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小学低段道德与法治作业设计的多样性研究
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开放类、实践类、探究类等新型作业受到了学者们的高度重视。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在设计作业形式时,应该摆脱传统作业的死板单一性,设计出更多别出心裁的、能够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作业形式。因此,如何加强教师对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业设计的重视,如何设计多样性的作业,是当前推进作业改革、提升中小学教育教学发展必须面对、不可回避的难题。
关键词:小学低段;道德与法治;作业设计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作业设计的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的教育也在不断的改革,特别是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对于教师在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的多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对于作业的设计要求,是教师应致力于构建出与新课程标准理念相适应的作业。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作业设计,作为课程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学生巩固运用知识、提高道德思辨能力、增强法治意识、培养道德情感和意志的有效方法,也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重要途径。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作业设计的多样性研究意义
小学低段学生活泼好动,心理特征带有明显的形象性、具体性、无意性,尚不具备抽象性、随意性,且基本上掌握了语言的基本原则,但是理解和运用书面语言的能力较弱,对自我感受的表达还不完善的学习阶段。
因此,结合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自身特点,本文中对于道德与法治作业的界定为:学生为了完成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学习任务,并在教师的悉心指导下,在其现有的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对知识点进行应用,从而达到进一步理解的学习活动,是提高学生道德与法治学科综合素养的基本途径,同时也是老师对学生道德与法治学科学习情况的初步评价手段,也是一种对教学方法的调整依据。
三.小学道德与法治作业设计的相关研究述评
近年来,为了更好的推广素质教育,国家推行了一轮又一轮的新课改。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为肩负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力军”,开始得到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关注,与此同时,有关《道德与法治》课作业设计的研究也层见叠出。
一线教师吴贫生结合教学实践,在《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实践性作业设计探索》一文中提到,实践性作业设计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在生活中充分感受到了道德与法治课的有趣性和价值性,这不仅拉进了学生与教材内容的距离,而且使得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甄晓谊则在《政治课外作业改革浅谈》一文中,将作业形式划分成了制作型作业、阅读型作业、模拟型作业和思考型作业,同时进一步指出,制作型作业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增长其见识,阅读型作业有利于学生了解当前社会新的观点和思想, 从而掌握新的知识,模拟型作业可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思考型作业可以培养学生的思想深度;
整体来说,学者们对于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业设计的研究多停留在经验层面的总结上,在作业设计类型的多样性上还有待加强,因此,对于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业设计的多样性这方面仍然值得深究。
四.小学低段道德与法治作业形式的案例分析
1.关于单元作业的整体设计原则
1.聚焦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道德与法治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所以设计作业时,需要发挥作业育人功能,体现道德与法治课程性质,立足于培育学生的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和责任意识。
2.贯彻素质教育。素质教育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本单元作业设计紧紧围绕课程标准和统编教材,有机融合课堂教学和课前、课后实践,培养关键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坚持以生为本。本单元作业设计遵循教育规律,尊重青少年成长规律,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布置探究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作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引发学生学习求知欲。
4.落实减负提质。本单元作业通过高效、低耗的精细化设计,提升作业质量,严格控制作业总量和时长,课时作业不超过 10 分钟,单元学习评价不超过 20 分钟,让作业对学生素质的发展与教学发挥同向功效。
2.多样性作业案例分析
以三年级上册第一课《学习伴我成长》进行作业设计的案例分析。
题型一:看图填空
本题型通过看图填空的方式,让学生回忆自己的学习经历,内容包括多个方面,如学走路、学运动、学跳舞、学手工等。并且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成年人,包括爸爸妈妈、亲戚朋友、老师等,发现和感受身边很多人都在不断学习,以此培养学生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让学生体验学习对成长的重要性,能够让学生懂得人的一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如果不学习就会落伍,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甚至影响生活质量,每个人都要不断地学习,才能促进个人的发展和拥有更好的生活。
题型二:表格题小小调查员
我们小孩子需要学习,那么我们身边的大人们是否还要学习呢?请利用课余时间,对身边的大人(如:父母、邻居、老师、社区工作人员、疫情防控人员......)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在学习什么,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本题是课前实践活动,源于生活,回归生活。培养学生调查的能力,掌握调查的方法,根据表格的提示进行有条理地调查,并能够清晰地将调查结果记录下来。在调查过程中了解身边的亲人的学习情况,从而有效达成学习目标,体会到当今社会已步入学习型社会,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由此获得启发,写出勉励自己不断学习的话语。
表格题安排时间将书本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多动、多学、多练、多讲,让学生合理地规划时间。合理安排时间不仅能节约时间,更有助于提高做事效率。时间安排得越科学,可供我们支配的时间就更多,就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真正让我们做时间的主人。
题型三:探究题
作业内容:探究小博士
下面这些图片都是大家熟悉的生活场景,请同学们分组交流,谈一谈在这些地方都学到了哪些知识和本领。
本题属于课中探究活动,展示学生熟悉的多个生活场景,请学生谈谈在这些地方可以学到哪些知识和技能。由于话题贴近生活,能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和交流的积极性,适合同桌讨论探究。旨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思考不同的生活场景可以学到不同的知识,从而领悟到学习途径的多样性,懂得学习不应该局限在学校,应当把生活、社会作为学习的大课堂。
题型四:实践小达人
作业内容:生活中,很多技能都是我们需要学习、实践才能掌握的,相信同学们在实践活动中不仅能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掌握生活技能,还能获得很多快乐的体验呢,就要我们行动起来吧。请同学们回到家里,在父母的帮助下,学习清洗自己的红领巾。
本题是课后实践作业,将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实现知行合一。小学生戴红领巾已经成为了一种优良的习惯,心系祖国,有一种历史的成就感,可以说它是一种规范或者是一种庄重的仪式。不过小学生天天戴红领巾的话不仅会有味道还会变脏,所以定时清洗是有必要的。本次实践作业可以让学生在父母的帮助下学习洗红领巾,并能将整个活动的准备工作、操作过程以及活动结束后的学习体会记录下来,让学生在实践中思考。
结束语
小学教师需要充分的重视道德与法治课后作业的多样性,在灵活有趣的布置形式中,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充足的探究机会,对于学生人生观的树立以及个人修养的塑造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李莹.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大单元教学路径[D.天津教育,2023(26):37-39.
[2]王丽萍.小学道德与法治单元整体教学策略[}J}.华夏教师,2023(24):88-90.
[3]赵玉英.基于大单元教学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研究团.智力,2023(19):124-127.
[4]朱春桃.素养导向下小学道德与法治作业设计实践策略探索团.华夏教师,2023(16):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