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平台+共同体”教研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佟志城
  
文理媒体号
2024年19期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 赤峰二中国际实验学校 024000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与信息化教育的不断推进,智慧教育已然成为了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之一,智慧教育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学生为中心,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目标,通过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手段,对教育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及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深度融合,实现教育可视化、智能化、个性化的教育模式。本文就对基于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平台+共同体”教研模式的构建策略展开探究,希望能对国内智慧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一定的研究帮助。

关键词:智慧教育平台;教研模式构建;实践探究

引言:

在当前教育环境下,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研能力的提高已经成为实现智慧教育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如何有效地构建教师教研共同体,推动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已经成为教育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是当前的教育教研仍旧存在不足,例如教师的教研活动不够精细深入,缺乏系统性特征,同时教师教研活动没有得到充分的支持,教研成果得不到广泛的推广,并且现有的教研模式过于简单化,无法满足教师需要,教研活动与教学实践也不够贴近,教师教研活动没有得到有效应用。

一、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概念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是指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紧密结合,为中小学教育机构,教师与学生等提供教育信息服务的综合性平台,该平台以“教学资源共享、教学管理、在线学习、互动交流以及智能评估”为主要功能,集成了多种应用程序及多媒体资源,可以为教师提供智能化的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资源,为家长提供及时的学习反馈与课程信息。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早期阶段智慧教育平台主要以单机式软件为主,由于各个教育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与资源共享难度大,其应用范围非常局限。后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基于互联网的教育平台,使得教育机构与教师们可以更便捷地进行资源共享与信息交流,目前智慧教育平台大多数采用云计算技术,以高效便捷且安全的方式实现全国范围内的教育信息服务[1]。

二、基于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平台+共同体”教研模式构建

(一)分布式教研模式的构建

“平台共同体”的核心理念在于构建一个分布式教研模式,将教师分布在不同地区的教学经验资源及专业知识集成在一起,形成全国范围内的教研团队,并通过在线教研方式,进行课程设计、研究评估等活动,以提高教学质量。这一模式的优势在于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的优势,打破了传统教师教研只能在一个地方进行的限制,实现了全国范围内教师的资源共享交流。同时这一模式也能够解决教学资源不足与师资力量不均衡的问题,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并且可以创造更多的教学机会,更加适应现代教育的需求。在“平台共同体”教研模式下,教育平台成为了教研活动的主要场所,同时平台也提供了各种教育资源的分享,教师可以在平台上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资源,推动自身教学水平的提升,教育平台上也提供了诸多的教研工具,比如说大数据分析、在线评估及学生档案管理等,让教师们更加方便地开展教学工作。教师在“平台共同体”中还可以通过线上教研或线下沙龙等多种方式进行交流互动,共同研究教育教学问题,并分享各自的经验与资源,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还能够促进教师的成长发展,同时也有利于打造一个更加具有活力和创新性的教育生态[2]。

(二)教师协同教研模式的构建

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支持下,教师协同教研模式可以更加高效便捷地实现,智慧教育平台为教师提供了全方位的资源支持,包括各类教材资料及教学视频等,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工具,同时还为教师提供了实时在线教研探讨的功能,使不同地区的教师之间可以更加方便地进行交流互动,通过智慧教育平台提供的技术支持,教师协同教研模式可以更加高效地实现。但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协同教研模式的构建需要有“平台共同体”的支,由于教师来自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学科领域或是不同的地区,他们之间的交流合作需要有一个统一的平台来支持,因此“平台共同体”作为教师协同教研模式的基础,成为了其构建实现的关键[3]。需要进行协同教研的教师可以在教育平台上建立一个教师的协同社区,其中包含了教师个人的主页、教研小组及教研项目,教师个人主页是教师展示自我,分享教学经验及研究成果的平台,同时也是教师与其他教师建立联系的主要方式;教研小组是由同学科或同兴趣爱好的教师组成的团队,旨在共同研究教学问题,探讨教学方法策略,促进教学教研水平的提高;教研项目是由教师组成的研究团队,根据教育部门的需求及教育实践的要求,进行相关教育研究,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建议或意见。

(三)课程共建共享教研模式的构建

课程共建共享教研模式是平台共同体教研模式的重要实践,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合作共建课程并共享教育资源,不断深化教学思路,提高教学质量。课程共建共享教研模式的构建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确定课程目标:教师们必须先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就像做饭一样明确食材及制作工具是做出美食的前提,只有思路清晰才能更好地对教学资源进行整理分配,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2. 制定课程计划:教师们在确定了课程目标后,需要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教学计划的制定需要考虑到学生的背景兴趣及学习习惯等因素,同时也需要充分利用平台共享的优质教育资源,打造丰富生动的课堂教学内容。3. 共建课程内容:在制定好了教学计划之后,教师们可以在平台上共建课程内容,共建课程可以集众人之智,丰富教学资源,避免教师教学单一的弊端。同时在私下分享自己的教学方法经验,能够促进互相的学习提升。4. 课程评价与改进:通过常规的课堂教学评价及平台问卷调查,教师们可以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完善,同时教师们也可以评价其他教师的教学质量,为其他教师提供更好的改进意见或建议。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平台+共同体”的教研模式,不仅可以优化教师专业化发展路径,提升教师个人教学水平,也可以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同时该模式构建了一个多层次、多领域、多渠道的教研互动网络,为中小学教育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在线教研”栏目正式上线[J].贵州开放大学学报,2024,32(01):71.

[2]王洪霞,张美婷,张静伟.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资源评价标准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4,(06):12-15.

[3]邢西深.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助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探析[J].教育与装备研究,2024,40(03):18-22.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