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特殊教育中的绘本教学应用策略
摘 要:绘本教学对于特殊幼儿的康复教育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作用,文章从探究绘本教学对学龄前特殊幼儿的作用和多元的教育方式入手,对学龄前特殊幼儿的绘本阅读教育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特殊教育;儿童阅读;绘本教学
引言:
2021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残联发布《“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全面提高特殊教育质量,积极发展学前特殊教育,切实提高残疾幼儿受教育水平。由此可见,国家对特殊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当前新课标的教育政策要求下,通过儿童绘本等儿童阅读资源,助力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教学发展,推动特殊教育,以促进特殊儿童更好的康复,更快的成长,具有突出价值。
一、利用儿童绘本教学对特殊儿童教育的作用
学龄前为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早期语言干预能够尽早补偿特殊儿童语言方面的缺陷, 提高其沟通及社会适应能力, 并为其后期的阅读理解和学习能力发展奠定基础。绘本是现阶段比较受欢迎且最贴近幼儿思维方式与认知能力的儿童读物,将其应用于学前特殊儿童的康复教育中,不仅符合特殊儿童的身心发育特点,还能在引导特殊儿童进行绘本阅读、表演、知识拓展的过程中,有效促成对其情感、语言、认知、审美等方面的发展,帮助其收获信心与快乐,使其能够更好的面对和适应将来的生活。
(一)绘本主题内容丰富多样,表达有趣,能够激发特殊儿童阅读兴趣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绘本内容包罗万象,绘本色彩对比强烈,形象萌趣可爱,非常符合特殊儿童喜欢色彩艳丽,新奇事物的特点,进而有效满足特殊儿童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特殊儿童在绘本的世界中,即能感受乐趣,又获取了知识,扩展了眼界。教师只要找到适合孩子们阅读的优秀绘本,以其作为教学的素材资源,就能发挥其“渡船”和“桥梁”的作用。
(二)绘本的简明语言,能够提升特殊儿童理解能力
儿童绘本当中的语言大都比较简单、明了,或者会在重复、排比中不断强调,加强绘本故事性,使故事中的人物和形象更加鲜明,进而更加符合特殊儿童的语言水平,帮助其降低阅读过程中的障碍,使其更好感知绘本故事内容的同时,能够有效提升特殊儿童对于语言的理解能力。
(三)绘本的丰富图画,能够锻炼特殊儿童想象能力
低幼儿童绘本有一大鲜明的特点就是图画内容丰富,语言简洁明了,寓意鲜明,文字拟声拟态,简单重复,富有韵律,进而使特殊儿童在阅读的过程中即使不认识字,也能够通过绘本中的图画内容来大致联想出绘本的故事内容及情节发展,使其在感知绘本故事的过程中,既能够获得自身想象能力的激发与锻炼,还能够获得阅读信心的提升,使其更加愿意阅读。
(四)借助绘本生动故事,丰富特殊儿童情感认知
绘本之所以能够成为最受欢迎的儿童读物,不仅仅是因为它有着丰富多彩的图画内容,还与它本身的故事性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且绘本故事的题材和种类非常丰富,不仅能够真实的描绘出特殊儿童身边的事物,还能够在故事的引领下,带领特殊儿童去感知未知世界,去体验故事主人公的“喜、怒、哀、乐”,进而在丰富特殊儿童情感体验的同时,有效促成对特殊儿童自我认知能力的拓展。
(五)借助绘本情境创设,提升特殊幼儿社交能力
特殊儿童由于自身生理等方面的特殊性,往往被家长们保护在身边,加之长期的特殊对待,使其不愿意、也不敢与他人进行交流,进而造成不同程度的社交障碍。就此,在绘本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教师可以尝试采用情境创设的方法,依据绘本内容构建故事情境,给予特殊儿童身临其境感受的同时,使其能够投入其中,并能够自然而然的与同伴交流、互动,以在不知不觉获得社交能力的提升与发展。
(六)借助绘本德育内容,构建特殊幼儿健康心理
真正具备教育意义的儿童读物,就要具有“真、善、美”的内涵,因此,在开展绘本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教师要有意识的为特殊儿童挑选具有丰富教育内涵的绘本,引导特殊儿童在感知绘本故事之趣、文学艺术之美的同时,能够获得自身德育素养的优化,助推特殊儿童健康心理的构建,以弥补特殊儿童的先天或后天缺陷,进而使其能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积极的状态去面对将来的生活。
二、探索多渠道,形式多样的教学模式
(一)学校课堂教学
绘本是一种富有视觉和情趣的学习材料,但在课堂上,老师不能引导幼儿们进行单纯的浏览,而忽视了它所包含的深刻含义,要让它“活”起来,让它变成一种充满活力的学习资源。例如,在培智教室,对于智障幼儿,老师可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把绘本转化成一种情景游戏,与幼儿一起角色扮演去理解绘本中的内容。对于孤独症患儿而言,绘本阅读课程一开始应该以个别辅导课为主,根据儿童特点,一对一的引导阅读,从而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
(二)家庭亲子共读教育模式
家庭是特殊儿童最依赖也是最重要的成长环境,在开展绘本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教师也不能忽视家庭教育的重要地位,要主动的引导家长们参与其中,借助亲子阅读的方式,增进家长与特殊儿童之间的交流与了解,引导家长们感知孩子的成长,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进而在构建和谐家庭关系的同时,使特殊儿童在家庭环境的温暖与照护之下,能够更加勇敢的迎接和面对将来生活与学习中的困难。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绘本共读活动
教师可以根据特殊儿童的年龄和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融合教育绘本共读活动,通过绘本这一所有儿童都喜爱的学习资源,搭建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合作学习的桥梁,从而提升普通儿童对特殊儿童的接纳度,特殊儿童也会从这种良性互动中获得信心和力量,从而更加勇敢的做自己。
结语:
绘本用简洁的语言、形象的图画在特殊幼儿面前展现了一个生动的世界。绘本教学能够有效发挥他们的最大潜能,从而提升他们学习和生活的能力,因此,运用绘本进行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教师要借助绘本教育,进一步吸收先进经验,继续探索儿童绘本作为一种“四会一本”的教育资源,助力特殊学校课程教学发展的多种可能性,促进教育理念、课程意识、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的变革与创新。
参考文献:
[1]惠月英.智障儿童教育中的绘本应用[J].内蒙古教育,2019 (11):54-55.
[2]魏巍,张雨雨,申国栋.3 岁-6 岁自闭症儿童绘本教育现状观察[J].文教资料2019 (01): 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