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提质增效的策略探究

郝建英
  
中小学教育媒体号
2024年1期
山西省长治市潞州区东街小学 山西长治 046000

【摘要】小学阶段是孩子思维与逻辑能力形成的重要时期,小学数学作为此阶段的核心课程,承载着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任,在“双减”政策下,教师需要灵活调整教学策略,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本文聚焦于探讨“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如何实现课堂提质增效,既突显其紧迫性,又提供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旨在为小学数学教育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与指导。

【关键词】“双减”背景;小学数学;提质增效;策略探究

近年来,“双减”政策在我国教育领域的实施,旨在为学生和教师减负,在此背景下,确保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显得尤为重要,教师面临着既要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又要保证教学效果的双重任务。为此需深入了解当前数学教学的实际状况,紧密结合学生的成长特点和学习需求,以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案,减负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他们的课堂积极性,为学生未来的学习与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这既是教师面临的挑战,也是教育创新发展的机遇。

一、借助于信息技术实现多媒体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已经成为教学创新的重要手段,这种技术不再让数学知识局限于传统的黑板和课本,而是通过丰富多彩的视听效果,将知识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学生的感官在这种方式下被全方位地调动起来,极大增强了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在多媒体的环境下,数学的抽象概念得以具体化,复杂问题得以简化。

例如,在探讨《数学广角——搭配》这类组合问题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展示各种实际的组合场景,让学生在直观的情境中理解排列组合的原理和应用,这样的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激发了他们的探索精神,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更加主动、积极。

同时,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也促进了教师教学角色的转变,教师不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更多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在多媒体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与学生进行实时互动,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值得一提的是,现代信息技术还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各种优质的教学素材和课件,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样,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了他们的信息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通过问题探究实现深入思考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的主导地位往往过于明显,大量的讲解和少量的提问成为了主要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活跃度,使得他们缺乏足够的自主思考时间,为打破这一局面,教师需要转变教学策略,设计更具探究性和引导性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以《年月日》这一章节知识点教学为例,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富有层次感和启发性的问题,比如,“我们通常认为一年有365天,但有没有特殊情况呢?”或者“为什么有些月份的天数会比其他月份多或少呢?”这样的问题不仅能够引导学生思考,还能帮助他们更全面地理解时间单位的概念。提出问题后,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和讨论时间,通过小组讨论、全班分享等方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教师也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及时给予必要的引导和纠正,确保学生的思考方向不偏离主题。此外,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还要注意问题的质量和数量,问题要精简且具有针对性,避免过多的问题使学生感到压力,问题还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深度,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与创造性思维。

三、转化思维,明确问题本质

数学知识因其抽象性和逻辑性,常常令学生感到难以掌握,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调整教学策略,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的本质,感受学习的乐趣,并培养他们更为积极的学习态度,在这个过程中,融入多元化、富有趣味性的教学元素,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有效途径。

以《位置与方向》这一知识点为例,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运用数列知识来描述物体的位置,将数学符号转化为直观的语言表达,进而提升空间思维能力,为降低学习难度,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数学思想,教师巧妙地采用了游戏化教学的方法。在白板上,教师绘制了一幅生动的方格图,每个方格都代表着一个特定的地点,如动物园、图书馆等,模拟城市环境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轻松的故事情境中学习,利用数列知识来确定建筑的位置,并准确描述出人物的行进路线。这种教学方法充满趣味性,且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数字背后的实际意义,通过计算方格的边长,学生可以确定路线的距离,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更重要的是,这种游戏化教学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帮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空间关系,有效培养了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结束语:

在双减政策指引下,小学数学教师需要针对学生实际情况,精心整合教学资源,并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知识学习,注重提升学生的分析与应用能力,努力将数学教学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全面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思维与解题技巧,为学生营造一个既实用又富有活力的数学学习环境。通过这一系列措施,教师帮助学生构建扎实的数学知识基础,切实响应双减政策的减负增效号召。

参考文献:

[1]饶建万.“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提质增效的教学创新研究[J].名师在线,2023(11):66-68.

[2]王金芸.“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减负增效的策略分析[J].好家长,2023(07):89-91.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