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山地光伏螺旋钢管桩在坚硬岩石地质情况下的引孔工艺研究

丰建兵
  
文理媒体号
2023年23期
身份证号码 150203198310182110

摘要:随着能源短缺以及环境污染等相关问题的日益突出,使得新能源技术的开发越发重要,而太阳能光伏发电模式因具有清洁安全便利高效的特点,深受当前社会发展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光伏组件的支架基础质量,通过加强对山地光伏螺旋钢管桩在坚硬岩石地质情况下的引孔工艺展开充分分析,以提高光伏组件支架的稳定性来保障山地光伏电站建设质量。

关键词:山地光伏;螺旋钢管桩;坚硬岩石地质;引孔工艺

前言

太阳能光伏发电模式作为当前社会发展下我国的社会重点项目,其施工质量深受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但由于太阳能光伏发电自身独特的施工特点,使得在施工过程当中需要额外注意山地光伏支架的稳定性。通过基于坚硬岩石地质情况对山地光伏螺旋钢管桩引孔技术展开充分分析,加强对螺旋钢管桩的高度重视,以实现引孔工艺的有效应用保障山地光伏螺旋钢管桩技术能够在坚硬岩石地质情况下可以有效实施,以此来提高山地光伏施工效益。

1山地光伏螺旋钢管桩中引孔工艺的施工特点

引孔工艺是山地光伏螺旋钢管桩施工中主要的施工技术,其自身强度高的施工特点能够促使螺旋钢管桩能够打入坚硬的地质土层当中,并且可以实现深水施工,能够在必要时加斜支撑为一个牢笼,可按照需求组成各种外形围堰,既可以达到良好的防水性能,又具有绿色环保的施工性能,能够通过重复多次使用来达到降低施工成本的作用。在当前社会发展下,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先进施工技术的广泛推广,使得螺旋钢管桩在光伏电站施工当中得到广泛运用,其具体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的四个方面当中:

第一,绿色环保,在重复多次使用的同时,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在实际施工的过程当中,山地光伏螺旋钢管桩引孔工艺的实施只需接触较小的地表面积就能完成整体施工,实现最小限度破坏岩石结构,保护环境。而且螺旋桩又可拔出进行重复使用,达到降低成本的绿色施工目的[1]。

第二,施工简单快捷,在实施的过程当中无需养护期,短时间内即可快速安装完成并进入下步施工步骤,极大缩短施工周期的同时,能够降低成本投入。而且对施工整体控制要求不是十分严格,施工人员极易掌握引孔工艺技巧,使整体施工能够在较短的施工工期内获取较高的施工成效,保障山地光伏组件的稳定性,提高山地光伏施工质量。

第三, 强度高,承载力强,能够攻克坚硬地面建设光伏电站需求,并以较高的咬合力保障光伏装置的安全稳定性。

第四,对淡水需求量少。由于坚硬岩石地质自身特点,使得附近所存淡水资源相对较少,导致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存在淡水资源使用限制,而山地光伏螺旋钢管桩对淡水需求量较少的特点,使得整体施工能够有效克服这一问题,保障施工的有序进行。

2山地光伏螺旋钢管桩的组成

通常情况下,山地光伏螺旋钢管桩是由中心钢轴和多个螺旋叶片所组成表面形成复杂的异形桩。根据山地光伏螺旋钢管桩种类进行区分,可将山地光伏螺旋钢管桩划分为分层螺旋钢管中和连续叶片式螺旋钢管桩两种,根据叶片的实际布置形式来具体确定螺旋型钢管桩,通过利用螺旋钢管中的螺旋叶片来加强与土之间的咬合力,使其能够形成抗拔力和承受竖向荷载力,并以此为基础使桩体能够与螺旋叶片之间的桩土产生相互作用,促使整个装置能够形成较强的稳定性。通过将其应用在山地光伏电站施工当中可以有效保证山地光伏施工质量,而引孔工艺作为山地光伏螺旋钢管桩的重要基础所在,需要对引孔工艺加以高度重视,基于坚硬岩石地质的施工环境对引孔工艺在山地光伏螺旋钢管桩中的实施展开充分分析,以实现引孔工艺的有效应用来保障山地光伏螺旋钢管桩的施工质量[2]。

