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信息技术在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现代教育背景下,随着新课程改革工作的推进,传统的教学形式日渐不能适应当前的新环境,这种情况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体现得尤为明显。由于信息基础设施不完备、师资资源缺乏等因素,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信息技术利用水平并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语文教学发展。对此,广大农村教师有必要积极探索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策略,改善小学语文教学现状,促进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整体提升。
一、农村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现状
长期以来,受各种因素影响,与城市地区小学相比,农村地区小学普遍存在教育资源不均衡、师资资源缺乏等问题,导致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信息化程度偏低,不能跟上现代教育发展步伐。虽然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展开,以上情况得到了一些改善,但是其教学现状依然令人不太满意。就目前而言,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教学形式单一、落后。教师课堂教学以板书+口述为主要教学形式,很少运用微课、在线课程等教学形式,教学信息化水平偏低。第二,教学资源不够丰富。课堂上教师讲授的内容大多局限于教材、习题册等,对课外书籍、网络资源等利用较少,以致学生接触的知识有限。第三,教学过程枯燥无趣。很多情况下,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都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即教师讲,学生听,整个过程十分沉闷,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无趣,提不起学习兴趣。
二、信息技术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作用
(一)丰富教学形式,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有着诸多的呈现形式,如多媒体教学、翻转课堂、在线课程、电子交互白板、微课、大屏幕投影等,其中每一种呈现方式既可以独立运用,又可以联合应用。因此,信息技术可以为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带来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使课堂教学打破板书+口述教学形式的“垄断”,变得灵活多变,实现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
(二)丰富教学资源,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信息技术具备强大的信息融合功能,教师可以通过其把互联网上大量的优质教育资源整合在一起,并通过多媒体、电子交互白板、计算机等媒介引入课堂。因此,信息技术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丰富课堂教学资源,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学习资源,实现知识面的拓展。
(三)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信息技术应用于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后,教师可通过多媒体、微课等为学生提供与教学相关的视频、动画、图片等,这些视频或动画形象直观、鲜活生动、图文并茂,有着突出的视听效果,比书本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教师可以基于信息技术,利用多媒体视频等为学生创设生动的文本情境,让学生感到课堂教学的新鲜感和鲜活性,从而产生浓烈的学习兴趣,进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信息技术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形式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创新整合的模式与方法。在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中,将信息与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识字教学相整合,老师可以充分利用资源库中现代教育资源的优势,创设更多优美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我们的识字教学实践,初步探索出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识字教学的模式。这种以创设情景为主线的识字教学模式我们称“情境式识字教学模式”。即:创设情境——自主识字——拓展阅读——实践运用。所谓创设情境就是在教学中顺应儿童的心理,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形象、直观的图片,创设新奇有趣的识字情境,就能激发他们识字的兴趣,使他们尽早地全身心投入到识字教学的过程中,在不知不觉中体验识字的乐趣。自主识字是要求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寻找和自由选择识记汉字的方法,让学生变被动学为主动学习。利用资源库中的资源,摘选学生喜闻乐见的图片、活动,如在识字活动中运用猜字谜、编字谜、编儿歌等学生喜爱的活动,利用多媒体显示出来,让小朋友去猜,去读。以这样的形式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快乐的学习情境,营造了一种和谐相融的学习氛围,不仅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激发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拓展阅读就是指在识字教学中,先找准课本的突破口,将课文中的资源进行拓展,然后再根据课文的特点,创造性地使用课本,根据每一篇课文的内容风格和特点,从远程教育资源中寻找选择与课文相关的富有时代气息的又贴近儿童生活的儿歌、诗歌、故事、童话等,并且是带有拼音的,指导学生去阅读,阅读前一定要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阅读中要引导他们进行阅读积累。实践运用要在学生大量阅读后,教师就应为孩子提供一个表达的平台,让他们一吐为快。并让他们在留言板上留下了自己的“杰作”。虽然有的孩子只是简单的一句话,但这也是他们涉足于写作天地的练习,不仅可以让他们的思绪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而且在潜移默化中他们已经对所学的知识再次得到实践运用,也激发了学生从小对写作的喜爱。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新整合的模式与方法。通过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整合的实践,我们在把握了新课标中有关阅读教学三维目标的前提下,对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进行了传承和创新,探索出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整合的模式,该模式是以读代讲为主线,共六个环节。我们简称为“以读代讲阅读教学模式”。即:看——听——读——播——议——做。具体是指看图片,听情景朗读,然后模仿朗读课文,再播放课件,并进行议论、讨论。以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最后做作业,给学生提供最优化练习,让学生巩固提高。
(三)信息技术与小学作文教学创新整合的方法与模式。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培养学生获取、处理信息和自主创作、评改的能力,实现自主发展,通过教学手段的革新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因为该模式充分考虑了学生主体性原则,简称为“主体性作文教学模式”。即:激趣——创作——共改反馈——拓展。实践证明,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作文教学模式,基本上可以适用于所有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及片段练习,这种模式相对于传统作文教学,优势不言而喻。教师要变成学生学习的辅导者、引导者和组织者。积极发挥远程教育资源优势,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扩大学生视野、增加学习过程的交流互动、强化学习评价与反馈,促进学生认知水平提高、基本技能培养,促进学生正确的情感和价值观的形成;努力实现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同样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和高质量的教育。
四、结语
信息技术与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整合特别应该联系实际,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合适的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为基础,应用系统科学理论的观点和方法,针对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确定目标并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充分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学习工具、认知工具和环境构建工具,选择各种合适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资源并进行优势互补,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