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用“情境”点亮低年级小学语文课堂

谭琳
  
中小学教育媒体号
2023年20期
衡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柘里渡小学 湖南省衡阳市 421099

摘要:在低年级小学语文课堂中,情境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和情感态度。本文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探讨了情境教学在低年级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和方法。通过创设生活化、问题式、故事化和科技化的情境,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语文素养。

关键词:情境教学;小学语文;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

前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在低年级小学语文课堂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是每位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情境教学作为一种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能够通过创设各种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一、生活化情境的创设与应用

生活化情境是指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场景或氛围。在低年级小学语文课堂中,生活化情境的创设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例如,在部编版一年级(上)《影子》这一课的教学中,生活化情境的创设显得尤为重要。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对于抽象的概念和知识难以理解。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物品和场景,将抽象的“影子”具象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可以利用教室中的窗户,让学生观察窗外的阳光,观察影子的形成。通过调整窗户的位置,让学生观察影子的变化,从而理解影子与太阳的关系。这样的情境创设不仅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而且能够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影子的形成和变化,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除了实地观察,教师还可以利用手电筒、玩具等道具,在课堂上模拟影子的形成过程。通过让学生参与其中,亲身体验影子的变化,加深他们对影子的理解。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为什么会有影子?”“影子为什么会随着光线的变化而变化?”等,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问题式情境的创设与应用

问题式情境是指通过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究知识的场景或氛围。在低年级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内容,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部编版二年级(上)《曹冲称象》这一课时,问题式情境的创设同样具有重要意义。这一课的故事情节相对复杂,涉及到称重、浮力等物理知识,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创设问题式情境,引导学生逐步理解故事情节和相关知识点。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察大象的重量是如何测量出来的,然后提出“为什么曹冲要选择这种方法来称象?”“大象的重量是如何计算出来的?”等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内容。同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提出一些与称重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生活中常见的称重方法和工具,加深他们对重量概念的理解。教师先让学生观察大象的重量是如何测量出来的,然后提出“你们知道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吗?”等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内容。

三、故事化情境的创设与应用

故事化情境是指通过讲述故事的方式创设的场景或氛围。在低年级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述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故事或引导学生自己创作故事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部编版二年级(下)《青蛙卖泥塘》这一课为例,这一课的内容本身就是一个生动的故事,非常适合通过故事化情境进行教学。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制作精美的课件,展示青蛙和泥塘的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教师开始讲述故事,从青蛙为什么要卖泥塘开始,到青蛙在卖泥塘的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有趣的事情,让学生逐渐进入故事情境。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语气、动作等手段,生动地表现出故事中各个角色的性格特点,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故事情节。同时,教师可以在故事中设置一些悬念,引导学生猜测故事的发展,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在故事讲述完毕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表演来重现故事情节。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自己创作与《青蛙卖泥塘》相关的小故事。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比如如果青蛙不卖泥塘会发生什么事情?或者如果青蛙在挖泥塘的过程中遇到了其他动物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等等。

四、科技化情境的创设与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多媒体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低年级小学语文课堂中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通过融合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利用视频、音频、动画等多种形式呈现课文内容,增强学生的视听体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以部编版三年级(上)《卖火柴的小姑娘》这一课为例,首先,教师可以利用视频资料,呈现小女孩点燃火柴的画面,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火柴燃烧时的场景。通过观察火柴点燃时的细节,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小女孩的心情和感受。其次,教师可以利用音频资料,播放故事中的音乐和音效,营造出故事中的情感氛围。例如,教师可以播放一些凄美的小提琴曲目,营造出故事中的悲伤情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女孩的处境和心情。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动画形式呈现课文中的细节内容。例如,教师可以制作动画短片,呈现小女孩点燃火柴时的动作和表情,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中的描写,为学生打造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结语:

情境教学法在低年级小学语文课堂中具有独特的价值和魅力。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展望未来,我们期待情境教学法能在更多的教学领域得到应用,尤其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通过生动、有趣、富有启发性的情境,将更好地引导他们探索语文知识的海洋,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相信多媒体技术和情境教学法将更加紧密地结合,为低年级小学语文课堂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容秋宜.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读天下:综合, 2020(16):1.

[2]王晓艳.探析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中的应用[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0, 5(6):3.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