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家园共育下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研究

张蓓
  
文理媒体号
2023年10期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天悦幼儿园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语言是交流和思考的重要工具,儿童时期是幼儿语言能力生成和发展的关键阶段,作为幼儿幼师,需要为幼儿创设一个和谐的交流环境,积极鼓励幼儿和身边同伴以及成年人交流,使得幼儿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着重培育幼儿树立良好的阅读习惯,有效拓展幼儿学习和生活经验。此外,积极培育学生语言能力,为其奠定社交基石,从而推动幼儿社会性发展。因此,在学前教育阶段渗透家园共育模式,不断培育幼儿语言能力变得尤为关键。

关键词:家庭共育;幼儿语言能力;培育路径

语言是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和谐相处的桥梁,促使其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工具。幼儿只有积累大量语言知识,才可在阶段性学习中加以训练,切实提升其交流沟通能力,便于幼儿树立系统的语言知识体系,获取更加长远的发展。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明确指出,学校即社会、生活即教育,强调教育活动要和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语言是人们日常沟通交流的主要工具,教育是系统性学习活动,需要幼师在教学环节加以指导,同时离不开家长的协助,只有实现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完美融合,才可为幼儿构建多元学习环境,提升其语言表达能力。

一、为幼儿营造良好的语言教育环境

对于学前教育阶段的幼儿而言,一天中有近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幼儿园内部度过,幼儿进入园内,和幼师及小伙伴打招呼,玩各种游戏、参与户外活动等内容,拥有大量沟通交流的机会。因此,如何合理运用幼儿日常生活和学习时间,为其设定幼儿喜欢的语言环境,吸引幼儿主动参与,使得幼儿成为敢于表达自己看法人,实现较大转变,值得幼师深思。

二、构建课堂图书角培养幼儿语言能力

虽然幼儿认识的汉字有限,但他们的阅读热情仍然很高涨,尤其是对于漫画书籍和故事书。通过欣赏那些富有吸引力且充满波折的童话故事场景,幼儿可以在阅读过程中沉浸其中,这些图像中的角色描绘和故事线都能激发幼儿的审美感知,提升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当他们理解并享受过这样的故事后,就能展现出优秀的口头表达能力。比如,某个幼儿在听完《三个好朋友》的故事后向其他人表示:“我也希望能拥有更多的朋友,就像小猪、小鸡和小老鼠一样,一起探险或野外旅行。但是我不知道如何开始寻找我的新朋友们?”因此,幼师需要引导其他的幼儿们就此主题开展讨论,让他们意识到并非所有人的观点都一致,这样既拓宽了他们的思考角度,也有利于他们在沟通中学到交友的方法,最终实现语言能力和友情教育的目标。此外,为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对话互动,充实他们的精神生活,我们可以利用教室里的语言区域来实施这项计划,放置适当的阅读材料和杂志供幼儿们挑选,同时推行“图书漂流”等借书制度,并且安排幼儿们针对所选内容进行讨论,激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见解。

三、综合户外活动指导学生表达快乐

幼儿在此阶段,爱玩是天性使然,因此,幼师应当充分考虑幼儿天性,科学合理的设定教学内容,比如辨认方位、图形或是色彩等内容,为其渗透趣味性游戏活动,从而营造良好教学氛围。实际游戏过程中,幼儿与幼儿之间、幼儿与幼师之间进行互动交流,此类游戏,也是培育幼儿良好语言沟通能力的关键所在。比如,当幼儿在游戏活动中需要某一道具或是物品时,可以向身边的人发出求助,“你好,能帮我拿一下玩具吗?”或是“我现在需要这一玩具,你可以把它递给我吗?”这一内容可以延伸出一系列对话,有助于培育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四、家园共育,培育幼儿观察能力

观察是语言表达交流的重要基础,当幼儿养成良好观察能力和习惯时,就会展现出自身的好奇心理,会向身边的伙伴或是家长描述自己日常所观察的内容。由此看出,良好的观察能力可以提升幼儿表达内心想法的欲望,也会加深幼儿对生活经验的认知,从而培育幼儿语言思维。因此,幼师应当重视培育幼儿观察能力,指导幼儿形成良好的表达习惯。幼师可以组织展开亲子社会活动。在春季或者是秋季,幼师可以组织幼儿及其家长参观郊外的自然景色,并引导家长与幼儿相互讨论他们观察到的景色特点以及喜欢的景物。比如,幼儿在春天观察到了植物上新长出的嫩芽,家长就可以与幼儿一起讨论植物的生长过程,引导幼儿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之处,秋天的落叶,树枝上叽叽喳喳的小鸟等,都可以成为家长与幼儿讨论的内容。

五、上床前一则故事,形成亲子阅读习惯

相信在许多人的童年,睡前一个故事,是一段美好的童年记忆。与幼儿一样,幼儿园阶段的幼儿也是如此,他们希望能在睡前依偎在父母的怀抱中,伴随着父母讲解的童话故事,如《海的女儿》、《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阿拉丁和神灯的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等等。因此,父母朋友应充分利用幼儿这段睡前时间,每天陪幼儿读故事,形成亲子阅读的好习惯,父母可针对故事中的人物,启发幼儿思考,如问“宝贝,你觉得卖火柴的小女孩可怜吗”?假如幼儿的回答是肯定的,家长还可以继续追问:“那你觉得她怎么可怜?读到什么地方,就能看出她很可怜?”从而,在亲子阅读中培养幼儿的深入分析能力,这对幼儿将来学习、思考和表达,都具有重要的奠基意义。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儿时期是其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家庭和幼儿园是幼儿参与语言学习的主阵地。家长和幼师由于自身职能不同,所承担的教育职责也有所差异,信息化背景下,幼师可以灵活使用家长会、入园离园、微信电话等沟通的方式,获取家长的支持,以此发挥家园共育的优势,共同为幼儿营造良好的语言表达交流环境,并加强对幼儿的正面鼓励,从而引导幼儿乐说、会说、敢说,进而切实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马骋.家园共育视野下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J].当代家庭教育,2021(27):2.

[2]罗时佼.幼儿语言能力培养的家园共育策略[J].东西南北:教育,2021(11):0198-0198.

[3]李兰萍.幼儿语言能力培养的家园共育策略[J].下一代,2020,000(009):P.1-1.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