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学生标准化病人的情景模拟教学模式在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目的:了解基于学生标准化病人的情景模拟教学模式在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内蒙古某高校2018级护理本科班中的两个班,随机分为试验组(44人)和对照组(43人)。对照组采取传统实验教学模式,试验组采用基于SSP的情景模拟教学模式。分别在课程开始前、课程结束时、对学生实践课成绩、自主学习能力、人文关怀能力、沟通能力进行评价。结果:经过试验,我们发现,在OSCE测试方面,试验组的表现优秀,达到了(81.43±3.39)分,而在对照组的表现不佳,仅达到了(75.38±5.31)分,P<0.01.表明两组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在实践方面,试验组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和计划、健康教育的表现都很优秀,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在专科技术操作方面,两组之间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此外,在实施了教学干预之后,试验组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总分以及它的一级结构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另外经过教学干预后,试验组护生的人文关怀水平显著改善(P<0.01),甚至超过了对照组(P<0.05);同时试验组护生的人际交往技巧也得到了改善,其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基于SSP的情景模拟教学模式可以显著地改善护生的学习效果,促进他们的学习热情,并增强他们的临床思维、沟通技巧以及护士的关爱心态。
关键词:护理本科生;学生标准化病人;护理实践教学;自主学习;人文关怀;沟通能力
当今,由于医疗科技的快速进步,社会对护士的专业素养期待提升了,护理人员不但必须掌握基础的护理理论和实践,更需要拥有批判性的思维、具有深入探究并迅速处置复杂情况的能力,同时也必须拥有较强的沟通交流技巧,从而更加熟练地处理临床上的复杂情况,并最大限度地改善护患之间的关系。护理实践教学是学生实现知识整合、锻炼临床思维、尝试护患沟通的重要环节。目前护理实践教学分为校内实验课程和校外实习,校内实验课程多以模拟人作为实践对象,以单纯技能训练为主。虽然可以实现模拟护理操作,但是缺乏病情的真实性和病情的演变,更缺乏人和人之间的真实交流,只有单方面的模拟对话。不利于学生评判性思维的培养,更难实现沟通能力的提升。因此我们尝试在一门专科护理实践课程,即《护理临床技能2》课程中采用学生标准化病人配合进行情景模拟教学。学生标准化病人 ( Students Standardized Patient,SSP) 是在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SP)不易获得的情况下,由学生经严格训练考核合格后扮演患者,在所创设的临床护理场景,完成对护生多种能力及技能的训练、指导及考核。情景模拟教学是设置符合真实情景的临床护理工作环境,围绕课程中某一教学项目创设临床情景,引导学生角色扮演,将患者的症状体征及疾病发展过程模拟再现,让学生从实践中掌握教学内容,提升操作技能,培养临场决策能力]。
《护理临床技能2》是我校开设的一门包含了妇产科和儿科专科护理的一门护理实践课程。在该课程中我们引入了前期培训合格的学生标准化病人,同时结合设计好的案例,开展情景模拟教学,现将具体开展情况进行以下报道: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在内蒙古某医学院校的2018级的护理本科专业的6个班级里,我们选择了2个班级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一个班共44名学生,作为试验组,其中女生38人,男生6人,平均年龄(20.86±0.63)岁。而另外一个班共43名学生,作为对照组,其中女生38人,男生5人,平均年龄(21.09±0.48)岁。两组学生的年龄和性别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这两组学生都是高考统招生,前期均已完成护理学相关课程的学习,基本资料均衡可比,授课教师一致,我们从试验组中选择了6名学生,将其培训为 SSP。
1.2教学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即由教师授课,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和教师亲身示范来学习相关的技能。试验组通过SSP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模式,并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步骤。
1.2.1 课前准备
1.2.1.1 教师 ①将整合后的课程《护理临床技能2》大纲重新编写,明确了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将妇儿的专科技能分成了6个模块,分别为孕期监测技术、妇产科术前准备、新生儿照护技术、新生儿抢救治疗技术、儿童治疗技术、妇科检查技术。同时组织本课程授课经验10年以上的专任教师、临床专科护理教师和临床医生共同编制案例和相应情景;②依据前期研究建立的SSP培训体系针对招募的6名学生进行培训,将其培训成合格的SSP;③在每次课前都将与本次教学任务相关的学习资料,包括本节课需要掌握的技能操作视频、课件、案例及问题通过优慕课平台发放给学生;④将班级学生分成学习小组,每组4~5人,共10组,组长轮流负责,督促组员学习,并做好学习记录;⑤组建班级学习交流群,便于老师通知与答疑,以及学生间的交流与学习。
1.2.1.2护生 ①按照小组的形式学习相关的学习资料,并且完成相应的作业,然后将其上传至优慕课平台;②此外,还应当按照小组的形式分析案例,并且在讨论区里提出自己的疑问。
