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让礼仪成为习惯:探索初中生文明礼仪教育的有效途径

汪瑛
  
文理媒体号
2023年18期
安庆市第二中学 安徽安庆 246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礼仪教育在中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本文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提出具体的策略和方法,探索初中生文明礼仪教育的有效途径,以期为初中阶段的相关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生;文明礼仪教育;途径

古人云: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1]从这句话不难看出,文明礼仪对个人乃至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初中生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以及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在初中阶段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是增强青少年文明素养的需要,是构建美好和谐校园的需要,更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

根据《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初中生的文明礼仪教育内容包括课堂礼仪、仪表礼仪、尊师礼仪、同学之间的交往礼仪、集会礼仪、校内公共场所礼仪等。[2]“在整个中学阶段,中学生的品德发展迅速,正处于伦理性品德形成的最佳期,是社会公民品德的初步成熟期。尽管初中生的品德初步具备了独立性、自律性的特点,但还不成熟、不稳定,在向成熟发展的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动荡性。”[3]笔者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与实际观察,笔者发现,当前初中生的文明礼仪教育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家长不够重视、学校教育内容不够丰富、社会环境的正面影响力不足等;当前的研究对此也不够深入,因此,如何让初中生的礼仪教育更加有效,使之真正成为他们的习惯,仍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将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层面出发,具体谈谈加强初中文明礼仪教育的方法。

一、在家庭,创建文明礼仪的氛围。

学生的文明礼仪素养与家庭环境及家长的教育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很多时候,大多数家长往往更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对孩子的文明礼仪教育,甚至无意中给了孩子错误的示范,比如习惯性地说一些不文明话语或者不经意间做出一些不文明举动,这些无疑都会对孩子产生负面的影响。

我们知道,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也是终身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教师。具体的操作可以从如下两个层面进行:

一方面,在家庭教育方面,家长要以身示范,比如要求孩子要尊敬别人,家长要懂得先尊重孩子;要求孩子见人要打招呼,家长也要做好榜样;要求孩子按时作息,家长也不能熬夜;要求孩子不挑食,健康饮食,家长亦要如此;要求孩子做家务,家长更要主动承担、合理分配任务;要求孩子文明用语,家长就不要粗言烂语,多说您好、谢谢、不客气、对不起和没关系等。另一方面,家长还应加强与学校的沟通与合作,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家长会、座谈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共同关注孩子的礼仪教育问题。如在学校和校级家委会代表们进行深化“八礼四仪”的专项会议上,学校要求家长们要以身示范,注重自身良好的礼仪形象,营造和谐的家庭文明礼仪氛围,让文明礼仪之种潜移默化地扎根于孩子的心田;同时,看到孩子出现说不文明的言行时,要及时制止,让不文明的言行扼杀在摇篮中。

二、在学校,拓展礼仪教育的形式。

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他认为知识是可以教的。不难看出,美德也是可以进行教育提升的。因此,学校应提高对礼仪教育的重视程度,拓展礼仪教育的形式,使之系统化,本文认为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进行:

1.认真开展文明礼仪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将文明礼仪内化于心。

学校组织学生利用课后延时服务的时间学习文明礼仪知识,扣好初中生文明礼仪的扣子。以安庆市第二中学为例,学校会利用每月主题班会课,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读本》和《安庆二中一日量化评分细则》等。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的主阵地作用,结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引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让学生在一个模拟的环境中学习和实践各种社交礼仪,如交往礼仪、尊师礼仪、孝亲礼仪、游览礼仪等,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明礼仪知识。

2.积极开展文明礼仪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文明礼仪外化于行。

抓好文明礼仪教育,仅通过学习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应拓展教育的途径,多组织学生参加与文明礼仪有关的活动来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根据初中生的年龄和个性特点,若将文明素养的培养与组织活动相结合,那么会比单纯的知识学习效果更好。

(1)文明礼仪宣传活动。[4]

加大对文明礼仪教育的宣传力度是塑造浓厚文明礼仪氛围的极佳途径。如每学期学校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学习八礼四仪 做文明学生”等为主题黑板报活动;利用校园广播站,大力宣传文明礼仪的教育内容;通过展板、宣传画报、手抄报等,加深学生对礼仪教育的理解。

(2)文明礼仪专题活动。

开展文明礼仪的专题活动,有利于提升初中生的文明礼貌修养,让他们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为他们的终生发展奠基。一方面,学校组织学生开展以“孝亲敬长”、“吾爱吾师”、“感恩母亲”等以感恩为主题的专题教育活动;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为主题的征文、演讲比赛;每月评选班级文明标兵;每学期评选校级“美德少年”和“学雷锋积极分子”。另一方面,学校组织家长集体观看知名教育专家、家庭教育专家的视频讲座,提供网址,推荐相关书籍,如《陪孩子终身成长》、《非暴力沟通》和《父母的语言》等。

(3)文明礼仪实践活动。

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是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有效载体。学校开展了汉服礼仪秀、美德少年进社区行动、参观安庆好人馆活动、养老院慰问孤寡老人活动等,在各项活动中让学生践行文明礼仪。

三、在社会,强化文明礼仪的力量。

以安庆评选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大力推进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在广大市民中大力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个人层面的要求,争做文明好公民。

大肆宣传各行各业先进人物和事迹,传播社会正能量。比如每年的“安庆好人”、“感动中国人物”、“全国道德模范”、“最美教师”、“最美家庭”、“最美婆媳”等人物的评选,让人们在学习他人身上的优秀品质之余,还看到了礼仪的力量。

开展全民学礼活动,在社区形成学礼、守礼的好氛围。可以联合街道开展礼仪教育进万家活动,文明社区创建活动,树立文明礼仪典型,向身边的榜样学习。[5]

我们个人的言谈举止的背后关联的是我们生活的家庭、所在的学校甚至是整个国家的荣辱。总而言之,礼仪教育的实施与发展,家庭、学校与社会各有其职、其责与作用,不能忽视任何一方,只有让家庭、学校和社会携起手来,形成合力,才能有效促进学校的礼仪教育发展,并最终达成提升中学生礼仪素养发展的目标,使礼仪成为他们的习惯。

参考文献:

[1]荀子 修身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 [EB/OL].中国教育新闻网,2011-01-20.

[3]黄红艳.他律外诱 自律内驱 ———谈初中在校生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J].新课程·中学,2012(158)

[4]薛乾开.“八礼四仪”——高中生德育的必修课[J].教师,2016(19).

[5]梁嘉莉. 中学生礼仪素养发展及其教育状况的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2016.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