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产教融合视域下技工院校实施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有效途径
摘要:技工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为了让学生能够到企业更快适应生产需要,开展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是最好的教学模式,那么在探索工学结合的过程中,如何与企业找到有机结合的点,开展更贴近企业生产实际的一体化教学,就成为了我们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产教融合;工学一体;技工院校;途径
2022年人社部印发《推进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方案》(人社部函〔2022〕20号),文件指出,要大力推动校企合作共建。通过引企入校、引校进企、校企联动等方式,与企业合作推进工学一体化培养模式。技工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开展产教融合、工学一体是有效的人才培养途径。
工学结合一体化已经提出多年,但往往存在剃头挑子一头热现象。学校更希望与企业开展深度校企合作,但企业一直存在兴趣不大的问题。如果能够与企业找到共同利益结合点,开展深入校企合作,一直都是技工院校教师努力的方向。今天我们对如何在产教融合视域下,技工院校实施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分析。
一、校企开展订单培养
学校同用人企业签订协议,根据企业对工作岗位的要求,对学生开展订单式培养。提取企业典型工作任务,开发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任务。并根据岗位需求设置课程体系,让学生在学校所学与企业生产相近。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协议企业就业。订单培养直接与市场接轨,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技术型人才,为毕业生提供更好的就业平台,实现学院、企业和毕业生多赢的目标。订单式培养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层次,提升了学生的技工发展空间。学校与企业共同制订培养方案,为下一步教学内容的编制、教学资源的整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订单培养下的学生为满足协议企业的需求,课程针对性强,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该模式属校企合作的中间阶段,目前尚停留在合作的基础层面。
二、校企共建实习基地
院校与企业共同建立实验实训基地,可以充分发挥双方优势,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实现校企共赢。学校提供场地,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及技术人员,共同建造实训基地,以此作为学校的“校中厂”;抑或是学校确定企业为“厂中校”实训基地,并在“厂中校”合作协议中就基础设施、组织机构、生源结构、教学实施、学生就业等方面的权利义务做出明确的约定。这种合作模式要求学生主要在生产一线完成学业,校企双方共同探索现代学徒制,实现学校与企业在理论教学和实训两方面的紧密合作,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三、建立一体化学习工作站
在学院内建立一体化学习工作站,在硬件条件上让老师更容易开展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活动。在一体化学习工作站应当具备相关实操实训设备、多媒体展示屏、自学的咨询区等。在一体化学习工作站,学生能够在工作页引导下,独立开展学习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设置更贴近企业生活的学习活动,通过工作页引导,让学生完成相应学习任务。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
四、提高一体化教学职业素养
1.开展一体化教师培训
通过组织教师参加国家一体化教师培训,学习《工学一体化课程教学实施》,《工学一体化课程考核实施》,《教学场所使用管理》等内容,使教师可以达到三级工学一体化教师水平。
2.参加教师职业能力大赛
教师积极参加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以大赛为契机,组织教师进行一体化课程教学设计要素的研讨。明确教学设计要素应包括学习任务、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资源、学生投入,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学业评价等关键信息。深刻领会“学生中心,能力本位,工学一体”的教育理念并达成共识。
3.开展校内公开课
定期开展青年教师校内公开课,让老教师进行听课,评课。通过公开课形式,促进青年教师对一体化教学过程的深入研究。并通过听课,评课,查找不足。提升教师职业能力。
4.开展教师入企实践
通过教师入企实践,提高教师对企业要求和标准的把握,从而使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可以更好的将企业标准引入课堂。从而实现学校学习到就业工作紧密衔接。
通过以上方法,提高一体化教学结合职业素养,有助于工学一体化教学的实施开展。
五、建立产业学院
有条件的技工院校,可以与企业共同建立产业学院。产业学院的设立,可以在校内,也可以在企业。产业学院是完成真实的企业生产任务。学校与企业找到利益共同点,共同完成对学生的培养。比如,一年级学生,可以到产业学院完成一到两周的参观实习,让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有初步认知,对二年级学生可安排两周企业帮助生产活动,帮助工人师傅共同完成企业生产。最后一年的学生,可以到企业完成顶岗生产。产业学院建立过程中,学校可以为企业提供技术攻关,员工培训等服务。完成深度产教融合,有共同利益点。
小结
技工院校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也是和企业关系最近的教育。产教融合、工学一体是技工教育的必由之路。通过订单培养、共建实训基地、建立一体化教学工作站、提升一体化教师职业能力、设立产业学院等都是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欧晓燕.技工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渗透工学一体化模式探析[J].职业,2017.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社部职业能力司解读《推进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方案》[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22.
[3]辇玉杰.山东某高职企合作办学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12.
[4]王亮,唐洪鹏,翟乃强.我院“大数据”专业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探讨[J].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期刊,2018.
基金项目:本文内容为2022年度吉林省中华职业教育社委托课题(课题名称:中职院校一体化教学创新实践与研究,课题编号:2022-XH222760),2023年度吉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课题名称:产教融合视域下技工院校实施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23ZCY008)的课题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