1.2.2课中学习 ①测试答疑:针对课前学生在优慕课平台讨论区提出的疑问给予针对性解答;②分组练习: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技能练习,老师将操作时出现的问题给予纠正和强调;③情景模拟:呈现案例和情景,学生标准化病人开始进入角色,依照案例和预设好的情景,呈现真实情景,并随机挑选一个学习小组中的两名同学作为护士进行模拟演示。老师作为医生负责下达医嘱。其它同学作为观察者,观察整个情景模拟的过程,并填写观察表;④引导反思:由老师引导,同学们针对情景模拟的过程谈问题和感受。先由参与模拟的同学进行反思,反思模拟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自己的感受,再由其它组的同学发言,分享自己观察到的问题和感受,最后由SSP谈一谈作为病人在接受治疗和护理过程的感受,全程由一名同学负责记录;⑤老师总结:对大家的表现给予肯定的同时,提出建议,并提出一些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待学生课后继续探讨。⑥回收每个同学的课堂观察记录表。
1.2.3课后活动 ①教师从优慕课平台发布本次教学的测试试卷,护生“提交试卷”后自行查看答案及解析,对疑惑的知识点可发送至交流学习群与同学们互动讨论或由教师答疑;②要求学生回顾课堂录像,促进知识的内化。
1.3 效果评价
1.3.1 成绩考核 两组学生在课程结束之际,我们采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的形式对其进行考试,其中OSCE考试内容涵盖了入院评估、护理诊断与计划、专科技能操作、以及健康教育等4个考试环节,备用案例5个,每个学生随机抽取,由担任考核工作的SSP进行情景模拟,对案例进行全面的情境仿真。2名专业教师作为考官和 SSP 共同打分,对4个站点的测试结果进行了严格的统一把控,满分为 100 分。所有的学生都有着一致的评分标准,评分老师均相同。
1.3.2 主观评价 包括::①自主学习能力评价,使用张喜琰编写的“护理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测评工具”作为评价工具,采用5级评分制,该量表包括 30 项内容;总分 150分,它涵盖了四个基本的组成部分:学习动机、自我管理能力、学习合作能力、信息素质。总量表的Cronbach’s a 系数为 0.841。②通过使用许娟2008年编写的汉语版的关怀能力量表(Caring Ability Inventory, CAI)来衡量一名护士的人文关怀水平。该测量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认知方面,它衡量了一名护士的认知水平,包括14项内容,总分从14到98分;二是勇气方面,它衡量了一名护士的积极性,包括主动关注和帮助别人,以及应对各种不确定的状态。包括13项内容,总分从13到91分;三是耐心方面,衡量护士的耐心及坚韧不拔的能力,有10 项内容,总分从10到70分,量表总分为 37~259 分,得分越高代表被试者的关怀能力越强,Cronbach’s a系数达到0.821。③沟通能力评价采用Whetten和Cameron于1998年创建的支撑性沟通测量(Supportive Communicative Scale)组成,分为三个维度:辅导与咨询、提供有效负面反馈和支持性沟通,采用Likert-5 级计分法,得分越高,代表沟通能力越强,总量表的Cronbach’s a系数为 0.879。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9.0软件录入原始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x ±s)进行统计描述,两组护生一般基本资料情况、教学干预前后的实践成绩、自主学习能力、人文关怀能力、沟通能力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 t 检验和配对t检验,以P<0.05为显著性检验水准。
2.结果
2.1 两组学生OSCE考试成绩比较(见表 1)
根据图1可以看出,试验组的OSCE测试得分(81.43±3.39),而对照组的得分(75.38±5.31),P<0.01.表明两组之间具有明显的统计差别。特别是,试验组在护理评估、护理诊断与计划、健康教育三方面的表现都优于对照组。然而两组学生的专科技能操作测试,显示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
2.2 教学干预前后,两组护生自主学习能力比较
从图2可以看出,教学干预前,两组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总分及各一级结构得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教学干预后试验组护生自主学习能力总分及其一级结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护生在教学干预前后自主学习能力总分及其一级结构得分比较无差异(P>0.05),而试验组护生在教学干预后自主学习能力总分及其一级结构得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 在教学干预的影响下,两组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显著提高。
根据图2.我们发现,在进行了教学干预之前,两组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每个领域的表现都没有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然而,经过本轮教学干预后,试验组的实际表现都优于对照组(P<0.01)。同时较干预前有了明显的提升(P<0.01)。然而,对照组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前后未见明显差异(P>0.05)。
2.3 在教学干预的影响下,试验组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显著提高了。
