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摘要: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小学数学的教学评一体化成为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它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以及教学评价应紧密相连、相互促进,形成一个有机整体。通过明确的教学目标、精准的教学策略以及有效的评价反馈,确保教学活动始终围绕学生的核心素养展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将探究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设计与实施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核心素养的培养已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实施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教学,有助于教师更加清晰地认识核心素养的内涵和要求,从而在教学、学习和评价中更加自觉地关注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同时,这种一致性教学还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从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教学的设计价值
“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设计能够帮助学生清楚地了解学习的意义和目的,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当学生明确知道教学目标和评估标准时,学生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学习,努力达到目标。此外,一致性教学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方法。
二、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教学的实施措施
(一)立足核心素养,规划教学目标
立足核心素养,科学规划教学目标,确保“教学评”一致性在小学数学课程中的贯彻,也是一项需要整体思考和优化设计的复杂问题。在此阶段中,教师是指导者和组织者,必须进一步认识核心素质的含义,掌握教育、训练与考核的有关要求,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安排,以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例如,教师在进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明确教学目标,①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定义、性质及判定方法,能够识别并绘制平行四边形和梯形。②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力,学会用数学语言描述图形的特征。③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增强数学学习的自信心,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发现和想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此外,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拓展性练习,如让学生利用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立足核心素养,引导自主学习
立足核心素养,引导自主学习是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为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需要设计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问题情境。通过创设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使学生愿意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例如,教师在进行《多边形的面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并为每个小组提供不同的多边形图形和测量工具(如尺子、量角器等)。让学生通过合作,尝试测量并计算多边形的面积。其次,在探究过程中,教师不应直接给出面积计算公式,而应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自主发现多边形面积与边长、高、角度等要素之间的关系。此外,学生完成探究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展示交流,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发现和计算方法。通过展示交流,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多边形面积的理解,还可以学习到不同的计算方法。总之,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精神。
(三)立足核心素养,完善评价体系
立足核心素养,完善评价体系是确保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的关键手段。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应设计科学合理的评价工具和方法,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定期对评价体系进行反思和总结,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确保其与核心素养相契合,为小学数学教学“教学评”一致性的实现提供有力保障。
例如,教师在进行《倍的认识》教学过程中,通过简单的问答题或计算题,了解学生对“倍”的初步认识。鼓励学生利用“倍”的概念进行创作,如绘制图表、编写小故事等,展示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和评价能力。此外,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课堂观察结果,调整评价工具和方法,使其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核心素养目标。同时,教师还应关注评价结果的公平性和准确性,确保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总之,通过这些评价任务的设计和实施,可以更好地检测学生核心素养的掌握情况,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经过一系列深入探索与实践,在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实现“教学评”一致性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它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关注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实现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要求的契合。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将继续深化对这一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参考文献
[1]魏振玲.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J].甘肃教育,2024,(10):64-67.
[2]苏思莲.小学数学课堂有效落实“教学评一致性”的探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4,(07):13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