论和比较。教师引导学生分享不同的解题思路,强调各组的合作亮点,鼓励他们从他人的经验中汲取教训。通过这一过程,学生不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分数加法的原理,还能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成效。

三、设计分层作业,提升训练设计针对

在提质减负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可以设计分层作业来提升训练的针对性,构建增效课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将课程内容进行分层,将同一主题的数学任务分为不同难度层次的作业,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可以为每个层次的作业设计具体的练习题目,既包含基础题目以巩固学生基本概念,又设置拓展题目以挑战高水平学生,从而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能力水平的作业中找到学习的乐趣与成就感。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实际表现调整作业内容和难度,保证作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这种分层作业设计,小学数学教师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训练的针对性,从而构建增效课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结语

综上,在提质减负的当下,构建增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成为教育改革的迫切需求。本文探讨了在这一背景下,如何设计有效的策略来提升小学数学教育的质量和效率。通过分析和探讨课前引导、小组合作学习、分层作业设计等方面的策略,我们揭示了如何从多个角度着手,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从而实现教育提质减负的目标。希望本文能够为小学数学教师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

参考文献

[1]徐燕.“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质增效策略[J].教育界,2023(35):77-79.

[2]张海.“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减负提质路径研究[J].小学生(下旬刊),2023(11):22-24.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