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seminar教学理念的高职专业课程多元互补教学法实现途径探索研究

陈燕熙 田琳琳 李全金
  
文理媒体号
2023年25期
重庆电信职业学院 重庆 900400

摘要:在新时代的新征程中,高职教育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随着社会的进步,高职教育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创新。在Sminar教育思想的指引下,“多元互补”已逐步成为构建高职专业课程教学系统的一种主要方式,转变以往以老师为主的授课方式,加强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互性,从而提升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培育高层次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关键词:高职专业课程;seminar教学模式;多元互补教学法

通过探索高职专业课程课堂教学中的“多元互补”教学方法,使教师从关注“如何教”转向关注学生的“如何学”,引导培养学生积极建立具有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的新型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更好地发展自己的特长和知识应用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合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新的教学方法——多元互补Seminar教学法。

一、多元互补 Seminar教学法的改革与创新

首先,多元互补 seminar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导向,能够提高学生主动思考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在讨论问题和制定方案时,学生还需要依靠自己的判断和思维,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判断和思维能力。因此,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学生通过熟悉和运用调查法、实验法、统计法、信息收集和分析技巧、比较法和归纳法等方法技巧,提高学生的分析、批评、综合、描述、报告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其次,多元互补的 seminar教学法并非以教师传授知识的方式组织,而是让学生探索和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在学习过程中,不会给学生提供已有的解决方案,涉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学生可以通过相互讨论的方式,找到最终的解决方案,在这个自我探索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锻炼意志力和培养责任感,提高自信心和专注力。因此,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得到充分的发展,这也是养成学生主动探索和终身学习的重要基础。

最后,因为 seminar的教学中包含了小组分工、协作研究等多种教学组织方式,并且以问题探索研究为依托展开集体交流和讨论,这样就可以对学生的交际能力、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进行了培养训练。养成助人为乐,服务社会的好品质。

二、多元互补教学实现途径

(一)“互联网+”时代下如何实现课堂的互补

在课程开始阶段,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师对学生的学习风格、兴趣和掌握基础知识的能力等全面的了解。课程结束时,老师适时地向同学们抛出了新知识,并在课堂上指导同学们在课堂上进行下一节课的预习,学生深入探讨新的任务,并制定完整的学习计划。这时学生不可避免地就会有大量的作业,面临困难,经历挫折。其次,在课后,教师通过视频、微课、动画等教学方法进行及时性的补充教学,以降低学生的失败率,帮助学习者选择适当的学习方法,探索相关的概念和原理,从而使其成为高水平的参与学习者。然后,在第二次课程的前半部分,小组间通过开展概念分析、实践运用、作品展示、经验交流等学习活动,让学生真正“熟悉”专业知识,形成一个有机循环。seminar教学模式的核心是将某些基本层面的学习目标提前,从时间和空间上解放课堂,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实现网络课堂与线下课堂的互补。

(二)“互联网+”时代下如何实现学生的互补

在学习过程中,高职学生由于个体差异而存在不同的学习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高职学生在基础知识方面的个体差异较大。其次,高职学生在接受能力、学习习惯方面也存在很大差异。由于理工科课程知识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时效性,学生对这些课程知识的实际应用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由此可见,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此,运用传统的教育方法,必然会产生一种悲剧性的结果,那就是:有基础的学生学习不够,没基础的学生不能接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团体互助”的seminar课堂教学新方法,强调学生的多样化发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发展学生的领导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互联网+”时代下如何实现教师互补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今天,高职教育正在经历着严峻的桃战,必须寻求一条新的教育方式的变革之路,从而推动教育观念、思想、理论与方法的发展等根本问题的变化。通过网上授课,网络教学部分的老师,可以利用网上授课中获得的反馈资料,帮助课堂教学的老师更好地解决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小组报告、小组学习评价和老师总结几个环节,将传统的班级结构进行了重心前移,并对其进行了重新设计,最终构建出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结构,从而达到了一种“互联网+”的班级新形式。

(四)“互联网+”时代下如何实现内容互补

课前的预习是进行高效的教育的先决条件,如果没有预习,那么就会导致教育效果不佳。其次,在课堂上进行“翻课”,使课件中所涉及到的知识点要清楚明白,简洁直观;由浅到深,一目了然,容易上手。第三,加强网络课程和翻转课堂课程间的互动性,提升学生的参与度。最后,在课程内容的补充上,还需要为教学中的沟通和反馈,提供方式与途径,从而降低学生在课后学习中所会出现的孤独情绪。采取这些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综上所述,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把Seminar教学方法引进到职业技术教育中,可以很好地调动起学生积极参加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从根本上解决了在传统的教育中,学生只能被动地参加学习的问题;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拓宽了学生的眼界,使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得到了综合训练。在此基础上,根据所教内容的特征,认为Seminar教学法经过不断的改进,经过多年的实践,必将成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一种较好的教学手段。

参考文献:

[1]郭云婷.高职扩招背景下Seminar教学模式在人才培养中的应用[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4):3.

[2]刘琼.Seminar教学法在高职"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36(2):4.

[3]舒忠.Seminar教学法在高职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0,29(4):3.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