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既有建筑改造工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解决办法
摘要:既有建筑改造监管难现在已成为全国性的共同难题。既有建筑改造涉及面广,包括质量、安全管理,环境管理,设施设备管理,笔者在此列举既有建筑改在监管难的表现,分析其原因和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字:改造工程;安全隐患;管控措施
一、既有建筑改造现状
1、营业场所改建不履行工程建设程序,存在监管漏洞。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管理办法》第二条,除工程投资额在30万元以下或者建筑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下的建筑工程,可以不申请办理施工许可证的以外,其他新、改、扩建工程都应该办理施工许可证件。但据调查,小的商业网点改造,即使超出300平米,办理施工许可证件的寥寥无几,众多小型营业场所改建工程从发改部门便缺少立项信息,再到后期规划核查,改建施工许可办理证,更无从谈起。这就导致在改造过程中,缺少行业部门监管,乱象横生。
2、地方执行法律法规方面无具体实施方案,缺少改建审批办法。虽然《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管理办法》规定超出一定规模、投资额度需办理新、改、扩建施工许可证,但在很多地方具体实施过程中,缺少具体实质可操的审批办法,在全国都在运用线上审批,“一站式”服务的审批制度下,甚至很多线上审批平台都没有将改建工程列入审批系统。
3、业主安全意识薄弱、从业人员专业素养欠缺。很多个体经营者不了解改建工程还需办理工程手续,在无手续的情况下,私自动工建设,一些面积小的改建工程工期较短,在监管部门发现之前已经施工完毕了;有的在房屋改造过程中,由于经营者缺乏建筑专业相关知识,更注重的是后期经营需求,为达到使用要求,随意更改房屋平面布局以及外立面装修,甚至连一份完整的施工图纸都不具备,全凭自身意愿;在找施工队伍队时也比较随便,无施工资质、无证人员上岗的情况屡见不鲜,所以才会造成一系列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4、对改建工程履行报审程序宣传工作不到位。结合笔者工作实际,大多数的改建工程,尤其是住宅区内小的商业网点改造,经营者基本都是建筑行业以外的非专业人士,对于改建工程手续办理以及按图施工等并无了解,也就导致了无知者无畏,增加了改建工程的安全隐患。
二、产生诸多安全隐患及问题
1、改建工程无规划审批,易造成现有业态不符合原规划性质,造成重大安全隐患。2021.7.24,吉林省李氏婚纱影楼有限公司拍摄基地李氏婚纱梦想城发生火灾,造成15人死亡、25人受伤,建筑物过火面积6200平方米,直接经济损失3700余万元。在火灾调查报告中明确指出,“李氏婚纱公司擅自将工业厂房改为商业用途,违规搭建附属建筑,占用防火间距,砌筑实体墙封闭消防车通道,影响灭火救援及应急疏散。”这是典型的一起因为改建工程不符合原有规划性质发生的火灾事故,代价可谓惨痛至极。另外由于土地使用性质等问题,也会给国家带来财产损失。
2、野蛮施工,破坏原有房屋主体结构,影响主体结构安全。改造工程从业者专业素养较低,又缺乏监管,导致工程施工过程中野蛮施工,破坏房屋主体结构、私拉乱设电线、燃气管道胡乱改变、外立面随意装饰,大大增加了建筑安全风险。2023年上半年,哈尔滨发生了一件轰动全国的大事,哈尔滨一高层,3层租户要开健身房,一口气砸掉了3楼所有的承重墙,导致从4楼开始一直到21楼墙体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240户居民无法回家居住。这起事故的发生与监管部门管理不到位,经营者、施工人员无知存在巨大关系,造成损失巨大,善后处理困难艰巨。2020.3.7,位于泉州市鲤城区常泰街道上村社区南环路1688号的欣佳酒店所在建筑物发生坍塌事故,坍塌的建筑物为泉州市新星机电工贸有限公司综合楼,主要原因为经营者长期违法违规建设、改建和加固施工导致,经营者将欣佳酒店建筑物由原四层违法增加夹层改建成七层,达到极限承载能力并处于坍塌临界状态,加之事发前对底层支承钢柱违规加固焊接作业引发钢柱失稳破坏,导致建筑物整体坍塌。事故共造成29人死亡、50人不同程度受伤,直接经济损失5794万元。事发前本酒店作为疫情隔离酒店使用,负面影响巨大。
