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城市轨道交通既有线改造技术标准研究

阎宝粮
  
文理媒体号
2024年14期
天津轨道交通运营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392

摘要:中国部分城市的轨道交通已经或正在逐步成网,最早投运线路已运营超过50年,随着运营年限的增加,反观既有线网络功能尚不完善,又添设备设施老化、运营服务水平降低等问题,不仅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还影响乘客出行体验,整个网络效益的发挥也存在着瓶颈和制约,因此,有必要对既有线进行升级改造,以完善网络功能,促进城轨高质量发展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基于现阶段轨道交通线路面临着设备寿命到期需要更换,以及新建线难以缓解既有线客流压力的现状,从既有线扩能改造的定义入手,分析其必要性。阐释了城市轨道交通既有线改造技术标准研究,对其实施要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既有线改造;技术研究

引言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轨道交通既有线改造在促进城轨高质量发展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既有线改造涉及专业面广、待解决问题复杂,过去以解决安全问题为主要目标的消隐改造、以部分专业为对象的专项改造已难以满足新时代既有线改造需求。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发展是相互作用的动态互馈过程,城市化率的提高促进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反向支撑了城市的发展与更新。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城市化到一定程度后,城轨网络进入稳步发展期,既有线改造将成为轨道交通发展的关键。我国城轨建设发展快,建设时间相对短暂,城轨线网优化提升可解决快速发展带来的问题。

1城市轨道交通既有线改造需求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既有线改造涉及安全、舒适、效率、效益、服务等多方面改造需求,因此既要立足当下解决现状问题,又要着眼长远实现未来目标。本文从面临的问题与实现的愿景两方面刻画城市轨道交通既有线改造需求的二维视角,开展城市轨道交通目标与问题双驱动的既有线改造需求分析。目标导向方面,城市轨道交通既有线改造作为网络结构和功能再造的渐进性复杂过程,其需求受到高质量发展目标的牵引和影响,其最终目标是推进城市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促进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发展的综合协同与耦合。既有线改造的目标融合了政府治理体系的优化、城市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运营企业安全生产和降本增效、出行环境改善和乘客出行品质提升等多维愿景,可归集为“安全提升、品质提升、效率提升、效益提升”。问题导向方面,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年限增加,既有线面临轮轨损伤、设备使用寿命到期、系统稳定性下降、管线老化、网络功能不完善等问题,这是推动既有线改造的基本需求。

2城市轨道交通既有线扩能改造的定义

2.1既有线扩能改造的内涵

既有线改造,是指对既有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进行的相关改造;既有线扩能改造是指对既有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客流承载能力进行的改造,使之能够满足既有线的正常运营以及乘客的基本出行需求。这种能力既可指线路的系统能力,包括提高线路运能、供电能力等;亦可指单个车站的使用能力,包括楼扶梯的通过能力、站台的客流承载能力等。总体而言,城市轨道交通扩能改造就是为了满足安全运营及乘客出行而进行的扩大能力的改造。既有线扩能改造的同时,往往会伴随其他专业,如风、水、电等的改造。

2.2扩能改造的必要性

首先,随着运营时间的推移,既有线的设备系统面临着寿命到期、老化等问题。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设备系统的更新,既有系统已不能满足正常运营,需要通过扩能改造,提升线路的安全性及稳定性。另外,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开发利用成熟区的建成,既有线的设计能力已经不能满足乘客的出行需求,出现了线路满载率过高、车站站台拥挤、站外排队时间长等诟病,不能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而且,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多年的运营,车站周边已经形成稳定的客流,新建地铁线路难以缓解既有线的压力。因此,需要通过扩能改造,解决既有系统运能不足的问题。此外,随着近年来国家政策的影响,国家对城市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投入越来越谨慎,各省市决策者着眼于对既有线的改造,希望借由既有线扩能改造,通过较少的代价解决城市交通问题。

3城市轨道交通既有线改造技术标准编制重点

相较于过去,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线建设工作已经取得很大进展,既让城市民众出行方式发生巨大转变,也为城市的教育、文化、经济等方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不过,随着时间流逝,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磨损也日益严重,如果不及时加以修缮、改造,容易引发安全问题,因此城市交管部门应该做好对轨道交通既有线的排查工作,为科学制定改造方案提供参考。某城市轨道交通既有线改造现场图,在起重机的帮助下,轨道修建材料被安全的转移到轨道主体结构上,既提升施工效率,又可以减少施工成本,轨道围栏也有所增高,通过对城市轨道进行改造设计,有效降低安全事故发生几率的同时,还可以为信号设备完善提供支撑,进而让民众获得更好的出行体验。

3.1改造判定要求

改造判定要求是城市轨道交通既有线改造工程立项的前置条件。项目改造前应进行改造条件判定分析,确定是否需要改造。改造判定要求即改造实施所需要达到的标准条件,可基于既有线设备设施功能状态调查评估、当前与未来的客流变化及设施设备使用需求预测分析,对设备更新、安全提升、运能提升、效率提升、品质提升、效益提升等改造需求与改造类型,从技术角度提出改造的判定要求。

3.2改造设计要求

为确保改造项目达到预期功能、性能或安全、服务、效益水平,应在设计阶段针对各专业明确具体的技术要求,以及相应的验证方法。既有线改造应尽可能满足新线建设标准,对于可满足新线建设标准的情况,直接引用现行标准即可。因此,改造设计要求应侧重于两方面:一方面,难以满足新线建设标准情况下,明确具体的技术要求,该技术要求不应低于项目建设时采用的技术标准,且宜优于改造前的功能状态和服务水平;另一方面,对于新线建设标准不能覆盖到的功能需求和改造场景,要针对性地提出相关技术要求,填补现行标准的空白。此外,还应充分考虑网络化运营与资源共享的需要,并在经济可靠的前提下,围绕智慧化、绿色化及装备自主化水平提升等方面,对既有线改造提出引导性的技术要求。

3.3验收与运营前安全评估要求

既有线改造多采用边改造边运营的方式,因此既有线改造项目大部分不宜照搬新建项目的验收标准与要求。既有线改造验收应根据改造项目的类型,提出改造工程的验收阶段划分与时点,以及每个阶段的验收要求。同样,由于采用边改造边运营的改造实施方式,大部分改造项目实施完成后也难以执行新建项目开通前所开展的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因此既有线改造应按照类型的差异,提出哪些项目通过工程验收后即可直接投入运营;哪些项目通过工程验收后宜参照新线要求组织运营前安全评估,其中部分环节和要求可以简化;哪些项目通过工程验收后还应组织运营前安全评估,并提出相应的评估要求。

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开通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线的城市数量呈上升趋势,在很大程度上给城市居民出行带来了方便。但是随着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线的运营年限逐渐延长,部分城市交通既有线不合理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比如交通设备老化、系统稳定性下降、运营服务水平降低等现象时有发生,不仅影响民众乘坐轨道交通设备的体验,也留下一定安全隐患。据此,加强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既有线改造策略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文英,鲁放.城市轨道交通标准体系建设研究[J].都市快轨交通,2021(6):155-159.

[2]陈明昊,徐凌,朱胜利,等.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标准体系构建研究[J].都市快轨交通,2022(1):147-148.

[3]旻苏,王霞,计雄飞,等.北京市智慧轨道交通标准化体系探讨[J].标准科学,2022(4):79-80.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