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浅谈新高考英语读后续写之环境描写
摘要:新课程标准倡导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等方式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而读后续写正践行了该理念,是引导学生在英语语料阅读后根据语料内容进行写作,从而将学生的输入能力与输出能力结合起来,促进学生英语学习的一种有效方法,同时也是英语高考内容和形式的一次重要改革。本文从读后续写之环境描写的概念解读入手,分析读后续写中环境描写的具体方法,锻炼学生写作能力,提高学生英语水平,让学生能够有效面对新高考模式所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环境描写
高考是依托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进行国家人才选拔。为了落实新课改的要求,教育部一直在为推进高考内容和形式上的改革不懈努力。在英语学科上的改革是写作题型的改革,在传统的写作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了读后续写。其作为高考制度改革后英语高考内容的重要题型之一,实现了阅读与写作教学的高度结合,拓展了学生的词汇量,提高了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及认识,激发了学生内在的认知因素和探索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语言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思维,对促进高中生个性发展、英语核心素养发展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一、读后续写中环境描写的重要性
读后续写是近年高考英语新增加的一道题,通常以记叙文为体裁,一般包含人物、情节、环境等基本因素。而一篇好的记叙文无论是渲染气氛、以景衬情、发展故事情节还是表达主题,都离不开自然环境描写。通过融情与景可以衬托人物,渲染气氛,可以推动情节发展,可以让文章读起来有立体感和真实感。这就要求在故事情节合理的基础上,学生能灵活运用合理的环境描写使文章更加出彩。
二、读后续写中环境描写训练路径
(一)思维导图梳理文本结构
要做到环境描写的训练,学生需先明确文章结构,能快速有效地找到文章理解关键切入点,进而从文章整体上阅读分析。在此环节,教师可以在教学实际中可尝试帮助学生构建思维导图,让学生通过思维导图梳理文章结构内容,有效还原故事情节,明确读后续写题目中的阅读规律,掌握有效续写方法,也为环境描写奠定基础。
(二)情景活动积累文本素材
在高中英语课程中,语言的习得不但要依靠教师平常语法知识的教学,更需要从课堂情景中获得,在体验中体会意义,并应用写到自己的文章中去。本文所展开的环境描写教学,希望学生可以从从客观和主观两个角度展开,客观角度从环境事物本身入手,描写日月星辰,风雨雪的基本特点;主观角度则从观察者角度入手,让读者预知人物的情感变化,发挥间接烘托气氛的作用。
这种素材积累的训练可以课堂活动中展开。比如学生在积累有关“雪”的主客观素材时,可以让学生如《声临其境》节目,配音《冰雪奇缘》中关于雪的片段,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互动轻松的氛围中多学习一些语法知识和词汇,帮助学生在描述过程中显得更加有条例,行文也更加的流畅清晰,结构更加完整。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有关风、雨、太阳的三个相关的短视频,让学生通过分组的形式负责总结其在写作中较为常见的积极的、消极的名词、拟人的、夸张的形容词、生动形象的动词等[1]。
(三)回归文本展开技巧训练
读后续写实现了阅读与写作教学的高度结合,这种结合不能脱离文本而存在。教师需要回归英语文本,帮助学生在教材文本中寻找环境描写的写作技巧,让学生通过文本,展开关于环境的续写技巧。
如长篇小说《追风筝的人》围绕风筝展开了人性的背叛与救赎。文中有一段关于环境的主客观描述非常精彩,非常适合作为高中数读后续写的范文学习:“The street glistened with …every crack and gutter[2].”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随意的表达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观点,并且通过学生思维碰撞和交流,就提供的短文中的环境元素一一列岀,并从客观环境的词句描写及主观环境的情感表达两个角度扩展思维,探讨出写作大纲,让学生将自身感觉与环境关联起来,体验文本中客观环境描写中渗透的感受,理解作者生动描述情景时后的态度和感情,进一步细化写作细节。
(四)结合故事线索,开始环境续写
(材料略)已知线索:到达农场→感受农场生活(夜半水声、蛙声,清晨喂鸡、骑马)→下午骑马。续写部分应为故事的结局,即迷路→寻路→重回农场的故事[3]。学生构思第一段情节:应该在track→dad→ river→get lost之后,并要开始注意在续写第二段内容慎重选择与主题有密切关联的景物,运用所学过的词汇和语法着重描写陌生地点周围的自然环境,用环境来渲染文章或消极或积极的气氛,并衬托出我和父亲的内心想法,比如“The sky gradually turned dark, the sky is like a pot like buckle down;It became very quiet, except for the murmur of running water, the panting of horses and the sound of birds in the distance;Dad's comfort calmed my heart. I smelled the smell of wet soil by the river and saw the bright North Star”等等,使自己的环境描写与动作和心理活动等相结合,使文章篇章结构和表情达意方面更加完善,并通过有效设计故事情节,句与句之间连接词的恰当使用,成功“寻路”并回到“农场”。
结束语
关于学生在读后续写环境描写的问题,教师一方面要让学生精读材料,然后通过思维导图梳理出character、setting、plot和theme,感知材料的语言风格,注意故事明线和情感暗线;另一方面,要设计细节活动,培养学生的情景体验,让学生群策群力之后,知道如何去续写,应该注意些什么,如何用清晰的逻辑阐述主题,描写环境,表达情感,到最后按高考要求完成整个读后续写。
参考文献
[1] 刘琼. 关于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的策略分析[J]. 中外交流,2021,28(12):889.
[2] 高颖. 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21.
[3] 蔡舒琪. 高中生母语水平和英语水平对英语读后续写成绩的影响[D]. 闽南师范大学,2022.
作者信息:王迎霞,商丘市第二高级中学,一级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