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轨道交通司机职业压力及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探讨

朱润煜
  
文理媒体号
2023年31期
苏州轨道交通运营有限公司运营一分公司 江苏苏州 215000

摘要: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轨道交通司机的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凸显。本文旨在探讨轨道交通司机的职业压力来源、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与实地调查,本文分析了轨道交通司机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心理干预与管理措施,以期为轨道交通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轨道交通司机;职业压力;心理健康;心理干预;管理对策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轨道交通司机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轨道交通司机不仅需要面对高强度的工作压力,还要应对复杂的交通环境和社会心理压力。因此深入探讨轨道交通司机的职业压力及心理健康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对策与建议,对于保障轨道交通安全、提高司机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一、轨道交通司机职业压力分析

(一)工作特点导致的压力

轨道交通司机的工作特点决定了他们必须长时间保持高度集中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轨道交通系统对安全性的要求极高,司机需要时刻保持警惕,以应对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这种长时间的高度紧张状态会对司机的心理造成巨大的压力。轨道交通司机的工作时间通常较长,且需要按照固定的班次进行工作,这会导致司机在生理和心理上产生疲劳和不适。轨道交通司机还需要承担巨大的责任,一旦出现事故或失误,会对他们的职业生涯和声誉造成严重影响。为了缓解这种由工作特点导致的压力,轨道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合理安排司机的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避免长时间连续工作导致的身心疲劳[1]。可以加强对司机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应对能力和心理素质。还可以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以减少意外情况的发生和应对风险。

(二)工作环境压力

轨道交通司机的工作环境通常较为封闭、嘈杂和震动,这些环境因素也会对司机的心理产生不良影响。封闭的工作环境会导致司机感到压抑和不适,影响他们的工作效率和心理健康。嘈杂的环境会干扰司机的注意力,使他们难以保持高度集中的状态。震动会对司机的身体造成损害,进而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为了改善轨道交通司机的工作环境,可以增加车内的隔音设备,减少噪音对司机的干扰。可以优化车辆的减震系统,减少震动对司机身体的影响。还可以改善车内的通风和照明条件,提高司机的工作舒适度。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缓解司机的工作压力,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三)社会心理压力

除了工作特点和工作环境带来的压力外,轨道交通司机还需要面对来自社会和心理方面的压力。作为公共服务行业的一员,轨道交通司机需要面对公众的期望和要求,这些期望和要求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随着城市交通的快速发展和轨道交通系统的不断扩展,司机需要不断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和要求,这也会给他们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为了缓解社会心理压力对轨道交通司机的影响,可以加强对司机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对能力。可以建立健全的社会支持系统,为司机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等服务,帮助他们缓解心理压力。还可以通过媒体和公众宣传等方式,提高公众对轨道交通司机的理解和支持,减轻他们的社会压力。

二、轨道交通司机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一)心理健康问题的多维度考量

轨道交通司机的心理健康问题并非单一因素所致,而是由多个维度交织而成的复杂现象。这些维度包括但不限于工作压力、个人生活、社会支持网络以及职业前景等。在分析这些问题时考虑到这些维度的交互作用,以及它们如何共同影响司机的心理健康。工作压力是轨道交通司机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来源之一。长时间的工作、高强度的责任以及应对复杂交通状况的能力要求,使得司机们常常处于紧张状态。这种持续的压力会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的出现。个人生活因素也不容忽视。轨道交通司机通常需要在非工作时间应对家庭、经济、社交等多重压力,这些压力会与工作压力相互叠加,进一步加剧心理健康问题。社会支持网络的缺失也是导致轨道交通司机心理健康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工作中,司机们会面临与乘客、同事之间的冲突和误解,而在生活中,他们缺乏足够的情感支持和理解[2]。这种孤立状态使司机们更容易陷入心理困境。职业前景的不确定性也对司机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行业竞争的加剧,轨道交通司机会面临职业转型、失业等风险,这些不确定性会引发他们的焦虑和不安。

(二)心理健康问题的动态演变

轨道交通司机的心理健康问题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动态演变。这种演变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工作压力的累积、个人生活事件的发生、社会支持网络的变化以及职业前景的变动等。在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轨道交通司机会临不同的心理健康挑战。例如新入职的司机会需要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和压力,而经验丰富的司机则会面临职业倦怠和转型的困惑。因此要关注心理健康问题的动态性,及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应对不同阶段的挑战。同时心理健康问题的演变也会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例如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交通政策的调整以及技术创新的推广等都会对轨道交通司机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因此要密切关注这些外部因素的变化,以及它们如何影响司机的心理健康。

三、轨道交通司机心理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提升轨道交通司机心理健康水平的关键。首先建立定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培训制度,确保司机能够全面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常见心理问题及其应对方法。培训内容应涵盖压力管理、情绪调节、沟通技巧等方面,帮助司机提升自我认知、情绪管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还可以通过心理讲座、心理健康周等活动,增强司机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和自我保护的意识。

(二)建立心理干预机制

对轨道交通司机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建立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机制。可以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或热线,为司机提供心理评估、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等服务。这些服务应由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提供,确保干预的专业性和有效性。同时还应建立心理干预的跟踪和反馈机制,对司机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持续监测和评估,以便及时调整干预策略。

(三)优化工作环境

工作环境对轨道交通司机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应采取有效措施优化工作环境,降低工作压力和负面影响。可以改善车辆内部的噪音、照明和通风条件,减少环境因素对司机心理健康的干扰。可以优化工作流程和操作界面,减少司机的操作难度和疲劳感。还可以考虑在车站和车辆内部设置休息区、娱乐设施等,为司机提供放松和休息的空间。

(四)合理安排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安排对轨道交通司机的身心健康具有直接影响。为了保障司机的身心健康和工作效率,应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可以采用轮班制度、弹性工作制等方式,确保司机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休息和恢复[3]。同时还应合理安排工作量和工作节奏,避免司机长时间处于高强度工作状态。还可以通过制定合理的奖励和惩罚机制,激励司机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和出勤率。

(五)加强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是缓解轨道交通司机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途径。为了加强社会支持,可以加强与司机家庭的沟通与合作,让家庭成员了解司机的工作情况和心理压力,共同为司机提供情感支持和理解。可以加强与社区、学校等机构的合作,为司机提供更加全面和多元化的支持和服务。还可以通过媒体宣传、社会倡导等方式,提高公众对轨道交通司机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度和理解度,为司机创造更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总结

轨道交通司机的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问题是当前轨道交通行业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通过深入探讨其成因和影响因素,本文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未来轨道交通行业应进一步关注司机的心理健康问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为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行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佚名.城市轨道交通列车驾驶员职业压力分析?[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16, 19(2):6.

[2] 徐宏,叶龙.动车组司机工作压力测评[J].职业与健康, 2017, 33(16):5.

[3] 张乃荣.地铁司机应激源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00060-00060[2024-02-28].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