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建筑工程建设管理中合同管理研究
摘要:合同管理在建筑工程建设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和合同各方的权益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建筑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合同管理研究,探讨了其在合同签订、履约和纠纷解决等方面的作用和优势,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方向,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建设管理;合同管理;研究
一、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的特点
第一,建筑工程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才能完成施工工作,且施工具有连续性的特征。建设管理人员在开展施工建设时,必须严格执行合同约定的规定和标准,做好监督工作,从而能够确保建筑工程的顺利实施。第二,建筑工程合同条款内容的比较多,专业性、复杂性较强,并且建筑工程的施工规模一般都比较大,施工流程繁琐,每一个建筑工程的特点都有着一定的差异性。因而在签订建筑工程合同时,需要对合同的特点展开分析,结合建筑实际情况,在建筑合同中制定相应的条款。在签订建筑合同时,若涉及专利及保险方面的问题,一定要提前进行考虑,并将准备工作做好。第三,建筑工程变化性较强,在施工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存在工程设计变更、工程签证等问题。因而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对设计变更、工程签证等问题加强注意,将相关记录工作做好,科学管理。第四,建筑工程存在多元化的经济法律关系,建设单位需要将建筑工程委托给监理单位,由其对工程施工实施监督[1]。
二、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建筑行业合同意识有待强化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最需要遵守的就是契约精神,但是建筑行业受到其自身特点的影响,建筑企业并没有正确认识合同管理工作,合同管理意识有待加强,很多建筑企业的合同管理体系都不够完善,没有制定切实有效的操作流程,这导致了建筑工程的合同管理工作存在较多的问题和风险有待解决。
(二)合同双方缺乏法律意识
在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的过程当中,存在着一个主要的问题就是很难真正地将施工合同的法律效益发挥出来,建设单位以及施工单位在签订合同的时候,并没有真正地对合同中的每一条款项进行核对和完善,同时整个合同中的文字不够严谨,这样一旦出现问题就没有办法真正地去确定双方各自需要承担的责任及义务,部分合同在制定时难以保证公正性,双方所签订的部分条款不够平等。此外,在实际的建设施工中,存在同一个工程会签订多份合同,对合同管理的合法性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这些都会阻碍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2]。
(三)缺乏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
建筑企业工程施工活动,履行责任和义务的主要依据就是合同,需要以规章制度的方式明确具体的合同管理工作内容,要求合同各参与方必须严格遵守,并以合同中的约定为依据开展建设施工活动。很多建筑企业的合同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无法对各管理部门的权责加以明确,缺乏统一的依据,一旦在执行合同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将难以明确工作责任。
三、加强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的有效策略
(一)强化建筑单位管理人员的合同管理意识
建筑企业的管理层需要对合同管理工作加强重视,对合同所涉及的法律法规有明确的认知。因此,需要组织本工程合同管理人员参与培训工作,将合同管理工作作为建设工程管理的重要工作,为树立正确的运营思想提供帮助,将合同管理放在管理工作的重要位置,针对合同管理工作展开深入的研究。本工程在正式确定签订施工合同之前,双方的负责人都需要到场,然后对于所有的合同条款进行从头到尾的梳理跟协商,然后将各个条款确定好。在正式签订之前一定要确保合同的签订当事人是具备相应资格的,反复审核合同的文本以及相关的内容,确保能够以更加规范化的形式来呈现合同的文本。在合同内容当中一定要事先确定好符合商定的条款,尤其是针对合同当中所提及到的各种费用,一定要明确好如何去处理,合同当中的索赔条款必须要具备相应的前瞻性,避免一旦出现了问题,出现索赔过多的现象,必须以更加严谨的文字来确保合同当中所有的内容表达完整,避免合同存在漏洞。例如,在本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价格调整条款中明确规定了工程施工期可调整材料范围、不可调整材料范围以及调整原则[3]。
(二)强化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的法律意识
在建筑工程的合同管理工作中,为了保证双方能够严格履行合同中的相关内容,必须要加强法律法规的约束,在签订合同以及履行合同的过程中,需要对相关的法律法规有清晰的认知,以将合同纠纷问题的发生几率控制到最低,从而有效维护市场运行环境,保持市场运行秩序。因此,在双方签订工程项目合同的过程中,必须要形成强烈的法律意识,依靠法律手段解决合同纠纷,确保纠纷得到有效解决。同时,在政府执法部门进行执法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要求来办理相关事宜,执法必须严格,对建筑物工程的合同纠纷高度重视,双方切实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工作责任,保护双方的经济效益,实现合同双方的良好发展。例如,在本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约定:工程所在地建设主管部门及造价管理部门在合同履行期间发布的规范性文件,凡是涉及工程质量、工程保修、工程安全施工、工程文明施工、工程绿色施工、工程环境保护、工程扰民及民扰、工程许可审批备案手续、工程保修等内容的文件,承包人必须遵守执行,但是由此增加的费用除合同另行约定可以计取的情形以外,均属于承包人的风险范围,承包人在投标时应综合考虑并包括在签约合同价内,不得要求发包人另行支付任何其他费用[4]。
(三)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
可以发现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同时,建筑企业的经济活动相较于过去也变得更加复杂,而合同是建设企业以及施工单位在展开经济活动过程当中的无法取代的基础。因此必须要加强对于合同的管理力度,在管理的过程当中,必须要以规章制度作为主要的依据,建立更加完善的管理体系,由领导对于管理组织全权负责。此外,本工程合同管理工程需明确不同部门的负责人,建立项目合同管理办公室,制定科学规范的合同管理制度,保证能够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实施合同的制定、签订、履行等各个环节,保证其符合法律法规,严格落实工作责任,从而顺利开展合同管理工作。
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建筑企业的日常管理中,合同管理工作是比较关键性的内容。因此必须要加强对于工程合同的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够为企业将经济风险降到最低,同时也可以避免日后出现合同纠纷方面的情况。就目前来看,我国有很多企业在合同工程管理当中其实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也阻碍了建筑企业的发展,因此必须要对于这些问题进行解决,对于目前所实行的管理体系进行完善,制定更加科学的制度,才能够帮助企业更好的发展,除此之外也需要有效地促进合同管理人员自身的素质提升,强化其法律意识,使其在开展工作时能够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为自身的经济效益提供保障,全面提升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李少铖.建筑工程建设管理中合同管理研究[J].居业,2023(05):174-176.
[2]朱敏.探究建设单位如何降低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中的风险[J].低碳世界,2023,13(01):153-155.
[3]赵志刚,冯晓娜.建筑工程建设管理中合同管理的运用[J].建筑与预算,2022(06):1-3.
[4]张源河.建筑工程建设管理中合同管理的运用实践[J].住宅产业,2022(05):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