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核心素养下初中美术跨学科融合的教学实践研究
摘要:核心素养是新时代对教育提出的全新诉求,其目的在于通过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综合发展,改变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为社会发展培养具备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了促进核心素养教育目标实现,初中美术教师应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在美术教学中实施跨学科教育,在美术教学中融入不同学科知识,促使学生核心素养得到提升,满足新时代发展对教育的需求。基于此本文专门针对核心素养下初中美术跨学科融合的教学实践进行研究,以供各界同仁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美术;跨学科融合;教学实践
美术学科具有综合性特点,对于学生审美素养培养具有显著效果,但是传统美术教学中主要以美术技能培养为主,忽视了学生核心素养培养,限制了学生思维品质发展。在核心素养下,需要初中美术教师结合美术学科特点,在实际教学中提炼不同学科教育元素,对学生进行跨学科教育,扩展学生知识体系,使学生具备多角度思维,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形成,发挥跨学科教育价值,推动素质教育改革。
一、美术与语文融合教学
语文学科中包含了很多关于传统文化与景观描述的文学作品,语文是运用文字表达与抒发情感的一种文学艺术行为,而美术是依靠绘画书法与创造艺术的一种行为,两者表达与呈现的形式不同,但是其中蕴藏的情感却有相似之处,语文是依托文字书法情感,美术是依托绘画表达情感。为此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在美术教学中融入语文学科元素,引导学生立足于文学视角解读与品鉴美术作品,提升学生文化底蕴,加深学生对美术作品内涵的深度理解,便于学生创作出具有真实情感的美术作品,促使学生核心素养得到提升,实现跨学科教育。例如在讲授《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时,其教学目标在于让学生通过欣赏不同类型的山水画,了解山水画的风格流派,是学生对山水画的表现方式有一个初步的理解。这一教学主题中包含了语文元素,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山水画创作内涵,教师可以在美术课堂中着重为学生介绍山水画作者的创作背景与创作风格,引导学生站在语文视角解读山水画,丰富学生文化知识,帮助学生更多了解山水画创作风格与方式,为后续美术创作奠定良好的基础,让学生深度感悟美术作品的魅力。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为自己喜欢的美术作品配上画外音,可以是一首诗词、一段文字、一个故事,让学生富有感情的解说美术作品,加深学生对美术作品内涵的深度理解,实现美术与语文学科的有效结合。
二、美术与数学融合教学
数学属于理性学科,知识内容具有一定的逻辑性,美术属于感性学科,从表面看似两者之间似乎没有关联,但是在实际美术教学中却包含了数学知识,在美术教学中融入数学知识,能够为美术创作提供支持,实现学生思维拓展,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在美术创作中,充分发挥了跨学科教育价值,提升学生美术绘画技能。例如在美术教学中讲授《在临摹中的感受》时,教师可以将数学知识中涉及的黄金比例概念融入美术教学中,详细为学生阐述黄金比例的概念,让学生了解黄金比例是指一种完美的比例关系,将其运用在美术创作中,能够提升创作效果,具有极高的美育价值。让学生基于黄金比例进行临摹与塑造,提升创作作品的美感。为了帮助学生了解黄金比例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教师可以在课堂中为学生展示关于黄金比例的名画,并在实际景物与物品创作中引用环境比例概念,借此提升作品创作的视觉效果,实现数学知识的运用,使学生在美术创作中形成理性思维,创作出更加严谨规范的美术作品,实现跨学科教育。
三、美术与历史融合教学
美术学科具有久远的历史,早在古代时期就有美术学科,并有很多历史时期的美术作品流传至今,历史时期的美术作品展示了历史时代的风采,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是中华文化的一种形式。很多美术作品中都蕴藏了历史文化,体现了创作时期的历史背景,能够引人深思。由此可见美术学科与历史学科具有密切关联,初中美术教师可以在美术课程中尝试提炼历史元素。例如在讲授《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中的“千里江山图”时,教师可以在美术课堂中借助多媒体技术,在学生观看这幅图的电影片段,将历史故事进一步还原,帮助学生了解这幅图背后的历史,加深学生对这幅图的理解,使学生对美术作品进一步深思。在视频观看中了解中国发展历史,使学生感受传统文化魅力,激发学生民族荣誉感,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美术作品,丰富学生创作思维,促进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发挥跨学科教育价值,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形成。再例如在讲授《在绘画中永生,外国肖像画》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中为学生展示蒙克的《呐喊》,并在呈现的同时为学生着重讲授作者的成长经历,让学生了解作者蒙克在童年时期相继失去了双亲、姐姐、弟弟,这些悲惨的经历给作者的内心留下了巨大的创伤,因此在蒙克的作品中大部分作品与死亡相关,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内涵,提升美术教学效果,发挥历史与美术融合教育价值。
四、美术与地理融合教学
美术学科包含元素十分丰富,在日常生活中常能发现美术知识的运用,为了实现学生核心素养培养需要美术教师结合美术课程内容探索其中蕴藏的不同学科元素,将其合理融入美术课程中使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的同时,了解不同学科知识,开拓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例如在讲授《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时,这部分内容与地理知识具有密切的关联,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不同名流山川,让学生基于艺术视角欣赏我国壮丽河山,在鉴赏美术作品中提升审美素养,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使学生形成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积极心态,同时丰富学生地理知识,实现跨学科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形成。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下初中美术跨学科融合教学,能够提升学生艺术鉴赏能力、理解能力与创作水平,促进学生综合发展。为此,初中美术教师应改变传统技能传授为主的美术教学模式,积极提炼不同学科元素,掌握良好教育契机,将不同学科元素合理融入美术学科中,引导学生立足于不同视角欣赏作品、创作作品,促使学生核心素养得到提升,推进素质教育改革,提升美术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马倩.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美术跨学科融合教学[J].好日子,2022(33):0130-0132.
[2]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教育部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