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项目化学习下的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设计研究

陈周培
  
中小学教育媒体号
2023年1期
永嘉翔宇小学 浙江温州 325199

摘要:新课标出台和减负增质教学观念提出,有效提高了小学数学项目化学习模式广泛应用,打破了数学传统教学模式,注重从“综合与实践”模块入手,以情境创设和项目驱动形式,加强知识与技能之间有效链接,在师与生一问一答交流探索中培养数学逻辑思维、洞察思维、类比思维,增强实践探索能力,进而保证不同学段学生在数学实践活动设计中,丰富个人体验,提高数形、图文、运算等综合能力。基于此,本文就项目化学习模式内涵、其对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设计研究的作用、当前存在的问题、教学原则以及相关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项目化学习;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设计;研究策略

前言

小学阶段正值学生思维逻辑与动手实践能力培养黄金时期,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能够培养良好数学习惯、在问题分析与情境参与中养成数学数感,对加深学生数学符号、运算性质以及“综合与实践”模块重点内容理解大有裨益。项目化学习作为行之有效的研究手段,教师作为教学引导者与活动设计组织者,应该如何打消学生不良情绪,弱化数学神秘性,在实践中培养自信心,提高教学质量成为重点。

一、项目化学习的内涵

项目化学习是指在确定学科概念性主题之后,教师构建真实情境体验模式或者提出层次性问题,将其解析步骤与流程看作不同项目,以此提高任务完成度,增强数学素养。相比较传统“满堂灌”教学模式,项目化学习更加注重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调动学生积极性、自主性,在实践探索中增强学生合作意识,以较强的逻辑思维发现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达到“教”与“学”之间的内在平衡与外在统一,从多样化项目探索过程中彰显个性化,在思考与反复锻炼中实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二、项目化学习对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设计作用

(一)有利于丰富知识储备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设计侧重以教材内容为出发点,利用项目分配和问题驱动形式深化数学思想,有利于学生学习并总结经验,持续丰富自身知识储备,养成日常观察教师活动设计习惯,借助充足的时间空间,尝试不同数学“综合与实践”项目探索,在参与培养问题意识,多层次、多角度、螺旋式增强学生数学素养,鼓励其在运用数学眼光看待项目问题、运用数学思维解析项目内容、运用数学技能完成项目评价,实现逆向思维、发散思维、转化思维综合发展。

(二)有利于提高探索能力

以项目化学习模式为背景,开展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设计研究,有利于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在教学大纲基础之上延伸内容,设计差异化项目问题,引导学生从独立思考,自主分析境态中拓宽数学知识研究渠道,通过小组合作、竞争、探讨,协同分析问题,解决项目难题,以此学生理解能力,增强实践探索素养,充分发挥想象力、创新力和,逐步掌握小学阶段数学学科“综合与实践”活动设计的解析规律,在教师不过多干涉之下,反思设计过程,对实践活动项目成果进行对比,以此达到教学目的,突出项目化学习模式具体优势。

三、项目化学习下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设计策略

(一)创设真实情境,准确把握项目化学习内涵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设计指导是塑造数学意识,增强动手能力的有效途径,以项目化学习为背景,教师应准确分析项目化学习模式内在特征,扬长避短,发挥项目化学习优势,创设真实教学情境,边教边学,加强与项目之间的有效联系,适当引入活动主题,提高学生数学逻辑思维、探索思维、发散思维。

在小学低年级阶段“综合与实践”活动设计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发展规律,明确项目主题-“找规律”,创设真实情境,培养学生手、脑、眼、耳协调性。比如题型:2.6.10.14.(),21.18.15.12.(),针对数字变化,让学生依次排开,在前一个数字基础之上添加人数,以此循环往复,寓教于乐,边参与边观察,在实践情境中挖掘规律,增强学生好奇心与求知欲,提高学生探索积极性。

(二)熟悉项目流程,优化设计数学活动内容

项目化学习与数学“综合实践”有机结合,培养学生活动设计能力,彰显出小学数学综合素养,在活动设计开启之前,带领学生熟悉项目流程,准确把握项目初、中、后三个阶段,注重以教材内容为基础,细化分析,全面剖析数学主题,分解项目任务,整合活动重点,展示项目成果,在短时间内完成活动设计,达到教学目标。

在小学人教版数学教材中,“综合与实践”活动设计项目-“小小商店”,在开展活动设计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课前项目导入:同学们,请观察自己书桌上的文化用品,并初步思考其价格?接下来进入活动设计中期阶段,提出相关问题,“你要买橡皮,应该选择什么价格?如何购买?买完还剩多少钱?”引导学生主动剖析“文具价格变化是否与人民币简单换算以及计算”对应,最后在完成活动设计之后鼓励学生展示并评价“小小商店综合与实践”活动设计成果,总结反思。

(三)分享项目实践成果,培养学生发散辨析思维

数学学科逻辑性较强,“综合与实践”模块教学中渗透项目化学习理念,对任务完成与效果呈现有着积极推动作用,而项目成果阐述分享,是加深学生对知识内在理解的关键环节。此时,教师应突出项目化学习优势,精准掌握小学生数学综合思维状况,依据学情鼓励学生主动分享活动设计成果,激发学生解析意识,通过师生之间针对性话题讨论,拓宽活动设计范围,在任务驱动之下准确把握重点,最终增强学生对数学公式、数学符号等熟练应用素养。

在小学数学人教版指导中,在讲解“综合与实践”活动-“剪一剪”时,在梳理完数学知识重点之后,针对学生项目活动类型进行分析,引导其对“游戏项目活动”、“动手操作项目活动”、“合作比赛项目活动”独立思考,自主分析重点与核心,再从“剪一剪”活动设计原理,活动实施方案以及后续参与成果,与全体师生进行分享演示如何在白纸上剪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对“剪一剪活动主题的实践性”话题进行探讨,以便于更好开展项目实践教学研究,提高逻辑思维。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项目化学习视域下深入开展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设计研究,是提高学生数学手、脑、眼耳协调性,增强学生逻辑思维和发散思维,在重复探索中强化数学实践素养的根本途径。为保证小学数学未来项目化教学有效性,教师仍然要继续探索,关注学生数学理解能力,火力全开,推动小学数学教学事业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莉,文陈平,易娜,高鑫悦. 项目化学习视域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创新实践——成师附小万科分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实施[J]. 教育科学论坛,2022,(11):27-30.

[2]何艳英. 关于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主题设计的研究[J]. 科技资讯,2020,18(08):191-192.

[3]张俞清. 因需定材  整合包容  发展素养——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课的整合设计[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20(09):79-81.

[4]孙水红. 小学中高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3):81-82.

[5]谢伟清. “综合与实践”教学中综合性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小学数学低年段“综合与实践”教学感悟[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08):120.

[6]孟祥瑞. 小学高年段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研究[J]. 艺术科技,2013,26(06):308-309.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