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综述

黄唯佳
  
文理媒体号
2023年4期
温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摘 要:中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峻,所以必须受到重视关心。本文深入研究剖析了中职院校学生所面临的问题,并在学校层面、家长方面、校园领域、社区层面上给出了具体的措施,将有助于中职院校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学习心理,并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观念,有利于其身心健康愉悦地求学与发展。

关键词: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综述

引言:

中职院校的学生,主要指中职学习成绩不太好而被普通高中录取失败的学生,因为在应试教育思想的社会背景下,这些学生们较少得到教师的重视,不喜欢和教师交流,学生们又处于青春期,易躁动与不安,容易产生逆反心态,再加上主体思维还没有形成,缺乏明辨是非的意识,极易陷于迷惘与困境。所以,学校需要特别关心中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

一、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一)自卑心理

中职院校的一些学生由于成绩不理想而选择就读中职,由于本身知识基础薄弱,学习能力也不强,容易遭到学校教师的冷落和父母的责备,对自己产生了质疑,甚至觉得自己很没价值,从而产生了自卑心理;还有,一些学生由于家里经济问题而选读中职,当发现身边的同学们日常消费很阔绰,用名牌手机、昂贵的笔记本电脑,或者穿着名牌服装,但自身的家境却无力承担时,就难免因为很大的社会经济落差而自卑,久而久之,学生们极易显得很不合群,独来独往,个性比较孤僻。

(二)叛逆心理

中职的学生都处在敏感的青春期,对人或物都保持多疑心态,反叛心理强烈。凡是对父母或教师所提出的要求,都十分反对,往往故意和父母或教师对着干,语气霸道无理,表现出"世界之大,唯我独尊"的架势,不把人摆在眼中,也听不进不同的想法,稍不合心意,便会恶言相向,甚至走极端。而近些年许多中职生也由于各种问题而离家出走,并很明显的有了暴力或轻生倾向,这些都和青少年的反叛心态密切相关。

(三)认知存在偏差

中职院校的学生大都是二零零零年之后才诞生的,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和国际社会相对开明宽容的大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学生的社会经历基本上是一片空白的,对社会了解也非常不深入。在各种思潮和多元文化的撞击下,这些中专生非常迷惑,无法辨别什么才是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各种对立的思维方式在头脑中互相交锋,使学生心中充满了挣扎;而各种困扰或问题都无法获得有效解决,则使学生的情感波动相当大,有的甚至产生了不安和压抑的情感,危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四)人际交往障碍

学生在小学和初中时期一般都是以学业为先,许多都需要家长的帮助,社交的圈子相对狭小。到了中职学校,学生脱离了家长,必须自己适应校园的社交生活,必须形成自己的圈子。这时不少学生都出现了不适应的现象,中职院校的学生刚走进校园,一般都是初次离家住校,在语言方式、习惯、家庭教育背景、观念等几个方面都有了较大差异,但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磨练就能够彼此适应。而这种学生中也有不少人是家里独生子女,自我张扬,以自已生活为主要中心,但在社交活动中却可能会无视别人的想法而我行我素,这样学生慢慢地就很容易遭到社会孤立,进而给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不良影响。

二、对中职院校学生心理事件的处理措施

(一)创建良好的学校环境

创设良好的校园氛围对于提高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来说是非常关键的,校园是学生学习和活动的场所,学生也希望在良好的氛围中学习和活动,所以,创设良好的校园氛围是非常关键的。有一个安静的校园,可以使学生的精神状态变好,需要做好校园文化宣传,比如,在教室的走廊上悬挂心理学家画像、座右铭,这样可以鼓励学生努力学习。教师也可以多开展一些有价值的课堂教学活动,这就可以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可以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基本知识,可以增强学生对心理领域的注意力,使学生得到进一步的成长。

(二)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

中职学生读书习惯并不好,同时学生们还要面对着来自于升学方面的压力,部分学生们来到新的环境后对教师的态度从一开始就不友善,这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正常学业,同时还会对学生的心理问题产生负面影响,所以如果要克服这一问题,就必须让教师更多地亲近学生,并让学生们从内心接纳这位教师,以便于更好地融入这个班集体中。当然要想做到这一点,作为班主任也有相当的责任,校长需要足够认真努力,全面认识每一位学生,也需要多和任课教师进行交流,这样老师才能比较全面的认识学生,也只有构建起更加融洽的人际关系,老师才能使学生的心灵更加健全。中职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是一个相当重大的任务,这也考验到了心理老师的专业能力,作为老师要想使学生心理教学向着比较健康的方面发展,就应该进一步增强自己的力量,而中职学校的主要领导也应该建立专门的心理教室。因此,(1)建立起教师教育体制,或者全员德育,促进教师的自我完善。(2)对中职班主任进行培训,增进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为以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打下基础。(3)为了提高学校心理教学的健康状态,校长要建立相应的组织,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辅导机构等,并对每个的学生每学期做一次心理普查,及时帮助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如此就可以使学校教学向着比较健康的方面发展。

(三)开展心理健康辅导活动

老师们在开展心理培训活动的同时,主要通过这样几个方式来开展工作:(1)开设专门的咨询培训或者进行心理辅导课,让学生拥有更多心理方面的常识,有效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还能帮助学生进行一定的自我调节。(2)进行心理健康活动,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只有开阔眼界后才能掌握更多的基本知识,除此以外,还要提高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比如,老师带着学生进行一些户外游戏,可以训练学生的注意力和协调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技能也有一定帮助,在这样愉快的环境中也可以把不开心的事完全忘掉,在中职院校中主要还是以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为主,但同时也要多关心校园心理问题。

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中职院校学生非常容易存在各种心理问题,所以对这些学校的心理教育也不容忽视,但仅凭学生单方面的心理赋能还是不足的,需要通过学校、家庭、校方以及社会各界的合力,才能给中职院校学生营造一种良性的环境,让其以积极向上的态度愉快地求学与发展。

参考文献:

[1]丰宁.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7.

[2]张凡.浅谈中专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J].现代职业教育,2017(30):277.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