3山地光伏螺旋钢管桩在坚硬岩石地质情况下的引孔工艺施工步骤

只有了解山地光伏螺旋钢管桩在坚硬岩石地质情况中引孔工艺的具体施工步骤,明确实际施工流程,才能更好促使引孔工艺在坚硬岩石地质情况下的有效实施。通过以坚硬岩石地质为施工环境地质环境对山地光伏螺旋钢管桩展开充分分析,了解引孔工艺的具体施工步骤,保障引孔工艺能够有发挥有效工艺成效,提高山地光伏施工质量。通常情况下,引孔工艺的实施流程主要分为以下的三个步骤:

步骤一,需要利用全球定位测量技术展开山地光伏螺旋钢管桩引孔定位放线。GPS技术的利用可以用来控制网的布设静态,快速静态提供静态测量和数据处理方法等相关功能,通过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实施测量技术,保障现场参数、预算并均匀分布参数的选取以及整个测量面积控制。通过换算将各点的线差分量小于在50mm之内。然后设置基准站,调整接收机天线高度。并将所提供的定点控制点和施工控制网中的有关数据输入到参考当中。实时记录相关数据信息,应将其控制在毫米级的精度范围当中,基于观察、记录、储存、分析来达到精准定位放线的目的,确定引孔桩位。

步骤二,全站仪校准。通过利用全站仪对多串支架的长轴线进行校准调整,以同一轴线的首尾两端为基准,检查轴线上已放样的桩点位置的具体偏离情况,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细微调整,保障全站仪的置镜点和基准轴线能够分布在宽度中部范围当中。然后将桩点位进行统一调整到该基准轴线上。

步骤三、螺旋钢管桩施工,将螺旋钢管桩打入所放样的桩点位置上进行钻孔,并完成山地光伏螺旋钢管桩施工[3]。

4山地光伏螺旋钢管桩在坚硬岩石地质情况下的引孔工艺施工要点

4.1做好施工准备,完善施工作业条件

首先对坚硬岩石地质情况展开充分分析可以发现所处施工环境相对较为恶劣,岩石地质相对较硬,表面相对较为光滑,如果直接钻孔灌桩很容易在钻孔的过程当中产生位置偏移,孔洞倾斜不良施工现象,影响山地光伏螺旋钢管桩施工质量的同时,还会由于岩石地质情况,自身因素特点导致产生较大的成本损耗,一旦产生失误,就很难挽回。而引孔工艺的实施,能够帮助山地光伏螺旋钢管桩确定钻孔位置,最大限度保障施工质量,使其能够产生强劲的咬合力保障山地光伏支架稳定。其中有效的施工准备至关重要,可以为山地光伏螺旋钢管桩引孔工艺的实施提供有力的作业施工条件,保障山地光伏螺旋钢管桩引孔工艺施工的有序实施。第一,需要根据坚硬岩石地质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合金钻头,并从中确定合金钻头的直径和钻孔深度。同时检查所使用的施工设施设备以及相关配套建设,确保安全无误,能够使用。第二,对施工区域进行清理,清除表面障碍物,并准备施工时所需的临时设施,分段做好钢筋笼。第三,合理选择并确定钻孔机的进出路线以及具体的钻孔顺序,从中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并做好技术交底工作。第四,按照施工现场测放桩位线,并对引孔位置进行检查。第五,根据坚硬岩石地质情况对叶片进行试验,从中选择合适的地面锚片,保障锚杆能够渗入旋入土层[4]。

4.2钻机移动就位,安装螺旋钢管桩

在实际实施的过程当中,需要将露天潜孔钻机移动到放样桩位当中并保证钻机的停机面能够与钻地保持平稳。在此的基础前提上安装螺旋钢管桩,并按照引孔位置按照一定高度稳定推进钻机,使螺旋钢柱桩能够向上套入驱动轴当中。然后采取手工转动螺旋钢管桩的方式来促使销孔能够与驱动轴连接孔有效对齐,并采取手动直接压入的方式,将销孔加入的驱动轴连接孔当中,使驱动轴与螺旋钢管桩能够实现有效连接。其次,调整钻机,根据钻臂中部固定的线垂来检查钻机位置,并基于实际情况适当调整转臂的垂直度,使螺旋钢管桩能够在钻臂的引领下实现与桩位标记的钢钉处于同一垂直线。并以此为基础对其进行再次检查,再次调整钻臂的垂直度。完成之后,开启钻机推动山地光伏螺旋钢管桩在坚硬岩石地质中的有效钻进,直到到达控制桩顶标高后停止钻进,并抽取连接螺旋钢管桩与驱动轴之间的插销,提升滑架以及回转减速箱,使钻机能够移位到下一个放样桩点引孔位置展开施工钻进[5]。

