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情境融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中国文化元素渗透策略研究

杨茹
  
教研视界媒体号
2024年42期
四川省成都东部新区芦葭学校 641413

摘要:数学作为基础学科,除了传授知识与技能外,还承担着文化传承的责任,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还能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因此,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初中数学教学,成为了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探索方向。本文将聚焦于情境融合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通过设计富有文化特色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自然地接触和吸收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从而实现知识学习与文化传承的双重目标。

关键词:情境融合;初中数学;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渗透

前言

在当今教育体系中,学科知识的传授已经不再局限于单纯的知识点教学,而是趋向于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是文化素养的提升。数学学科与文化的联系相对较少,但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了丰富的数学思想和智慧,如《九章算术》中的古代数学理论,甚至一些民间数学问题也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还能通过实际问题的探讨,让学生感受到文化与数学的紧密联系。

一、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数学教学中的有机渗透路径

中国传统文化以其博大精深的内涵和悠久的历史背景,为数学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1]。在运算律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对中国古代数学成就的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和运算规则。例如,古代数学家刘徽在《九章算术注》中提出了“约分法”与“加减法”两种基本算数操作,这与现代数学中的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存在异曲同工之妙。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将这些古代数学智慧与现代数学知识结合,使学生不仅学习数学公式和定理,还能够感受到中华文化中理性思维的深厚底蕴。

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和思想来加深学生对运算律的理解。例如,可以在教学运算律时,结合中国古代的“易经”文化进行比喻和引导。在“易经”中,阴阳五行理论讲究变化与平衡,类似于数学中的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所追求的和谐与对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不同的数值组合,保持数式中的平衡与不变,类似于阴阳互补,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在教学中,还可以利用中国古代的算盘文化,展示如何通过算盘的操作来体现加法的交换性和结合性,使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数学的抽象运算规律。

二、基于情境融合的数学课堂设计与文化传承相结合

数形结合作为一种直观思维工具,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具体的图形展示相结合,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2]。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借助图形、表格等多样化的形式,使学生在不同情境中思考数学问题,从而拓展其逻辑推理能力与空间想象力。这种教学设计既强调了数学知识的逻辑严谨性,也体现了数学之美,潜移默化地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对称美、和谐美等融入到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其文化自信。

以“数据的收集”这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堂设计中引入农历节气的数据,以某一节气期间的气温、降水量变化作为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学生可以根据收集到的节气数据绘制折线图或柱状图,直观地展现出气温和降水量的波动情况。在绘制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感受到数字背后的实际意义,还能理解到数据变化所呈现的规律性。此外,通过讨论气温变化与节气间的关系,学生能够发现自然现象与数字之间的联系,这也让他们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时间与自然的理解和尊重。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数据的对称与周期特点,这不仅是对节气文化的理解,更是数学思维中对对称和周期性的认识。

三、数学问题情境设计中的中国文化特色与实践效果

将中国文化元素融入数学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与方法。例如,在讲解“可能性”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设计与中国传统节日或民俗活动相关的情境问题。如在春节期间,人们常常进行抽奖、猜谜等活动,这些活动中包含了概率和可能性的基本概念。通过与这些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相结合,学生不仅能更容易地理解“可能性”的数学原理,还能在情境中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此外,中国古代数学家如刘徽、祖冲之等在数学上的杰出成就和学生的文化背景,也是融入教学的重要元素。

具体到“可能性”这一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相关的概率问题。例如,考虑传统的骰子游戏或竹签抽签活动,在游戏中,学生可以学习如何通过计算每种结果的概率来理解“可能性”。例如,在“掷骰子”的情境下,可以结合中国传统的骰子游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体验概率的计算。同时,结合中国文化的数学问题情境设计,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帮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融入更加细腻和全面的考虑。

总结

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机结合与渗透的研究,情境融合策略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同时提升其文化素养。在课堂设计中,通过创造具有文化特色的数学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数学不再是冷冰冰的公式与定理,而是生动的、富有文化底蕴的知识。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运用情境融合策略,丰富教学内容,深化文化传承的内涵,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高星燕. 在初中数学情境化教学中促进“五育融合” [J]. 现代教学, 2024, (09): 42-43.

[2]吕亚军. 深度学习视角下初中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五个切入点 [J]. 中学数学月刊, 2022, (02): 34-36.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