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如何利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形成小学数学有效备课的策略

李艳丽
  
中小学教育媒体号
2023年2期
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市杨树岭镇官窖中心小学

2022年初,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应用在全国推广开来,这个平台功能完善,包含丰富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在使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备课时,我们可以充分的利用智慧教育平台,为我们提供的课堂教学的优质资源的支持和平台提供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施参照以及延展教师课堂教学的时空边界,智慧教育平台,为教师课堂教学,提供较好的技术和资源的支撑,为教师资源查找,资源整合提供了便利,使老师能够更好的将资源,技术等运用到自身课堂的教学当中,技术的支持以及时间时空的延展,使老师的教学更具有弹性,更加灵活。在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面前,如何利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实现优质资源共享进行小学数学有效备课呢?我在使用智慧教育平台时的一些经验和体会,为大家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工作如何提质增效提供一些思路。

一、查找所需资源进行有效备课

(一)使用数字教材备课云平台中的“教材”板块,有高清PDF格式的电子教材,方便我们备课时随时查看。过去拍照插入课件的图片,效果总是差那么一点。现在我们将电子教材截图插入课件即可,既清晰又方便,比起数字教材上的截图,效果一目了然。

(二)在“课程教学”模块查找资源“课程教学”板块,我们可以在“学科课程”“基础性作业”“精品课遴选”和“备课资源”里查找我们需要的教案、课件、导学案、学习任务单、课后作业等资源。这些资源是全国各地获得部级优课和部级基础精品课的名师的作品,含金量很高,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二、观摩名师课堂进行有效备课

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有时会出现没有思路的情况,或者我们在遇到教学难点,但又不知道怎样能够突破时,我们就可以打开对应的名师的微型课教学视频,进行观摩学习。在观摩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可以学到授课教师的新颖的教学方法、教学设计,还能学习他们组织课堂的语言,学习他们的仪容仪态,汲取精华,提升自己的课堂驾驭能力,我们还会在不经意间获得某个方面的灵感,把学到的方法灵活地用到我们的课堂上。

比如,我在精品课中看到六年级上数学,北京市通州区东方小学杨小东老师设计的《圆的周长》一课中,以复习引入,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引出猜想:让学生猜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通过观察猜想活动培养学生合情推理和估测的意识,。通过观摩名师课堂,我们可以思考自己的教学目标制定的是否准确,教学重难点、关键点把握得是否精准,教学内容选择的是否合理,问题设计得是否恰当。可以反思我们备课时是否遗漏有知识点,还有哪些知识的前后连贯性没有考虑到,对重难点的处理方式是否恰当等。同时,我们还可以学习授课教师的教学风格,学习他们组织课堂的语言,学习他们的仪容仪态,汲取精华,提升自己的课堂驾驭能力,借助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提升自己的备课能力的。

(一)为什么用?作为一名数学学科的新手老师,重难点在教参上都看得到,但是不太了解学生的易错点,所以想要看看优秀的老师们是如何设计教学的。而茫茫网海资源参差不齐,搜素起来要花费很多时间。由此,想尝试借助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反向备课,提升自己的备课能力!

(二)怎么用?1.结合学情,审视教学目标在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时《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时,我是这样做的。①自己对着教参,熟悉课本,初步设计教学目标(展示教学目标);② 在智慧中小学平台上,找到对应课程资源,看她的学习任务单(展示教学目标);③对比两份目标,我发现黄老师注重“强化相同数连加与“几个几”之间的联系”,也就是“一个乘法算式可以表示两种含义”,脱离具体情境支撑的前提下,这个知识点是比较抽象的,这是我值得提升的地方。2.学习精彩的设计,为突破难点找思路课程中,黄老师将这一枯燥的知识点编排成几张看图列算式的情境图,提问:哪些图可以用3×4来表示?通过不同孩子的回答,发现不同的情境中,3个4相加,4个3相加都能用3×4来表示。这样一来,学生轻松掌握。我想着我也要借鉴这一部分课件,用这个思路在课堂上通过提问,再引导生生互评。

(三)收获有效的教学

课前通过观看名师视频来辅助自己备课,备课时可以对照思考自己的教学目标制定得是否准确,教学重难点把握得是否精准,教学内容选择的是否合理,问题设计得是否恰当,提高了我们备课的质量。有效的教学,对备课的要求是很高的,利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来进行备课,仿佛有一位名师在旁边进行指导,我们一定要认真去感悟、去领会,把握好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今后我们也会继续挖掘平台中的教学资源,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总之,利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来进行备课,仿佛有一位名师在旁边进行指导,我们一定要认真去感悟、去领会,把握好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利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凝心聚力,深耕耘,践行新理念,探索新模式,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科专业素养,紧跟新时代要求,培育核心素养落地生根,不断提高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质量。

[此论文为河北省承德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利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研究成果]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