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以评价量表促整本书阅读策略研究
摘要:本论文以核心素养视域下,以评价量表促进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策略为研究主题,旨在探讨在多元评价的背景下,如何通过学生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和家长评价的“三方联动”,促进学生整本书阅读能力的全面发展。本文总结了策略的优势、局限性和未来发展方向,为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语文教育提供了一种创新的评价与促进模式。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评价量表
引言:
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作为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在语文整本书阅读方面的能力提升,本论文提出了一些策略,旨在通过评价量表的设计实现全方位、多层次的评价与促进。
一、核心概念界定与相关政策
(一)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是指小学时期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思想情感、语言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个性品格、学习方向、学习习惯等综合评价。2022年语文新课标更是明确地将“核心素养”提出明确内涵定义,反映课程理念,确立课程目标。
(二)评价量表
评价量表是一种真实性评价工具,是对学生的作品、成果、行为、表现进行评价或者等级评定的一套标准。新课标标准强调,阅读的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要关注其阅读兴趣和价值取向、阅读方法与习惯,也要关注其阅读量与阅读面,以及选择阅读材料的能力,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
(三)整本书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要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根据阅读目的和兴趣选择合适的图书,制订阅读计划,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阅读整本书;借助多种方式分享阅读心得,交流研讨阅读中的问题,积累整本书阅读经验,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提升整体认知能力,丰富精神世界。”整本书阅读有助于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它所对应的不应只是语文听说读写训练的一块小天地,重点应放在阅读兴趣、范围、习惯、速度、策略以及思维品质提升、作品意义建构、对生活生命的体悟上。
二、“三四五”式小学语文多元阅读评价维度
(一)三方评价内容:阅读数量、阅读效果、阅读习惯
1.阅读数量:这一评价内容关注学生阅读的数量,包括完成的书本数量、文章数量等。通过统计学生的阅读记录,可以了解他们在一段时间内的阅读量,为评价提供基础数据。
2.阅读效果:评价阅读的效果关注学生对所阅读材料的理解、分析和应用能力。学生是否能够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理解其中的细节,以及从中获取信息、思想等方面的能力都是评价的关键点。
3.阅读习惯:这一评价内容关注学生的阅读习惯养成情况。包括学生是否定期坚持阅读、有无记录阅读心得或笔记、是否主动探索新领域等。培养健康的阅读习惯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至关重要。
(二)四个评价维度:学生、同伴、教师、家长
1.从学生自身角度评价,了解他们对自己阅读能力的认知、自我评价以及目标设定。这有助于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动力。
2.同伴评价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他们可以互相分享阅读心得、推荐书目,并在一起讨论、分享阅读的体验和见解。
3.教师评价是专业的评估,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教师的评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阅读能力。
4.家长评价反映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阅读情况。家长可以了解孩子的阅读习惯、兴趣和需求,从而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引导。
(三)五条评价原则:激励性、过程性、整体性、差异性、多维性
1.激励性是指评价应当具有激励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阅读活动,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主动性,激发阅读兴趣。
2.过程性是指评价应当注重阅读的过程,关注学生在阅读中的思考、感悟、探索和成长,而不仅仅是结果的好坏。
3.整体性指综合考虑学生阅读数量、效果和习惯,以更全面的视角评估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4.差异性指考虑到学生个体差异,评价应当充分体现不同学生的特点和潜力,避免一刀切的标准。
5.多维性指通过多个评价维度,从不同角度全面了解学生的阅读状况,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成长支持。
三、小学语文以评价量表促整本书阅读策略实施步骤
(一)三方评价,分责共促
1.确定方案,明细流程
首先,需要制定详细的评价方案。确定量表的构建要素,包括对阅读数量、效果、习惯的具体衡量指标,确保指标具有可操作性和客观性。随后,设计评价流程,明确评价的时间节点、评价工具、数据收集方式等。这一步确保整个评价过程有条不紊地进行。
2.推进方案,营造氛围
在推进方案阶段,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教师和家长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通过宣传、教育活动、讲座等方式,向各方介绍评价方案的重要性和意义,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参与热情。同时,创建积极的阅读氛围,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和价值。
3.定期指导,综合评价
教师在此阶段发挥重要作用,他们可以根据评价量表,定期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和辅导。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阅读情况,提供个性化的建议和引导,帮助他们在阅读中不断进步。定期汇总评价数据,进行综合评价,了解学生在阅读方面的整体发展情况。
(二)三方联动,多元评价
1.学生自我评价与教师评价融合
学生在阅读完成后,根据评价量表对自己的阅读情况进行自我评价。教师随后对学生的自我评价进行审查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客观地认识自己的阅读水平,同时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建议。
2.教师评价与家长评价融合
教师可以根据评价量表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专业评价,然后将这些评价结果与家长分享。家长可以据此了解孩子在阅读方面的表现,从而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家庭支持和指导。
3.学生自我评价与家长评价融合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后,家长可以参考学生的评价结果,与孩子进行讨论,共同制定阅读目标和计划。这种家庭参与可以增强学生对阅读的认知和责任感,同时家长也能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学习需求。尤其是对于中年级的小学生,更应注重“亲子阅读”这一过程。
四、结论
综上所述,评价量表的制定策略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积极的阅读习惯。其次,多元评价方式使得学生在阅读中更加主动参与,通过自我评价和同伴互助,提升了阅读效果和阅读能力。同时,教师和家长的参与和指导为学生提供了全面的支持和引导,有助于形成积极的阅读生态。然而,该策略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挑战,如评价标准的科学性和客观性等问题。为了进一步完善该策略,未来可以深入研究评价量表的构建和优化,加强与教育实践的结合,以实现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能力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陆香. 语文教学语言发展性评价量表及其要素浅析.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1(2011):3.
[2]邵路燕. 学习评价量表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中学语文(中旬·读写新空间) 000.009(2021):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