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小学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的有效融合策略研究
摘要:德育教育在我国教育工作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德育教育不仅关乎学生的个性发展,更影响到学生未来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在这一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的融合成为重要趋势。本文将探讨德育教育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方法,以及教师在此过程中采取的融入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德育教育;有效融合
一、德育教育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有效发挥教材中德育素材的作用
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素材,这些素材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思想情感具有重要意义[1]。通过将德育教育融入小学语文教学,可以更好地发挥这些素材的作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其中蕴含的德育内涵。
(二)借助德育发挥语文学科的德育功能
语文学科本身具有重要的德育功能,通过将德育教育融入小学语文教学,可以借助语文学科的德育功能,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同时,德育教育也可以促进学生对语文学科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通过德育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方面[2]。将德育教育融入小学语文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审美水平,同时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融入现状
(一)理论化较重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的过程中,一些教师往往过于注重理论上的传授,而忽略德育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这种教学方式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无法真正领会其中的德育内涵。例如,一些教师在讲解课文时,只是简单地介绍课文的主题和人物形象,而没有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课文中所蕴含的德育内涵,更没有将课文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导致学生无法真正理解课文中的德育意义。
(二)教学侧重点分配不均匀
一些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德育教育的融入不够充分,没有将德育教育与语文学科特点相结合,导致教学侧重点分配不均匀。这不仅影响了教学效果,也削弱了德育教育的有效性。例如,一些教师在教学中更注重语文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语文学科所蕴含的德育功能。
(三)渗透途径单一
一些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时,往往只注重课堂教学中的渗透,而忽略其他途径的重要性。这种单一的渗透途径容易造成学生的接受程度有限,无法充分发挥德育教育的作用。例如,一些教师只注重课堂讲解中的德育渗透,而忽略了课外活动、学生作业等其他环节中的德育教育;或者有些教师虽然意识到其他途径的重要性,但却没有掌握好尺度和方法,导致德育教育与其他环节脱节或过于突兀。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融入策略
(一)确立教学目标,体现德育要求
在制定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时,应充分考虑德育要求,体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教学目标应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既要注重知识传授,也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培养[3]。通过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可以为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提供有力的导向和支持。
(二)挖掘文本内容,找准德育抓手
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素材,教师应深入挖掘文本内容,找准德育抓手。通过对课文背景、作者生平、人物形象等方面的深入了解和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其中蕴含的德育内涵。同时,教师还应注重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将课文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三)理解关键词句,引发情感体验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关键词句往往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和思想内涵。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和作用,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关键词句的解读和分析,让学生深刻领会其中的德育内涵,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朗诵比赛、演讲比赛等活动形式来加深学生对关键词句的理解和体验。
(四)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思想感情
小学语文教学应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教师应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人和事,让学生深刻领悟思想感情。同时,教师还应积极创设情境化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与思想感情。同时,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道德素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目标与育人的双重目标。
(五)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注重言传身教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作为德育教育的传播者和引导者,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语文学习,更要抓住每一个教育契机,将德育教育自然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以身作则,注重言传身教。
(六)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要实现小学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的有效融合,创新教学方法至关重要。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如情境教学、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这些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参与度,从而更好地融入德育教育。此外,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在德育教育中得到个性化的培养。
结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教师要发挥关键作用,创新教学方法,关注学生差异,实现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的有机结合。本文从德育教育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现状和策略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确立教学目标、挖掘文本内容、理解关键词句等具体策略,希望这些策略可以为广大语文教师一定的参考价值,促进小学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的有效融合。
参考文献:
[1]刘颖,李晓娜.小学语文教学与德育有效融合的策略与实践方法[J].安徽教育科研,2022,(31):103-104.
[2]王雪洁.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与德育的有效融合[J].新智慧,2022,(15):46-48.
[3]王玉玲.“立德树人”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融入[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21,(12):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