3、改造施工过程中,造成公共基础设施破坏,维修成本高,增加安全隐患。在笔者实际工作中发现,很多既有建筑后期改造过程中,一些公共消防设施,比如消火栓、喷淋管道,电子感温探测器、感烟探测器等随意拆改,装修完毕后,难以修复。一旦发生火灾事故,轻则导致管道泄水,发生泡水事故,重则发生火灾难以控制,危害整个建筑物内业主的人身财产安全,后果不堪设想。
4、不同业态对商业网点改建后,随意更改外立面,造成整栋房屋脏乱差,降低整栋建筑价值。众多业态在改变原有商业网点使用性质后,根据防火等要求,要更换外立面保温材料,例如将原有的B级保温材料,提高至A级;200平方米以上的一些经营场所,需利用增设钢梯等措施增加安全出口增设,保证安全疏散要求。如果没有统一规划管理,就会使整栋楼的商业网点部分变得千疮百孔,附近生活居民环境也会变得脏、乱、差,降低整栋建筑物的贬值,也不利于社会治安管理。
三、整治对策
1、加大执法力度,制定切实可行改建工程审批办法。一是按照现有的国家推行的联合验收审批办法,建设工程审批阶段由住建部门牵头负责。建议由住建部门负责制定改建工程的线上审批系统,协调各相关单位,发改、国土(规划)、各行业主管部门,住建内部各职能部门(质量安全监督、招投标管理、消防验收、档案管理等),制定具体的改建工程审批办法,所有改变原有使用性质的项目,必须经过以上各部门审批,确保各个环节不出纰漏。二是行业主管部门应当严格执法。发现装修人违法装修或接收到投诉的,应当及时受理、立案并到现场调查、取证、核实,经核查属实的,根据《物业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责令其限期改正,罚款。除了行业部门日常执法,还要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对不履行改建手续未取得竣工手续的工程不予发放营业前许可,加大惩处力度。只有采用疏堵结合的方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私改乱建的局面。
2、加大对改建装修工程管理制度宣贯。在制定相应制度后,要做好相应的宣贯工作,让广大群众从根本上改变对改造装修管理的认识,让其认识到不能随心所欲地进行改造装修,通过宣贯让大家知道违法改建装修的危害以及带来的严重后果,轻则引发邻里纠纷,重则影响楼体结构安全,造成重大损失,甚至要负刑事责任。只有提高业主的自愿性,才能更好的规范改建装修市场。
3、创新管理方法,鼓励项目管理公司代办模式。对于建筑行业以外的人士,对于项目基本建设程序一般都较为陌生,对于改建图纸、工程实体等技术方面更是一个陌生领域,这也是导致众多改建装修领域事故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鼓励项目管理公司等中介机构成长,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往往更能事半功倍,既能节省广大业主时间,又能在专业技术方面提出更好的建议,从而节省支出。
4、规范改建装修建筑市场行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参与改建装修的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要加大检查力度。在材料采买、图纸设计、施工工艺、监理程序等方面,同样要按照国家强制性标准执行,坚决杜绝出现降低原设计标准、不按图纸施工、采用国家禁止使用的建筑材料或购买不合格产品等行为的出现,在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要严格按照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处罚,规范各参建单位的建筑市场行为。
结束语:
既有建筑改造建筑市场秩序的管理任重而道远,要想彻底解决改造项目中存在的乱象,杜绝改造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以及后期带来的众多不良影响,需要行业主管部门出台切实可行的疏导办法,还需要对改建活动中违法违规行为制定严格的惩治措施,更需要广大人民群众提高自身安全意识,从根本上解决改造工程带来的诸多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