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初中语文名著“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摘要:在新课改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名著阅读教学逐渐得到重视,并且被融入到各阶段的语文教学中。作为初中语文教师,从整本书的角度出发,分析名著阅读教学对于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和文化修养的提升等方面的影响,创新并实践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名著阅读质量和效率,发挥出整本书阅读模式在名著阅读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一、引言
新课改要求规定,初中生课外阅读总量至少应高于260万字,以此为背景,名著阅读一改往日的次要学习地位,转而成为初中生的学习日常,“读整本书”的理念也被广泛提及。不同于碎片式阅读方式,整本书名著阅读更有助于调动起学生阅读积极性,从而推动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提升,使其在潜移默化地阅读过程中固化良好的阅读习惯,积累到更为丰富的文学常识。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立足于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正视开展语文名著整本书阅读指导的教学意义,基于教学现状寻求科学高效的教学策略,制定完备可行的教学方案。
二、初中语文名著“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一)制订明确计划,促进阅读实施
有些学生在进行名著整本书的阅读过程中非常缺乏明确的阅读目标,这是因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缺乏针对性所以教师在导读的过程中应当制订明确的计划,教给学生先进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具有条理性,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思维导图学习法,帮助学生划分阅读的内容,使学生的学习思维得到理顺。在计划明确过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才会具有针对性。教师要激发学生对接下来阅读内容进行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开发学生在阅读方面的学习潜力,进一步引导学生树立自主阅读名著整本书的信心。
例如在学习《孔乙己》这一节课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阅读鲁迅的作品《狂人日记》。在阅读开始之前,给学生订三个明确的目标:第一,让学生去探究这本书创作于哪一年,当时社会背景是怎样的,鲁迅处于什么状态;第二就是让学生探究《狂人日记》本书中作者鲁迅主要表达了哪些情感;第三就是让学生想象一下,如果自己是鲁迅,会在《狂人日记》中写出哪些内容,以此让学生能够有更为明确的阅读计划。之后,教师就可以绘制思维导图框架引导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习惯进行填充,使学生阅读时更加有条理性,也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通过思维导图框架的建构,了解知识之间的关系。这不仅能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更具有持续性,而且能帮助学生开发新的知识内容,引导学生再读。
(二)搭建任务支架,辅助自主阅读
任务式支架的核心是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重点提出任务。任务式支架可以为学生的阅读指明方向,在任务式支架的辅助下,学生能够自主进行阅读,从而建立起属于自己的阅读认知。
以《西游记》为例,孙悟空是其中的主要角色之一。在西行取经的旅途中,孙悟空逐渐成长。同时,作者也以孙悟空的成长变化为切入点,将自己的写作意图融入其中。为了全面理解故事内容并领悟作者的意图,学生需要清晰地了解孙悟空的成长变化过程。在搭建任务式支架时,教师可以以孙悟空的成长变化为基础,设计一个有趣的任务——“西天取经委员会”准备为孙悟空举办一场个人表彰大会,为他颁发“成长进步奖”。现在,“西天取经委员会”想请各位同学作为调查员,调查孙悟空西天取经的经历,并选出最具代表性的事例。这样的任务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学生便会积极主动地利用课余时间阅读《西游记》,从中寻找与孙悟空相关的事例,并分析这些事例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最终的结果,甚至会去思考这些事例对孙悟空产生的影响。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以表格的形式整理和分享自己的阅读成果。
(三)阅读写作结合,实施高效阅读
从思维流动的方向上讲,阅读是思维的输入,写作是思维的输出,两者互相配合,同生共长。只阅读不写作,就没有知识“变现与转化”的机会,只写作不阅读,久而久之就会写之无物,空乏溃闷。因此,教师在开展整本书阅读时,可以采用读写结合法,给学生提供读写转化的机会。
例如在学生阅读《苏菲的世界》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采用以下三种方式写作:其一,缩写训练。学生可以将本书化作一篇内容简介或人物介绍,将书籍“读薄”,这是对原书的提炼式写作。其二,续写训练。学生可以在读完书籍后进行续写,这是对原书的二次写作。成功的续写必须建立在对原著的准确解读之上,而后才能插上想象的翅膀进行创意写作。其三,读后感写作。学生可以将自己对书籍的理解通过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写读后感,一是要明确写出对本书的看法,二是要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教师在评价时一定要注意这两点。
(四)阅读成果展示,建立阅读自信
展示成果是对学生进行激励评价的措施之一。在初中名著整本书阅读指导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展示成果的机会,丰富展示成功的模式,以此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促使学生积极阅读,完成阅读任务。
一方面,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参与读后分享会,让他们自由选择喜欢的书籍,并进行阅读、总结和分享。学生可以准备精彩的演讲或展示,分享他们在阅读过程中的心得、收获、感悟等。教师可以提前规定一些分享要点,如主题、人物形象、情节发展等,以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阅读并深入思考。同时,为了增加趣味性,还可以设置评选最佳分享和最受欢迎的书籍等奖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所读书籍的内容和主题,设计创意项目来展示他们的阅读成果。这可以是绘画、手工制作、戏剧表演、书评写作等形式的创作活动。学生可以通过绘画插画、制作故事展板、编写剧本、写作书评等方式,表达自己对书中情节、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想法。这样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并提供一个展示阅读成果的平台。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开展初中语文名著整本书阅读指导有助于延长阅读线,丰富学生的阅读经验,延展学生的文学视野,助推学生阅读思维品质的提升强化,消除传统名著阅读模式引发的弊病缺失,为学生终身阅读意识的树立养成奠定有力基础。初中语文教师应遵循新课改教育目标,结合名著阅读要点,合理应用多种教学策略开展名著阅读指导活动,激发调动起学生的阅读动力,以此提高学生语文学科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 张婉婷,唐瑛.初中语文名著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J].新课程导学, 2022(19):62-64.
[2] 王健,刘晓敏.名著阅读有”方法”,课堂”任务”要”活动”——浅谈初中语文名著整本书阅读课堂教学策略[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 2022(12):15-17.
[3] 周妙兰.初中语文名著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以《简·爱》为例[J].江西教育, 202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