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教一学一评”一体化视角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施策略分析
——以“二次函数”复习为例
摘要:本文分析了“教一学一评”一体化的特征,对“教一学一评”一体化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作用和实践策略展开了讨论,以二次函数的复习课程为例,注重对教学评议一体化模式的探究,以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水平,促使学生在“教一学一评”一体化的整合实践中发展自身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教一学一评”;一体化;初中数学;教学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利用“教一学一评”一体化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对课程的内容加强学习,在评价导向下优化学习的过程,深化学生的体验。真正做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在二次函数的复习教学中,初中数学教师要注重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加强对学生的正向引导,在“教一学一评”一体化的实践探究中,提高教学质量、课堂教学效率。
一、“教一学一评”一体化的特征
“教一学一评”一体化指的是基于逆向教学设计的理论,明确目标导向,构建有机的教学评体系,整合教师的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学评价活动。从多个视角解读“教一学一评”一体化的内涵,可以将其作为一种工具,也可以将其作为有机的教学理念,在一体化的模式下,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使教师改善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可以高效率地完成学习的任务,并且在客观、全面的反思中,提高学习能力。“教一学一评”一体化围绕着确切的教学目标进行各项实践,解读教学流程,要注重从动态化的角度对教学学习和评价的过程进行调整,保证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教一学一评”一体化具有连通性、互动性的特征,解读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表现,伴随教学评价,使学生在一体化的模式下。明确学习的方向目标,在教师的指导、反馈中,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1]。
二、“教一学一评”一体化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作用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利用“教一学一评”一体化的模式,可以明确教学目标,在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教学评价实践中,共同指向统一的目标,教学合理性和针对性更强。教师在构建教学平台一体化的模式中,建立起了有机的活动整体,将分散的教学流程集中起来,增强了教学的连贯性、有效性,在有序的环境下,提高了教学质量、教学效率。教学评价具有诊断功能、调节功能和激励的作用,可以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的教学成果进行评价与分析,教学的内容将会更加的丰富,为后续的教学策略制定提供了依据和参考。教师在评价中,将会对教学实践的情况和成果进行客观的认识,协助学生了解自身情况,使学生掌握知识原理、方法、思想,建立起完善的知识体系,锻炼了学生的学习技能,丰富了数学学习的思维尤其是“教一学一评”一体化的模式下,教师注重对学生的激励和引导,用恰当的手段、方法,将教学学习和评价的过程整合起来,推进的初中数学教学的改革进程,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相契合。“教一学一评”一体化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是教学活动的衡量标准,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的手段,帮助教师指导教学过程,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掌握程度,以此作为依据灵活地调整教学策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教一学一评”一体化有助于教师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打造个性化的教学课堂,对学生进行全面、多角度的评价,教师可以发现学生的优势和不足,有针对性地进行个性化辅导,指导学生、帮助每个学生进步和发展,实现自身的学习目标[2]。
三、“教一学一评”一体化视角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施策略---以”二次函数”复习为例
(一)立足全局,“教一学一评”一体化目标
在二次函数的复习课中,初中数学教师要注重构建“教一学一评”一体化的模式,明确目标,立足于全局,加强对新课程标准的解读,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科学素养,使学生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新时代人才。在复习课中,促使学生巩固对二次函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的理解,包括二次函数的定义、图像特征、顶点、轴、对称轴、判别式等知识,掌握二次函数的图像和变化规律,绘制二次函数的图像。以培养有担当、有本领、有理想的人才作为教育目标,引领学生在学习中正确的认识自我,形成关键的品格、必备的能力,以此作为统领,建立起目标体系,划分课程目标、学业质量目标,推进“教一学一评”一体化活动的顺利实施。保证目标体系的层层递进,其中要涵盖统领性目标、过渡性目标、支撑性目标,在学习二次函数的有关知识并进行复习的过程中,统领性目标指的是要让学生学会知识与技能,而过渡性目标注重的是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支撑性目标涵盖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在分层级的结构中,教师要对课程的内容、课程总目标、学段目标、学业要求和内容进行解读,分析核心素养的内涵,以教育目标作为统领,加强对目标体系的把握。围绕着教学目标来进行教学平台实践活动,立足于全局,形成一定的一体化教育理念,推进教学评活动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顺利实施、有效进行。准确的定位教学目标,使二次函数复习课堂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要保持二次函数复习课的内容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一致性、学生学情的一致性,设计学生的自主学习目标、知识复习目标、知识储备目标,促使学生掌握知识方法,增强学习的针对性,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认知起点,协助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明确学生要获取的知识,始终要基于对学生学习需求的分析,设计教学任务、教学目标。
(二)分层目标,强调目标具体化
在初中数学的“教一学一评”一体化实践中,教师要注重对目标的分层,因为教学实践并不能够一蹴而就达到理想的预期目标,因此教师需要经历若干个环节,开展多种教学活动,才能够落实目标。教师有必要有序的分层目标,将庞大的数学目标划分成多个小层级,递进式的进行教学,使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分结构的掌握知识,运用知识,拓展知识,展开抽象想象,关联知识结构的不同层次,学会运用知识。
强调“教一学一评”一体化目标的具体化,设计目标时,要从地方教育改革和学校教学目标的视角,将教学目标转化成学生的个体学习目标,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实践能力的转化,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的积极性,在一开始学习和复习二次函数知识时就明确学习的方向。在基础知识层次的延伸中,拓展目标层次,在例题和练习题的讲解和练习中,让学生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解题方法,包括求解二次方程、求解函数值、求顶点坐标等技巧。引导学生理解二次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例如抛物线运动、最值问题、优化问题等,培养学生运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提高学生解题的熟练度[3]。
