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李佳欣 于洪馨
  
文理媒体号
2023年23期
石家庄科技信息职业学院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艺术设计的地位日益凸显。艺术设计不仅需要高超的技能和艺术素养,还需要具备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然而,当前许多高校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诸多问题,如重理论轻实践、缺乏创新思维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因此,探索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深入探讨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并提出具体的实践建议,以期为相关领域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创新性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一、培养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的必要性

(一)激烈的市场竟争和严峻的就业形势的需要

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目标主要是培养出能适应迅猛发展的社会经济需要创新型的艺术人才。不论是大学生就业还是毕业后的自我创业都离不开以社会为本、服务经济的生存与发展。所以,艺术设计专业应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的复合型、高素质的设计人才。目前,我国高校的艺术设计及哦啊与必须结合我国实际国情,面对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变化的挑战,把培养社会急需的转移设计人才和具有创新意识和知识结构的人才体系紧密结合起来,以适应不断发展的高度智能化的要求[1]。

(二)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文化产业经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冲击和培育正在生机勃勃的发展中。例,广告业市场,我国目前的发展实力已经仅次于美国、日本、英国,而位居第四。我国高校在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方面,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和实际用人单位存在这一定的差距,这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这与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理念失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脱节、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一直坚持一学科体系为主导的价值取向、以及对艺术设计工作体系的忽视有着密切的联系。从目前知识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研究,国家体系和技术的创新是核心内容,文化创新仅是一种让知识与智能创造夹着过程,事实上,我国文化企业缺少的就是能将创意设计产业化的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有专家曾经预测,我国的文化产业将需要10到20年的实践才能使文化产业占GDP的份额达到8%,而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占GDP的份额比重是在10%-12%之间。所以,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那些具有较强的思维创新能力、较强的设计能力、并能熟练的掌握现代化的数字设计与制作技术的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

二、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伴随着社会和经济发展对艺术型设计人才的需求,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在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必须进行改革和新的探索,必须对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探索,在教学中加人创新的思想意识建立并不断完善艺术设计的教育体系[2]。

(一)教学目标和指导思想的创新。作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者,必须明确教学的目标和指导思想,即为社会、为企业培养急需的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高素质设计人才。对于各类艺术设计专业的就业增长点多给予关注。例如?动漫设计、产品设计、会展设计、商业空间设计、产品宣传和包装设计、企业形象策划与设计、公共环境设计、局势环境美化设计等专业的发展和变化。在高校的办学思想上要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强调创新。这主要包括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创新,通过创新教学使学生成长为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3]。

(二)艺术专业建设模式的创新。目前,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函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学校教育教育和工作职位的脱节。艺术设计专业属于知识、技术、设计有机结合的专业,因此创新型设计教育必须要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以职业工作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为主要目的,可以联合企业以校企结合”的方式,和企业进行优势互补、工学结合。建立起校企合作的专业建设模式,使高校原来的单一学校建设模式转向有企业参与的、由学校和企业双方攻坚的、共享的、立体化、职业化、开放型的教学建设模式[4]。

(三)教学实践的创新。在教学实践中,要将学生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技能训练、设计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教育学生不仅要重视对设计理论、文艺理论的学习,还要学生了解其他课程的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支撑。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出发,构建出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结构。在教材的选取上,可以适当的引人国内外一流美术学院设计专业的教材,时刻保持教材的权威性和先进性,能使学生及时接触到较为先进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思维。对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和结构内容进行优化,遵循实用性和必须性的原则,探索传统教材和课程的科学性,对学生学习的部分课程进行调整和删除,使学生所学内容不断得到充实并与时俱进。

(四)教学方法的创新。在教学方法实践中,可以开展互动式教学,运用聚和思维、发散思维相结合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理念,引导并启发学生的个性创造,突出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技能,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结合所学知识,让学生直接参与到企业或公司的艺术设计绘制以及生产过程中,将教学的第一、第二课堂结合起来,进行互动,构建新的知识结构。例如,可以在园林公司建立教学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实践环境和机会。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动手能力。通过实践,可以让学生在初步掌握环境设计、装演设计等知识的前提下,能对自己的设计换季多提出思考,这不仅对培养学生的设计起着积极作用,而且还对学生能顺利的接受新生事物、适应社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创业信心。例如?可以利用暑假体息时鼓励学生到企业、公司去锻炼自己,也可以在平时的教学至于举办团体的设计大赛,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知识、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这些具体的实践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还能使学生逐步掌握市场环境和动向,为学生将来的毕业就业打下基础。

(五)教学手段的创新。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艺术设计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的高速发展,一计算机为主的现代科技已经逐步进人到艺术设计的教育教学领域中,而且起作用越来越重要。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使学生更为直观的了解教师的教学内容,是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跟为丰富、生动,教学效果将大大提高。随着传统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在专业课教学中大量的使用多媒体,同时强化计算机在设计方面所起的辅助作用,通过计算机教学,使学生能熟练的掌握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设计能力。这无疑是提高艺术设计学生整体水平最好的途径。

结语

综上所述,构建新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为社会、企业培养具有创新观念的艺术设计人才,对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也是我国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正在面临的最迫切的长期课题。同时,本文也指出了当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展望。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相关领域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周肖舒,霍楷.OBE理念下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探索[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3,6(06):1-6.

[2]王晶.以竞赛为驱动的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武汉华夏理工学院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21,(09):134-135.

[3]刘冰洁,唐雅雯,宁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构建[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4(06):114-115.

[4]孙洪斌.“新文科”理念下艺术复合型人才创新性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音乐探索,2020,(04):23-28.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