根据图3.经过教学干预,试验组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显著提升(P<0.01),明显超过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在教学前后未表现出差异(P>0.05)。
2.4 在教学干预的影响下,两组护生的人际沟通能力显著提升了。
根据图4.在进行了教学干预之前,两组护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没有统计上的差异,P>0.05。然而,在进行了教学干预之后,试验组护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相比之前有了显著的提高(P<0.01),并且明显高于对照组,这些变化更具统计学意义(P<0.01)。
3.讨论
本课程在《护理临床技能2中》采用学生标准化病人创建模拟情境是一种特殊的模拟教学方法,用真人取代模拟人,学生可以与之交流沟通,并重复实践。学生标准化病人以一种精确的方式模拟病人的临床症状、独特的面部表情、姿势、疼痛、心理状态和情感反应,并且详细描述疾病的病史,以便与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供学生进行问诊、体格检查或健康教育,然后对学生的表现给予恰当的评价。
3.1 基于SSP的情景模拟教学有助于护理本科生护理工作能力的提升
通过在情境模拟,在教学活动中创建出逼真的工作场景,让参与者按照规定的步骤完成自己所承担的角色,以此来培养和提升他们的多元化技能和思考能力。徐玲玲等人应用SSP情景教学对急诊护生培训的过程中发现护生的应急处理能力有明显提升。经过本次实验,OSCE测试的结果显示,试验组的学生优异地完成了护理评估、护理诊断与计划,以及健康教育等多个环节。然而考核中对照组的学生在面对真人时的评估和健康教育显得非常生硬,面对病人病情变化表现紧张,不知所措。而试验组学生在和SSP沟通时更加轻松自然,面对情景中病人的病情变化能够沉着冷静去应对。这与SSP的引入配合情景教学有直接关系,在前期课程中的反复训练,学生逐渐具备了一定的评判性思维,不断尝试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可以正确的提出护理问题和措施,从而提高了学生临床的工作能力。。
3.2基于SSP的情景模拟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学习者运用元认知和客观人力、物力资源,高质量地获取和掌握所需的知识与技能的能力,包括学习动机、自我管理能力、信息获取能力及学习合作能力。近年来一些学者对本科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调查结果显示护生自主学习能力水平不高,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本科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未得到明显提升及改善,原因是其在学习过程中仍受传统课堂观念的影响,扮演被动接受知识的角色,导致其自主学习能力不佳。经过我们的实际观察,当我们进行了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之后,试验组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得到了显著改善(p<0.01),甚至超出了对照组(p<0.01)。这表明,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促进学生自学,包括教学前将教学案例发送给学生,并设计一些通过自学才能解答的问题,同时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例如课件,参考书,网站,操作视频等等,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要我学”的教育,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来转向自主实践,充分展现出他们的潜能,培养他们对于专业知识的热情,并且采取小组合作的方法,让他们能够更加有效地完成任务。通过引入SSP情景模拟学习活动,我们大大改革了传统的实验课的模式,让学习过程充满乐趣、互动性强。学习者可以通过模拟的情景,积极地回答老师的问题,主动地挑战,激发学习兴趣爱好,强化教学效果,拓宽学习眼界,促进学习互助,增强学习成果,让学习过程充满乐趣,让学习者能够真正地体现学习的价值,从而拓展学习的空间,增强学习的深度,促进学习的持久性,拓展学习的广度,促进学习的深入。通过情景模拟,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护理专业,并培养出正确的职业观念、技术技巧以及专业知识,这不仅可以引发学员们的好奇心,也可以促进他们自我发现、不断进步,以期获得更大的成就。
3.3基于SSP的情景模拟教学有助于增强护理本科生的人文关怀意识
做一个有温度的护理人,一直是护理工作者的目标,在培养未来的护理从业者的过程中,关怀品质的养成越来越受到了护理界的重视。面对孕妇、产妇、儿童这些特殊人群,更需要恰当的关怀。本研究结果显示教学干预后,试验组护生人文关怀能力较教学前有所提高(P<0.01)。试验组的护生在学习过程中面对的是活生生的护理对象,必然会由内心产生对生命的敬畏,学生在观察SSP的一些表现,如疼痛、烦躁、焦虑等,会触发学生主动通过合适的语言和行为,来帮助SSP,例如帮助孕妇调整为舒适体位,耐心解释病情,为其测量血压前先捂热听诊器,耐心对待婴儿等等。在和SSP的互动过程中,学生亦可感知在合适的人文关怀下,病人对自己的肯定和感谢。情景模拟后的反思过程,通过自我反思和SSP反馈关于接受治疗和护理时感受,可让护生重新审视自己或他人的操作过程,进而肯定并增强自身的人文关怀能力。
3.4基于SSP的情景模拟教学提升护生沟通能力