(三)引进逆向教学设计的理念
逆向教学设计理念在“教一学一评”一体化的实践应用中,指的是要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从基于活动教学的形式中,注重对教学目标的调整,渗透评价的内容,强调教学评价、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学习过程的一致性。从逆向教学设计的思想下,教师要注重设置中心目标,有依据的进行对学生的评价,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将教学评价贯穿于教学实践的全过程当中。结合二次函数复习课的目标,教师要提前预设课程应达到的目标,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在相同的目标驱动下,开展教师的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学评价的工作任务,全面评价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思维,对教学效果进行全面评估,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完善教学设计方案,在实施中提高教学效果。
从逆向思维的视角,对二次函数的知识点进行梳理,使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引出生活中的实例或有趣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对二次函数复习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展示生活中的实例,比如让学生思考篮球运动员投篮时篮球在空中划出的轨迹,分析该轨迹作为二次函数图像的特点,在生动的例子中,使学生将抽象的二次函数概念与生活中的实际情境联系起来,激发探究欲望。进一步提出有趣的数学问题,例如篮球的运动轨迹是什么样的、它的形状是怎样的、是否可以用数学函数来描述,在学生提出问题后,介绍二次函数的基本概念,包括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顶点坐标、对称轴等知识点,结合篮球投篮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分析篮球在空中划出的轨迹特点,指导学生观察、发现篮球轨迹与二次函数图像的关联,例如轨迹呈抛物线状,表现出二次函数的特点。在了解了二次函数的基本特点后,引导学生讨论篮球轨迹的最值问题,即篮球的最高点和最远点分别在哪里,如何用数学语言和符号来描述,利用所学的二次函数知识,分析篮球轨迹的最值问题,熟练运用二次函数的相关公式和概念,教学设计成果评价表见图1。
(四)渗透全过程贯穿评价的理念
教师的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来说就指导作用、引导作用,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要经历知识的认知、理解、内化、吸收、应用等多个流程,从“教一学一评”一体化的角度,教师要注重在二次函数的复习课教学中,全过程的贯穿评价。促使学生学习新知识,应用新知识,使教学评价在学生的知识学习、知识复习等多个环节,发挥出积极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帮助学生改正自身的问题。教师应有序地组织教学活动,观察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和表现现状,对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进行评价,协助学生改正不良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思维的综合水平。
在复习课的教学中,为学生布置任务,对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指出学生的问题,例如学生在知识的记忆、知识的迁移和知识的应用等多个方面所体现出的不足,要进行纠正,详细的将教学评价贯穿于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复习等多个环节。借助评价为学生提供反馈,对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原因进行反思、分析,寻求能够改善学生学习方式的对策和方法,持续的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4]。
(五)加强课后评价,自主调整
基于“教一学一评”一体化视角,初中数学教师要注重在课堂教学之后加强课后评价,指出学生问题,并为学生提供协助自主调整的方式,建立课后反馈机制,要求学生在每节课结束后填写简短的反馈表格,也可以记录下自己在课堂上遇到的问题和困惑,集成反馈信息,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学习中遇到的难题。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课堂表现,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分类和整理,有针对性地给出指导建议,在复习和强化某些知识点方面为学生提供支持,协助学生获取额外的练习题,向学生推荐相关的学习资源等,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提高知识能力。
对于需要帮助的后进生,尤其加强关注,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在额外的辅导时间、一对一的辅导会议中,实施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协助学生进步,使其理解和掌握课堂内容。引导学生分析自己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找出学习中的问题,制定个体学习计划,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组织自我评价和学生互评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组织自我评价和学生互评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效能,促进共同协作,帮助学生共同突破学习的困境,在课堂结束或课后,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采取写日记、填写反思表格的方式,或是借助口头总结的方法,引导学生对自己在课堂学习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制定下一步的学习计划。
组织学生之间的互评活动,在互相交流和分享彼此的学习经验过程中,学生相互监督和鼓励,共同制定学习目标和计划,勇于面对自己的不足,突破学习中的困难,乐于接受他人的建议和帮助,在正向的互动和合作中,使学生理解和接受评价,共同努力克服学习中的难题,提高学习效能[5]。
结论:
综上所述,“教一学一评”一体化的实践以核心思想的教育为导向进行的授课和教学改革,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师要注重将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活动、评价活动有机整合,实现在课堂活动中的有机融合。关注学生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核心素养的发展,在多维度的评价反馈中,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收获知识,提高数学学习能力和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赵磊.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作用与运用[J]. 数理化解题研究,2021(29):42-43.
[2]王真真.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1(8):64-65.
[3]文德玉.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一致性探究[J]. 华夏教师,2021(16):53-54.
[4]王登峰.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一致性探究[J]. 中外交流,2021,28(10):1336.
[5]孙晨红. 初中数学新授课教学目标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 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