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下的多元评价体系建构与课堂教学实施
摘要: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学科,是学生形成正确数学思维、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基础。在当前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构建高效、互动的学习平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质量。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元评价体系和多种教学方式有助于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本文主要从小学数学教师的角度出发,探讨多元评价体系的建构与课堂教学实施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新课程;多元评价体系
一、多元评价体系建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1.有助于提升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需要将课堂学习活动和数学课程内容进行有效融合,创新数学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多元化、开放性的课堂教学活动,通过不断引导学生思考、讨论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将多元评价体系应用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在学生参与课堂互动过程中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根据学生对不同知识内容的理解程度,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设计与优化。
2.有助于教师全面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教师在进行课堂评价时需要根据多元评价体系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借助多元评价体系对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优势劣势,并制定相应的针对性教育策略。
3.有助于教师明确教学重点和方向。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课堂教学重点和方向进行明确和把握,利用多元评价体系将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学习成果进行有效总结和分析,为下一阶段的数学教学工作提供依据。[1]
二、新课程改革下的多元评价体系建构
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元评价体系有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和特点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建构多元评价体系。(一)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有效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二)采用合作式评价方式。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合作式评价方式,促使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能力和竞争意识。例如:在进行“图形的拼组”教学时,教师可以在班级中进行分组,每个小组中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喜好进行合理分配,然后邀请小组中其他学生一起完成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进行评价,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2]
三、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下的多元评价体系的课堂实施策略
1.运用多元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运用多元评价体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只有在尊重学生个性特点和学习特点的前提下,教师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更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计划。在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比如,小组成员之间可以相互讨论,互相借鉴,最终得出一个比较完善的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积极参与,不但可以有效提高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还可以有效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通过这样的评价活动,可以促使学生全面发展。而且这种评价方式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3]
2.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主动探究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去评价学生,教师认为成绩好的学生就是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强,而成绩差的学生则是不理解、不会应用。但这样的评价方式并不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也会影响教师对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尊重。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将学生视为发展中的人,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自主探究知识。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提出问题,教师不能一味地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知识要点,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特点去指导他们解决问题,给予他们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3.提高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
小学数学是一门具有较强逻辑性的学科,具有较强的抽象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以及数学学科特点,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亲身实践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其中的规律和方法,然后再让学生动手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相关活动,比如让学生对自己身边熟悉的物品进行分类整理,然后用0到9这10个数字表示出来。然后让学生思考这些数加减的结果。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教学时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来。通过创设情境、动手实践、自主探究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兴趣引导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四、结语
在当前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多种评价方式和多元评价体系,为学生提供有效的评价工具。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关注对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教学目标来选择多元评价方式。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通过多元评价体系和多种教学方式的综合应用可以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提升自身综合素养,以更加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来指导学生进行数学学习,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在以后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还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杨万锦.浅谈多元化评价策略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21.32.061.
[2]张金锭.多元评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读写算,2021.1191(08):135-136.
[3]许丝瑶.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元化评价方式的运用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1.1074(27):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