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小学美术课堂实践探索

——以“眼镜设计”为例

颜璐
  
文理媒体号
2024年14期
苍南中瓯南外国语学校 325800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美术教育作为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小学阶段尤为关键。“教、学、评一体化”是培养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明确活动目标,以活动任务中核心问题为驱动,让学生自主探究或者合作交流的过程活动获取美术知识与技能。本研究以“眼镜设计”为例,探索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美术课堂实践。通过教学活动目标的设计、多元教学方法的策略以及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创新,落实“教、学、评一体化”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意识,提升美术课堂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学评一体化;小学美术;课堂实践

前言:

小学生正处于审美情感和创造能力发展的关键阶段,因此,开展富有启发性和创造性的美术教育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教、学、评一体化”是课程实施的过程和方式,以学定教、以评促学、以评优教,将评论驱动在教学整个过程不断促进教学目标实现。将以“眼镜设计”为例,教师通过“百变眼镜秀作品展”活动,明确目标围绕核心问题、创设任务落实多元教学任务、设置多元评价落实“教、学、评一体化”的实践模式,探索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提升美术课堂的教学效果,为小学美术教育提供可行的改进方案。

一、明确目标围绕核心问题,主导“教、学、评一体化”的实施

在小学美术课堂实践中,构建“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策略至关重要。教师需要明确制订导向目标,确保教学活动即符合学科知识要求,又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1]。以“眼镜设计”这一课为例,举办“百变眼镜秀作品展”核心实施方向,分别以如何使眼镜变个性?如何简单快速制作出眼镜?有什么妙招设计眼镜?以活动任务中核心问题为驱动,以多样方式活动引导学生学习并以小组合作探究,激发自主探究学习的兴趣,强调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团队协作的能力。强调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团队协作的能力,使其在实际美术实践中能够展现独立思考和创作的能力。同时,评价不再仅仅是活动中的一项,而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通过实时、多元的评价手段,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方法,实现“教、学、评”的有机结合。(见表1)

二、创设任务落实多元教学策略,驱动教、学、评一体化”的实施

在小学美术课堂实践中,“教、学、评一体化”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为了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教师需要创设挑战性的任务,从而驱动教、学、评一体化的实施[2]。以“眼镜设计”这一课为例,教师可以设计课前预习任务单(见表2),要求学生结合自身特点进行面部测量。这一任务既涵盖了教学内容,又能够铺垫课堂制作出现问题更好帮助课堂作品实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通过调动各种感观、身体的体验及参与多种活动形成是学习的关键,在充分感知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记忆力使课堂效果提高。本案例以老师佩戴一个个性眼镜的实物展示形式,吸引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引导学生思考眼镜结构组成与造型特点各个方面。利用学生向师性,引导学生深入观察老师并自主发现问题,从而课堂过程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观察、会发现问题,及时鼓励并且表扬学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驱动“教、学、评一体化”的展开。

为了有效实施教、学、评一体化,教师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首先,教师核心任务“如何使眼镜变得个性?”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思考如何使眼镜变个性?通过小组合作激发深入观察眼镜并自主发现问题,运用头脑风暴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变眼镜变得个性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其次,从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改变外形、添加装饰、改变颜色等方法中引导欣赏生活中独特的改变镜框、镜架各类眼镜设计案例,让学生了解如何设计,从欣赏当中观察、总结进行如何将眼镜变得个性的创造性表达。通过欣赏、讨论探究比较同龄人的作品中错误示范,激发学生关注眼镜结构中各个长度与自己自身特点,分析眼镜表达形式、探究眼镜制作方式,从中总结并教师示范当中理解制作要领。采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实践可以“教、学、评一体化”落地。

在评价方面,除了考虑作品的美学表现和创新性外,还可以综合考虑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的思考深度、团队合作能力以及最终成果的实用性等因素。通过”百变眼镜秀”学生带着自己设计的成品走秀,幸福感与成功感油然而生。更重要试体现评价的多样性、多维性与有效性,尤其体现了多样评价促进学生发展作用。时刻体现在实用的基础上追求美观与创意,使课堂呈现欣赏性、操作性、创作性、互动性于一体的教学效果。过程中采用综合评价,不仅能够客观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还能够为教师提供改进教学策略和指导学生学习的有效途径。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小学美术课堂实践需要创设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采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并综合考虑各个方面因素进行评价,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实现教学目标的全面达成。

三、设计多元化的评价,促进教、学、评一体化”的开展

为了实现“教、学、评一体化”的美术课堂实践,教师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在评价过程当中,由学生、老师、家长共同评价,以“评评小专家”(见表4)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自主评价、同伴评价。通过观察作品、作品展示、口头表达等,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实现教学评价主体多元化,坚持素质导向即要综合持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更要关注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成长和发展,基本达成素养进阶的目标,将“教、学、评一体化”实现落地。

在“眼镜设计”这一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过程性评价、持续性评价来促进“教、学、评一体化”。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合作、讨论和设计过程,以及作品的创意和技术表现等方面进行评价,并及时给予反馈。学生也可以通过互评和自评的方式参与评价过程,促进学生对学习目标的理解和实践。此外,进家校共育将学生作品展示微信群里,让家长欣赏学生作品同时可以表扬、鼓励等方式增强学生学习艺术的动力和信心。

通过设计多元化的评价机制,教师可以促进“教、学、评一体化”的美术课堂实践。教师要积极利用评价结果诊断学生是否掌握了预定的知识技能、达到了预设的活动目标,并以反思教学方法是否影响学生的习得,并及时调整教学,以评价促进教学方法的改进。也可以通过评价反馈,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知道努力方向,促进他们个性化发展。因此,多元化评价不仅是一种评价方式,更是一种教学理念,能够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和发展。

总结:

通过对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小学美术课堂实践探索的研究,本文对于提升美术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建议。教学内容应当贴近学生生活,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教学方法应当多样化,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创造力;评价方式应当多元化,既注重对学生作品的客观评价,又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过程,激励学生不断提高。期望这些探索和实践能够为小学美术教育的改进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石晨茜.新课标指引下的小学美术教学深度思考[J].启迪与智慧(上),2024,(01):48-50.

[2]孙荣荣.核心素养下小学美术教学优化策略研究[J].教育界,2023,(36):47-49.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