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红色文化融入小学思政课的研究
摘要:中国党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带领中国人民形成了牢固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革命思想,有着丰富的历史和人文内涵,有着特殊的育人意义。“红色”是全体中国乃至中国全体人民共同拥有的珍贵的文化遗产,其中蕴涵着大量的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和深厚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精髓,这对实现中华民族的飞跃发展,促进中国社会的长期发展,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价值。在小学思政课中引入红色文化,进一步健全小学思政课教学系统,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提高爱国主义和创新精神。
关键词:红色文化;小学思政;研究
引言:
在新的时期,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自己的红色文化,在新的时期里,发掘出可以以优良的红色文化为基础的,对我国的红色文化进行挖掘、开发和利用,加强学校思政课的多样性、开放性及教学的体验性,把“红色文化”与小学思政课融合起来,是一条新的路子。探讨在小学思政课教学中,怎样才能更好地将其与学校思政课相结合,让其更好地为学校思政课提供服务,这对于充实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内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小学思想政治教学发展和变革的需要。
一、红色文化的内涵
《中国民族杂志》首次提出“红色文化”概念,并于2004年度将“红色文化”定义为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及广大民众共同创建的富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明。以“红色”为中心的“红色”,代表着中国数千年来所拥有的革命、创新、勤劳、勇敢、爱国等优秀品质,是中国在漫长的革命过程中传承至今的最珍贵的精神财富。红色文化包括两类:一类是革命遗址,一类是历史遗留的革命遗址等;而“井冈山”、“长征”、“延安”、“红岩”和“西柏坡”等一批“红色精神”构成了“中国革命”和“西柏坡”精神。我们熟悉的抗美援朝精神,深圳精神,抗击疾病,抗震救灾,抗洪,航天等都是对红色精神的继承和创造。
二、红色文化融入小学思政课的有效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从小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强化感情的熏陶,让红色基因渗入血液和心灵,对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红色文化”是人们长久传承下来的一种崇高理想信仰。红色文化蕴含着比较丰厚的文化底蕴,它既有其自身的教育意义,又有其独特的德育作用,是一种很好的德育资源。
(一)重视红色文化资源,普及红色文化教育
中国共产党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建了极其丰厚的红色文化,形成了大量的、种类繁多的红色文化遗产,这些都给我们的小学思政课教学带来了源源不绝的教育资源,也营造出了很好的时期。按照小学的道德教育目的与内容需求来看,应该在学校层次上强化对红色文化的关注,指导老师们主动进行红色文化教育活动,提高他们对区域红色文化的应用水平,开发出适合于小学生的道德教育内容,使我们的红色文化真正起到教育的作用。不仅要加强对红色文化的基础认识,而且要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认真地进行实践和运用。特别是在某些重要的节假日,要积极地组织各种形式的红色文化团体教育,提高青少年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和认知程度。
(二)依托地方红色文化,打造校本特色教材
老师们要把小学思政课作为主要的教学阵地,多方面、多渠道地挖掘当地的红色文化的教育意义,并与学校的具体情况相联系,开发出一套富有本土特色的校本课程,并在新时期,通过挖掘本土的红色文化,打造出一种有本土特色的校园文化,并从中挑选出一些真实可靠的实例,使学校思政课真正地成为小学生体验生活、养成良好品德的一种有效方式。学校可以通过与地方政府和红色文化研究室合作,建立以红色文化为中心的道德教育系统。在此期间,还可以请来专门研究红色文化或者致力于道德教育的专家、学者,针对本地的红色文化特征,挑选出与小学阶段身体和心理发展特征相适应的有关资料,并将这些资料进行分类汇编,以便于小学生团体进行学习。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使用专门的“红色文化”校本教科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从而对学生团体进行主动的“红色”教育,传承前辈的优良革命传统,发扬优秀的革命精神。
(三)发掘地方红色文化价值,发挥红色基地育人功能
在进行小学德育工作时,不仅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而且要把重点放在对学生进行红色文化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上。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要把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有效的整合。让学生团体亲自参加“红色教育”的实践,既适合他们这一年龄段的身体和心理特征,又能更好地把有关的红色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校的德育教育成效。通过对青少年进行“红色文化教育”活动,既可以挖掘出有关“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又可以更好地保证“红色文化教育”的教育功能。如果有足够的条件,各个学校要对本地的红色文化进行深入的研究,精心布置和组织各种形式的红色教育实践,并进行一些实际可行的“红色研学旅游”,指导学生团体自主地进行革命英雄的崇高品质和红色文化的精神核心。
(四)利用多媒体与“互联网+”,实现红色教育方式创新与资源共享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我们的教学和思维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挑战。在小学方面,应充分发挥网络优势,挖掘其内涵,提高其分享和使用的水平。在教学方面,通过网络,老师们要积极地进行红色文化教育活动,给孩子们和他们的父母提供一些高质量的红色文化资源。通过适当的在线“红色文化”知识比赛,提高学生对有关的红色文化的理解能力。总之,学校应该主动地将线上和线下的“红色”教学活动进行有机地结合起来,让“红色”的教学方式和方式变得更方便、更灵活,更好地适应当前的道德教育变革,真正有助于学生们学会崇高的人格和英勇,进而对他们进行正确的三观培养。
结语:
将“红色文化”引入小学思政课的研究,顺应了小学思政课教学的变革和发展潮流,它可以让社会各界都有一个更好的理解,让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学校思政课中来,让学校的德育制度和制度得到更好的发展,让更多的人成为具有高尚人格、健全人格和高尚思想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胜令霞,李明宇.红色文化融入小学思政课的问题分析及路径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22(04):142-147.
[2]林广燕.红色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研究[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22,27(01):7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