4.3检查成孔质量,清除孔底杂土

在引孔完成之后,需要对孔洞深度进行测量确定,通过利用深绳或手提灯来测量孔深以及实际的虚土厚度,基于虚土厚度来推算出钻孔深的差值。通常情况下,虚土厚度与钻进环境有着一定关系,从中考虑坚硬矿石地质特点,合理确定虚土厚度,计算钻孔深差值。其次,控制孔径大小,相对来说坚硬矿石地质中还有较多石块,且质地坚硬,在实际钻进的过程当中,很容易由于钻杆晃动导致孔径大小超过预先设计要求,导致孔壁所附着的扰动土和孔底的回落土有所增加,至于这一问题来展开深入分析,以合理控制孔径大小来保证引孔公益的有效实施。当引孔深度达到预定要求之后,必须在孔底处进行空转清土,然后停止钻机钻进,及时清除散落在附近的土来避免引孔钻进位置产生影响,从而更好达到保障引孔质量的目的。成孔检查完成之后,还需施工人员及时做好钻孔施工信息记录,从中包括但不限于孔洞深度、孔径大小、钻进速度、钻进位置等相关信息,完成之后做好孔口盖板,并在孔口附近做好提示标志,严格禁止踩踏、行车、走人等等,避免造成孔洞塌陷。最后移走钻机到下一桩位进行重复施工,直到完成所有引孔工作[6]。

4.4安装螺旋钢管,试验安装质量

在安装螺旋钢管过程中,首先将孔口表面的盖板移走,并对孔洞再次复查,包括孔深、孔径、孔壁垂直度以及孔底虚土厚度等相关内容,如果有检测参数与标准质量参数产生差异,需要重新处理,直到合格后才能进行钢管螺旋桩安装。在连接螺旋钢管时可采用焊接方式连接,在连接之前保障连接口的清洁,连接完成之后还需再次复测螺旋钢管桩的高度和垂直度。完成之后对钢管螺旋中的连接处进行防锈处理,并展开质量测试,保障钢管螺旋装的安装符合工程质量要求。如果存在问题,立即处理,直到检验完成。而且在安装前后还需要设立警示标志,确保人员和设备安全[7]。

总结

引孔工艺在山地光伏螺旋钢管桩施工当中有着极为重要的积极作用,是保障山地光伏螺旋钢管桩能够在坚硬岩石地质中得以有效应用的关键所在。通过对引孔工艺加以高度重视,并基于引孔工艺在坚硬岩石地质情况中的使用展开充分分析探究科学有效的实施路径,以发挥引孔工艺的施工价值来促使山地光伏螺旋钢管桩施工技术能够在坚硬岩石地质情况中得以有效实施,保障山地光伏电站整体的稳定性,促进山地光伏电站施工发展。

参考文献:

[1]上官炫烁,唐梓彭,魏超,李昂,何梓瑜,潘巧波. 光伏组件减反射薄膜在山地光伏电站中的应用研究[J]. 太阳能,2023,(10):62-68.

[2]卢强. 浅谈山地光伏区施工难点及应对措施[J]. 人民黄河,2023,45(S1):175+177.

[3]刘文阳. 山地光伏电站防雷接地整改技术及应用[J]. 水电站机电技术,2022,45(10):142-144.

[4]任龙. 山地光伏电站关键设计技术研究[J]. 科技视界,2022,(21):53-55.

[5]郭泽阳,程拥军,温家铭,等.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光伏电站异常数据序列提取[J]. 中国测试,2023,49(7):156-161.

[6]王佳雨,陈卓,王金华. 适用于光伏电站的数字物理混合仿真实验平台[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3,42(4):79-83.

[7]范开明,黄滔滔. 光伏电站接入光照水电站的水光互补分析[J]. 水电站机电技术,2023,46(10):94-96.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