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胡佳璇
  
教研视界媒体号
2024年22期
顺德区成美初级中学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背景下,在实际教学中仍有许多初中化学教师面临着如何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课堂教学中的难题。通过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化学元素,探索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方法。包括以传统文化元素为背景进行情景导入,设计以传统文化为背景的试题等。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化学教学;渗透策略

自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将“立德树人”确立为教育之基石,并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以战略高度。近年来,教育领域积极响应,创新性地将传统文化精髓融入现代思政课程体系,成效显著。2021年初,教育部颁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深度规划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小学课程教材中的渗透路径,确保育人全程均渗透文化精髓,强化顶层设计的同时,实现了教学内容的时代性与传统性的和谐共生。在此背景下,传统文化与化学学科融合发展成为时代潮流和必然趋势。

1 在初中化学课堂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困境

2022年修订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1]将传统文化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并明确指出课程内容应当与传统文化紧密结合。在各个地区的中高考试题里,传统文化的元素被更多地融入试题的考核中。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将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变得尤为关键,这也是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核心任务的核心环节。目前,我国许多初中化学教师都面临着如何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课堂教学中的难题。尽管教育部门极力倡导传统文化教育,但在化学教学中,系统性融入传统文化元素的教师群体仍显匮乏。这归因于教师视野的局限性、传统文化底蕴的薄弱,以及教学导向的功利化。实践中,常见“素材堆砌”[2]、“知识应试化”[3]、“标签式传播”及“形式单调”等问题,亟待解决以优化传统文化与化学教学的融合策略。

2 中华传统文化素材的挖掘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了通过化学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包括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等,这些素养可以通过融入传统文化来进一步提升。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上,新课标增加了许多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例如,在金属材料课题中介绍青铜器和铁器的使用,在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部分介绍制盐技术和酿造醋的技术等。这些内容不仅丰富了教材内容,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并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新课标增强了化学课程的德育功能,强调通过化学教学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例如,通过介绍中国古代炼丹术中的化学实践探索,以及造纸和陶瓷等古代技术发明,使学生认识到这些成就对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从而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本研究依据课程内容与教学目标,遴选了一系列与教材相契合的传统文化元素作为教学素材,具体如表1所呈现。

3 初中化学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

1)采用传统文化元素作为背景来进行情境的引入

高质量的课堂导入有助于学生更快地适应课堂环境,这也是提升课堂教学成效的核心途径。采用传统的文化元素导入时,必须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教师要从教材内容出发,选择与教学主题紧密相连的传统文化素材。例如,传统艺术形式,如古代的诗歌、经典著作和画作等;古代科学技术的成就,包括炼铁、造纸和制造火药的古老方法等。

2)设计以传统文化为背景的试题

根据对近年来中考的题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评估正在逐步加强。这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材料理解和信息提取能力,能够使用化学术语来描述各种现象。因此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化学与传统文化的结合是一种跨学科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传统文化中有许多与化学相关的实践,如中药制备、陶瓷制作等,将这些内容融入试题,有助于学生理解化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例如,2024年的广东化学中考,以《天工开物》中银朱(HgS)的制备过程为情境,多角度考查学生在银朱制备工艺中关于物质的类别、化学反应原理(方程式)、物质分离提纯、燃料充分燃烧的措施等化学知识掌握情况;2024年湖北化学中考,以越王勾践剑为背景,考查铜锡合金的物理及化学性质。以《宋会要辑稿》中制铜的方法,考查金属活动性、置换反应和反应现象等;2024年安徽化学中考,以西汉青铜雁鱼灯为背景,考查金属材料和灭火的条件等知识。

4 结语

处于初中时期的学生们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心,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仍处于塑造阶段,他们对于自己未来的成长路径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规划,所以需要教师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怀,在课程的学习中探索未来成长的各种可能性,鼓励学生将个人职业规划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将中华卓越的传统文化整合到化学教学中,不仅有助于学生对历史有更深层次的认识,还能让他们意识到科技进步所引发的社会变革,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并明确他们对学习化学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决心和责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李群,王荣珍.论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开发与实施[J].课程·教材·教法,2018(3):101-105.

[3]毕吉利,周福盛.文化视域下化学教育的生命价值[J].课程.教材.教法,2018(9):107-113.

[4] 陈怡,张贤金,胡志刚.基于传统文化史料情境彰显化学价值的教学——水的净化[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43(21):48-55.

[5]庄晓松,沈世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考化学试题中的渗透研究[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3,44(11):17-22.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