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农村幼儿园学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及促进研究
摘要:留守儿童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其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本研究将全面、真实地展现留守儿童的心理、性格、学习、生活状态,以及他们的教育状况。通过深入研究,希望能够揭示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探索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另外,还将挖掘留守儿童教育的积极因素,为他们的长远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学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促进
前言
近年来,在农村幼儿园教育阶段,留守儿童面临的心理、教育和生活问题日益凸显,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农村幼儿园学前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现状,分析他们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以期为促进留守儿童健康人格的形成提供科学依据和有效策略。
一、农村幼儿园学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
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农村幼儿园学前留守儿童普遍面临着孤独感和情感缺失的问题。幼儿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关爱,无法像其他孩子一样在父母的怀抱中感受温暖和安全感[1]。这种孤独感和情感缺失不仅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还可能导致他们在社交、学习和生活等方面出现困难。
长期缺乏父母的关注和肯定,农村幼儿园学前留守儿童在自尊心和自信心方面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他们可能感到自己不被重视,缺乏自信,难以自如地融入群体,享受正常的社交和生活。这种心理状态不仅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还可能导致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行为方面,农村幼儿园学前留守儿童可能表现出一些问题。由于缺乏父母的管教和监督,他们可能产生自控能力差、行为不端等问题,由于情感缺失和自尊心不足,他们可能更容易出现情绪不稳定的情况,如焦虑、抑郁、易怒等。这些行为问题和情绪不稳定不仅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还可能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升留守儿童自我调适能力
针对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学校应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和价值观。
例如:在组织“做一个阳光自信的小朋友”专题教学时,教师应深入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状态和需求,明确教学目标。在课前,教师可以通过与留守儿童的家长、监护人以及孩子的直接交流,了解他们的家庭背景、生活经历以及当前面临的心理挑战。基于这些信息,教师可以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如帮助留守儿童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学会情绪调节等。教师也可以设计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以吸引留守儿童的兴趣和注意力。例如,在“认识自我”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绘本、故事、游戏等形式,引导留守儿童思考自己的优点、特长和梦想,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在“情绪调节”环节中,教师可以教授一些简单的情绪调节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等,并引导留守儿童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模拟和练习情绪调节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和互动式教学。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鼓励等方式,激发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教师还应鼓励留守儿童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分享经验等,以增强他们的参与感和自信心。教师还应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变化,及时给予关心和支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留意留守儿童的情绪变化和行为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帮助。例如,当留守儿童表现出自卑、焦虑等情绪时,教师可以主动与他们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感受,并给予鼓励和支持,教师还可以鼓励留守儿童与同伴建立友谊,通过集体活动和合作学习,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自信心。
三、丰富课余生活,培养留守儿童兴趣爱好
留守儿童在课余时间往往缺乏陪伴和娱乐,容易感到无聊和焦虑,学校应丰富课余生活,为留守儿童提供多样化的活动选择[2]。
例如:幼儿教师应深入了解每个留守儿童的兴趣和特长,以便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活动选择。通过日常观察和与孩子的交流,教师可以发现孩子们对绘画、音乐、舞蹈、体育等方面的兴趣和天赋。基于这些信息,教师可以组织多样化的兴趣小组,如绘画班、音乐班、舞蹈队、足球队等,让留守儿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参与。
比如幼儿园的教师发现班上的留守儿童小华对绘画有浓厚的兴趣,但平时缺乏指导和练习的机会。于是,教师决定组织一个绘画兴趣小组,并邀请专业的美术老师来指导。小华在小组中得到了专业的指导和充分的练习机会,不仅绘画技能得到了显著提高,还结识了志同道合的朋友,感受到了快乐和成就感。除了兴趣小组,幼儿教师还可以开展文艺比赛和体育活动,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多的展示自我和锻炼能力的机会。例如,可以组织绘画比赛、歌唱比赛、舞蹈比赛等文艺活动,让孩子们在比赛中展示自己的才艺,获得认可和鼓励,也可以组织运动会、篮球赛、足球赛等体育活动,让孩子们在运动中锻炼身体,培养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
再如,幼儿园的教师组织了一次运动会,邀请了所有班级的留守儿童参加。孩子们在比赛中积极参与,展现了自己的运动才能和团队合作精神。其中,小明在篮球比赛中表现出色,不仅帮助队伍获得了胜利,还赢得了同学们的喝彩和掌声。这次运动会不仅让小明感受到了快乐和成就感,还增强了他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在丰富课余生活的同时,幼儿教师还应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鼓励家长关注孩子的课余生活,并积极参与其中。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等方式,向家长介绍学校组织的活动和计划,并邀请家长参与进来,也可以鼓励家长利用周末和假期时间,带孩子去参观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等文化场所,或者参加户外探险、露营等户外活动,丰富孩子的生活体验。这样不仅可以培养留守儿童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还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总结
本文针对农村幼儿园学前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现状及促进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全面、真实的调研和分析,我们揭示了留守儿童在心理、性格、学习、生活以及教育方面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与挑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具体而有效的教育策略,有利于促进留守儿童健康人格的形成,帮助他们克服成长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廖雨昕,洪怡宁,黄康琪,等. 农村学前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认知能力的比较研究 [J]. 教育观察, 2023, 12 (15): 20-23+74.
[2]王艳艳. 因为爱,所以感同身受——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学前教育 [J]. 求知导刊, 2023, (04): 128-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