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数智化视域简析高校会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路径
摘要:高校会计专业教育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专业课程教学之外,还应当培养学生较高的会计职业素养,通过课程思政教学的方式,提升会计专业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为社会培养道德素养高、专业能力强的会计人才。在数智化的背景下,高校应当结合信息技术开展数智化会计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提升学生的思政水平的同时,也让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中产生信息技术的应用意识。本文对数智化视域下高校会计专业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提出了数智化视域下高校会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数智化;高校;会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路径
数智化是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合称,它基于大数据、AI、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推动企业的转型升级。数智化背景下,会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也需要与时俱进,在传授会计专业知识的同时,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和法治意识等方面的素质。对此,高等院校应当基于数智化背景,通过会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有效发挥会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作用,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从而增强他们的社会竞争力。
一、结合数智化背景,挖掘课程思政元素
在数智化视域下,会计专业课程教学以及会计职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和变化。在进行会计专业的课程思政活动中,学校应当转变课程思政开展理念,结合数智化的会计专业教育变化以及新时代学生的智能化需求,为学生挖掘数智化的课程思政元素[1]。比如,教师为学生讲述智能化,信息化的会计专业课程知识时,应当对专业课程中的思想政治内容元素进行挖掘,如网络道德规范,相关的法律法规等等,让学生在掌握数智化的会计专业技术的同时,又能够从中学习和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除了这种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挖掘之外,教师还应当结合当前的会计职业实际,为学生提供思想政治教育。比如,教师就学生未来的就业岗位进行分析时,向学生讲述岗位中可能会存在的诱惑,帮助学生树立廉洁自律的意志力,让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做到廉洁自律。尤其是当前智能化的会计工具的使用,教师应当就智能化会计职业工具的原理、流程等进行详细的讲述,让学生意识到在数智化的背景下,会计工作更为严谨、严密,对不法行为、不当行为的监管更为全面有效,从而向学生传输“不违规、不越法”的良好职业思想。总之,在数智化的背景下,高校应当深度挖掘课程思政元素,让学生掌握数智化的会计专业技能和知识的同时,也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
二、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提升课程思政开展效果
在以往的高校会计专业课程思政实践中,教师采用理论讲述的方式,让学生去学习和领悟会计专业相关的德育、政治内容,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感不强,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少学生对会计专业课程思政活动的开展没有正确的认识,认为其可有可无,甚至认为是浪费时间,影响专业知识学习。在数智化视域下,教师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元的课程思政教育方式,吸引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参与主动性[2]。比如,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会计职业道德时,就可以采用视频播放的形式,将正反两面的会计从业案例进行讲述。学生通过观看有关会计从业者犯罪的案例,他们在视频中现身说法的方式,让学生对这些“不可为”的行为有更深的认知,从而实现职业道德教育的良好效果。除了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就课程思政活动进行课后延伸。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教学的方式,将会计行业中容易出现的一些错误、不良行为等进行讲述,或将会计专业课程中有关思想教育的内容进行丰富和拓展,并通过微课的方式上传学习平台,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这样,教师利用微课的方式将课程思政活动进行课后延伸,为学生提供了接受思想教育的良好机会。总之,在数智化背景下,多媒体教学工具在会计专业课程思政中的应用更为广泛,改变了传统枯燥单一的课程思政开展方式,同时也提升了课程思政活动的开展效果。
三、组织开展专业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
高校会计专业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应用能力非常关键。在课程思政活动的开展中,教师应当借助专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专业技能训练中学习思想政治知识,提升会计职业道德水平。在数智化背景下,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一步提升会计专业实践课程思政活动开展效果[3]。比如,在会计职业模拟训练中,教师在会计软件或模拟平台的应用中加入思政教育,学生在进行会计软件平台的应用时,就会获得数据真实性、保密性等相关的职业规定提醒,以此让学生在利用这些软件或平台进行数据处理中做到真实、客观,并始终将正义、责任牢记于心。另外,教师组织学生就本地比较有影响力的会计企业进行实地参观、考察时,对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和智能化应用情况进行参观,学生直观感受信息化对会计工作的影响。之后,教师就以“观后感”的形式,让学生对此次实地参观考察所感所想进行详细认真撰写出来,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让学生去谈一谈“数智化对职业道德的影响”。当学生将观后感撰写完成之后,就可以将其在学院的网站上进行分享,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对他人的观后感进行阅读和学习,从而提升参观考察活动开展的效果,也让学生对新时代下职业道德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有更深入的体会。总之,在数智化的背景下,会计专业实践课程中的思政教育效果更为明显。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数智化视域下,高校会计专业课程思政活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需要学校教师予以应对,积极转变课程思政,开展理念创新,优化教育方式,为学生提供综合性、实践性、趣味性的会计专业课程思政活动,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提升,助力新时代综合性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石彩丽. 数智化背景下高校会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研究[J]. 体育画报,2021(8):215,217.
[2] 孙海涛. 数智化背景下高校会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研究[J]. 当代会计,2022(7):7-9.
[3] 张晓娇,胡苏桓. 数智化背景下会计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探索——以《Excel在财务中的应用》为例[J]. 中国航班,2023(25):169-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