“护理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而“沟通”也被南丁格尔视为护士职业的基础,她的《护理札记》更进一步阐述了这一点。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80%的护士与病人之间的矛盾源自于缺乏有效的交流,这也说明,与病人进行有效的交流对护士来说至关重要。经庞晓丽的调查,可以明显看出,尽管大多数医学院的学生都深知沟通的重要性,但他们仍未采取行动来培养和加强自身的沟通技巧。这让我们反思传统的护理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所有的技能操作训练面对的都是模拟人,只能单向信息输出,而在临床见习过程中由于产科和儿科的特殊,学生也只能看不能练,导致教学效果差强人意。经过许莹等人的研究,我们发现SSP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法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为了证实这一点,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了护士与患者或家属之间的互动,让学生扮演标准化病人的角色,并且根据情节安排,他们需要与护生进行互动。这样,我们就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通过每次课程不同案例的模拟训练,学生从开始面对孕妇不敢说、不会说到后来的能准确的把握交流内容,老师通过引导学生要学会面带微笑、全神贯注地倾听,专业性的皮肤接触、沉默等非语言交流技巧,在整个环节中如何应对患者所提出来的所有问题,不断提高了自己的沟通能力。
小结
通过采用SSP配合情景模拟教学,我们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到真实的情境,这不仅可以拓宽他们的思维,促进他们的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工作技能的提高,还能够唤醒他们的学习热情,让他们从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主动的学习。在与SSP的互动过程中提升了对病人的关怀能力和沟通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不断的积累完善案例库,让每个案例不仅具有典型性,而且每个环节的设计要更加严谨。SSP的成功挑选和培训也是教学方法得以实施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章雅青.我国高等护理教育中开展学生标准化病人临床情景模拟教学的思考[J].上海护理,2019,19(10):1-3.
[2] 赵媛,刘倩男,孙春华.护患沟通技巧模式护理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2,28(14):101-103..
[3] 张丽霞.标准化病人结合迷你临床演练应用于护理技能教学与考核方法探析[J].科技风,2023(22):16-18.
[4] 秦碧媛, 肖利君, 葛贝贝, 等. 学生标准化病人在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上的运用[J]. 中国社区医师, 2020,36(20):182-183.
[5]张喜琰. 护理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测评工具的研制及现状调查[D]. 中国医科大学, 2007.
[6]许娟. 医院护理人员关怀能力调查研究[D]. 华中科技大学, 2008.
[7] 吴红燕,赵磊,蒋名丽等.临床教学路径联合情景模拟教学在新生儿科新入职护士培训中的应用[J].河南医学研究,2023,32(17):3193-3197.
[8] 徐玲玲,徐晓晓,金丽丽.SSP情景教学联合Miller金字塔教学提升急诊护生应急处理能力的运用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2,312(12):85-86.
[9] 陈静,郭秀静,白路等.本科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0,6(09):206-209.
[10]王瑞博,张文强.郑州市某高校本科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现状的调查分析[J].全科护理,2020,18(30):4182-4185.
[11]罗翱翔, 黄亦莲, 由天辉. 护理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22(1):31-32.
[12]王双, 杨丹, 许娟, 等. 人文关怀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实践及效果[J]. 护理学杂志, 2021,36(10):71-73.
[13]陈红, 余华, 范罗丹, 等. 在校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 护理研究, 2021,35(07):1244-1247.
[14]陈晓云. 基于patient journey的临床护患沟通用语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20.
[15]黄子菁, 胡翠环. 高校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19,5(2):101-104.
[16]庞晓丽, 柯巧敏. 低年级本科护生人际沟通能力的调查研究[J]. 循证护理, 2021,7(6):787-790.
[17]许莹,宋文娟,邝美华等.SSP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线上线下混合式实训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22,40(08):120-122.
[18]李小平,罗俏玲,吴婧梅.学生标准化病人结合情景模拟教学在内科护理学实践课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22,40(02):104-106.
本课题为包头医学院2022年课程思政专项教学改革项目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22KCSZ-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