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从创意到表达:基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的小学语文小说教学实践研究

郁鸣
  
教研视界媒体号
2024年28期
常州市武进区刘海粟小学

摘要:在小学语文的广阔天地里,小说以其丰富的情节、鲜活的人物和深刻的主题,成为了吸引学生心灵、启迪学生智慧的重要文学体裁。而“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则为小学语文小说教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和路径,它强调的不仅是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深入理解和感悟,更在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他们的个性化表达能力。

关键词:文学阅读;小学语文;教学实践

引言

在这一任务群的引领下,我们的小学语文小说教学将不再仅仅停留在对故事情节的复述和人物性格的分析上,而是更加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文学阅读,去触摸作品背后的情感世界,去感受作者笔下的人物命运,去领悟作品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同时,我们还将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阅读所得转化为独特的个人表达,无论是口头讲述、书面创作,还是戏剧表演、艺术创作,都是学生们展现自己创意和才华的舞台。

一、基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的小学语文小说教学的意义

(一)回归语文课程的审美创造价值定位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强调了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这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理念相契合。该任务群旨在通过文学阅读,引导学生感受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在小说教学中,学生能够深入品味小说的语言美、情感美和意境美,从而提升审美品位,培养高雅情操。

(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

小说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通过小说教学,学生能够接触到不同的人物形象、情节结构和文化背景,从而拓宽视野,丰富知识储备。同时,学生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需要运用联想和想象,对作品进行深入的解读和创造性的表达,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个性表达能力。

(三)提升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

在“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的指导下,小说教学注重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通过阅读小说,学生能够积累丰富的词汇和句式,学习如何运用语言来描绘人物形象、表达情感思想。在创意表达环节,学生则有机会将所学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践中,通过写作、讲述、表演等方式来展示自己的创意和才华。

(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小说以其生动的情节和丰富的人物形象,往往能够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小说教学中,教师通过设置悬念、引导讨论等方式,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同时,通过定期的阅读分享和创意表达活动,学生能够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促进语文教学方式的创新与发展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为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的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在小说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角色扮演、情境模拟、创意写作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这些新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还能够促进语文教学方式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二、基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的小学语文小说教学现状

(一)课堂有效阅读指导

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尤为注重从语言文字这一基础元素入手。他们通过细致的讲解和示范,引领学生深入剖析文本中的语言文字,让学生不仅理解其表面意义,更能发现其中蕴含的美感。同时,教师还着重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在表达中所运用的巧妙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以及如何通过细腻的文字描绘出生动的场景和人物形象。在品读这些生动的文字时,教师鼓励学生展开有效的联想和想象,将文字转化为生动的画面和丰富的情感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意识,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和表达能力。

(二)注重读写结合

读写结合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原则之一。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会布置相关的读写练习任务,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反思,从而产生更加深刻的阅读感悟来进行创意表达。组织学生运用多样的形式呈现作品,如笔记、海报、四格图文、脚本、连环画、思维导图等,既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感受文本阅读的趣味性,也让学生个性化地表达自己的阅读体验。

(三)情境教学与任务设计

教师致力于创设贴近学生真实生活的学习情境,使课堂阅读教学与学生的日常阅读体验紧密相连。他们精心设计了一系列具有内在逻辑和紧密联系的学习任务,这些任务紧密围绕特定的学习主题,旨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应用。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不仅能在情境中体验语文的魅力,还能在实践中锻炼和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充分体现了情境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教学理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基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的小学语文小说教学实践策略

(一)精选小说文本,确定教学主题

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兴趣特点,精心挑选既符合学生认知发展阶段又富有教育价值的小说文本,作为“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教学实践的基石。在五年级下册的单元教学中,一个成功的实践案例便是选取了《摔跤》《他像一棵挺脱的树》《两茎灯草》等经典文学片段。这些文本不仅情节引人入胜,更重要的是其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性格特征鲜明,且作者运用了多种描写手法来刻画人物,如动作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等,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文学素材和表达范例。在确定以“人物描写”为主题后,教师围绕这一主题设计了一系列教学活动。首先,通过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本,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行为动机以及作者如何通过文字展现人物内心世界,帮助学生掌握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随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人物的理解和感受,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进行解读,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多元化表达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布置创意写作任务,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的人物描写技巧,创作属于自己的短篇小说或人物素描,实现从创意到表达的完整过程。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创设情境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加深文本理解的有效手段之一,尤其在小学语文小说教学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教授经典课文《少年中国说》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巧妙运用,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直观且富有感染力的学习情境。具体而言,教师可以精心剪辑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中演员们齐声背诵《少年中国说》的震撼片段,这段视频不仅展现了青年学子们激昂的青春风貌,更通过他们饱含深情的朗诵,将文本中的爱国情怀和时代精神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当这样的画面和声音交织在一起,学生的情感被迅速点燃,报效国家的热情油然而生。此外,教师还可以选择播放与《少年中国说》主题相契合的歌曲,如同名歌曲《少年中国说》,其激昂的旋律和振奋人心的歌词,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为他们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感受作者的家国情怀铺设情感桥梁。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自然而然地会被吸引到文本之中,带着浓厚的兴趣和饱满的情感去阅读、去体会,从而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理解的飞跃,提升文学素养和人文情怀。

(三)品读文字,感受语言魅力

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深入品读小说中的文字,细细品味其蕴含的语言魅力,这是提升学生文学素养和阅读能力的关键一环。以《摔跤》一文为例,教师可以巧妙地引导学生将注意力聚焦于作者精心构思的一连串动作描写上,通过细致入微的分析,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小嘎子机灵活泼的个性是如何通过文字跃然纸上的。每一个动作都仿佛是一个生动的音符,共同编织出小嘎子形象的立体画卷。同样地,在《他像一棵挺脱的树》这篇小说中,教师应带领学生深入挖掘外貌描写的精妙之处,感受作者如何通过细腻的笔触,将祥子结实健壮的体魄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生动地呈现出来。外貌描写不仅仅是对外在形象的简单勾勒,更是对人物性格和内在品质的深刻揭示。通过这样的品读活动,学生不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内容,感受作者笔下人物的鲜活生命力,还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对语言的敏感度和鉴赏力,逐步掌握运用语言描绘人物、表达情感的技巧,为日后的文学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设计任务,促进创意表达

设计具有内在逻辑和紧密联系的学习任务,是促进学生从文学阅读向创意表达过渡的关键所在。以神话主题单元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巧妙地构思一系列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在阅读神话故事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创作出属于自己的想象故事。具体而言,教师可以设置“读神话故事,写想象故事”的学习情境,并围绕“我和神话人物过一天”这一主题,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充满创意的想象作文。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完成这一任务,教师还可以进一步细化,设置四个循序渐进的子任务:首先,通过评选“我心目中的最神之神”,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神话人物的特点和魅力;接着,评选“我心目中的最神之事”,加深学生对神话故事情节的记忆和感悟;然后,组织一场“我与神话人物的神奇一天”头脑风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最后,鼓励学生创编故事,并将班级内所有学生的作品汇编成一本故事集,既是对学生创意表达的肯定,也是对他们学习成果的展示。这样的任务设计不仅趣味盎然,而且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意潜能,让他们在创作的过程中享受文学带来的乐趣。

(五)开展活动,强化实践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堂活动,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从而有效强化他们的实践能力。以教授经典民间故事《牛郎织女》为例,教师可以巧妙地设计小组讨论或合作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何帮助牛郎和织女克服重重困难,永远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这一环节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促使他们积极运用所学知识,探索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性。在活动中,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写信、设计建桥方案、制作飞船等多种方式,进行创意写作和表达。写信可以让他们以角色的身份,表达内心的情感与愿望;设计建桥方案则考验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结构设计能力;而制作飞船则更是将学生的科技梦想与故事情节巧妙结合,展现了他们非凡的创意和动手能力。通过这样的课堂活动,学生不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牛郎织女》这一文本的内涵,还能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实现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有机融合,为日后的学习和生活积累宝贵的实践经验。

(六)评价反馈,提升教学效果

评价反馈作为提升教学效果不可或缺的一环,对于促进学生创意表达能力的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采用星级评价表等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为学生提供一个清晰、具体的评价标准,引导他们进行自评和互评。这一过程中,教师应细致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是否流畅自然,能否准确传达思想和情感;同时,着重评价学生的创意是否新颖独特,是否能够在理解文本主题的基础上,融入个人的思考和想象,创造出别具一格的作品。在评价时,教师还应秉持积极鼓励的原则,及时给予学生正面的反馈和认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创作热情。对于学生在创意表达中存在的不足,教师应以建设性的态度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帮助他们明确努力的方向,逐步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和交流,通过分享彼此的创作心得和体会,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意灵感,促进班级内部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这样的评价反馈机制,教师不仅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能有效推动学生创意表达能力的持续提升,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语

从创意到表达,这一过程不仅是小学语文小说教学的核心路径,更是学生文学素养与创新能力培育的关键所在。通过精心挑选的小说文本、生动的教学情境、细致的语言品读、逻辑清晰的学习任务、多样化的课堂活动以及全面而积极的评价反馈,我们构建了一个既富有挑战性又充满乐趣的学习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不仅深入理解了小说的文学价值,更在创意表达的过程中锻炼了思维、丰富了情感、提升了能力,“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将继续引领小学语文小说教学的新方向,让学生在文学的海洋中遨游,用创意点亮表达的火花。我们相信,随着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学生的文学素养将如春日之苗,茁壮成长;创意表达能力将如破茧之蝶,绚丽绽放。这不仅是对学生个体成长的深切期许,更是对小学语文教育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念。

参考文献

[1]赵红花.小学语文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实践策略[J].嘉应文学,2024(11):176-178.

[2]吴小梅.小学语文“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实践[J].亚太教育,2024(04):94-97.DOI:10.

[3]朱婧怡.“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下外国文学作品教学实践研究——以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为例[J].嘉应文学,2024(04):149-151.

[4]许传泷.小学语文“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教学实践解析[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24(01):21-23.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