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建筑工程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应用问题及优化策略研究
摘要:工程建设中,地基基础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程,为避免工程建设中的各种潜在问题,需要对施工技术进行优化处理。若遇软土地基,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文章从软土地基特点入手,分析了施工技术面临的问题,并对其应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软土地基;应用问题;优化策略
1软土地基特点
1.1高含水量
软土地基通常具有较高的含水量,这主要是由于软土中的细小颗粒和水分之间的相互作用。高含水量使得软土地基的压缩性和变形性增强,给建筑工程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软土地基的这一特点,采取适当的排水措施,以降低地基的含水量,提高地基的稳定性。
1.2低强度和低承载能力
软土地基的强度和承载能力相对较低,这使得地基容易受到外力的影响而发生变形。在建筑工程中,如果地基的强度和承载能力不足以支撑建筑物的重量,就可能导致建筑物出现沉降、裂缝等问题。因此,针对软土地基,需要采取加固措施,提高地基的强度和承载能力,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3压缩性高
软土地基的压缩性较高,这意味着地基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容易发生变形。这种变形可能会导致建筑物的沉降、倾斜等问题,对建筑物的稳定性造成威胁。因此,在软土地基的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控制地基的变形,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
2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应用问题
2.1地基处理困难
由于软土地基的强度和承载能力较低,传统的地基处理方法可能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因此,需要探索新的地基处理方法,如采用桩基、地下连续墙等技术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同时,还需要考虑地基处理过程中的排水问题,以避免因排水不畅导致地基变形和沉降。
2.2排水和加固难度大
软土地基的高含水量和低透水性使得排水和加固变得困难。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的排水措施,如设置排水沟、使用抽水机等设备来降低地基的含水量。同时,还需要采用适当的加固方法,如注浆加固、加筋土等技术来提高地基的强度和承载能力。
2.3地基变形问题
软土地基的变形性给施工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控制地基的变形,如采用分层填筑、控制填筑速度等方法来减少地基的变形。此外,还需要对地基进行定期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地基变形问题,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建筑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的应用
3.1换填垫层法
在施工中,通常采用开挖浅埋土壤或地表土壤的方法。在软土地基施工中,采用分层填土的方法逐步形成牢固的地基,这种方法称为换填垫层。在施工中应用换填垫层法主要是为了减小地基的不均匀沉降,使软土的排水更加迅速,有效去除膨胀土的湿陷性和膨胀性,以避免冻胀,同时降低液化后的沉降。由于施工项目种类不同,采用换填垫层法对施工的影响也不尽相同。换填垫层法适用于地基不佳、浅软土层、土层不均匀的地基,如古井、古墓、暗塘、暗沟等,可采用换填垫层法对地基进行有效加固;采用这种方法对地基进行局部处理,可以保证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
在施工过程中,采用换填垫层法进行软土地基的上部灌浆。通过分析结构刚度、荷载分布、建筑体型等与结构之间的影响得出,该处理方法不适用于整体刚度、负载性和结构复杂的工程,也不适用于建筑物不同、变形敏感的建筑物。换填垫层法是对较深的软土进行充填,如淤泥型土壤。该施工方法只需要将软土替换掉,就可以增加持力层的承载力,但是,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深层软弱地基引起的变形,因此,不能采用局部换填法进行处理。如果是轻便的建筑类型,如地面、堆场或者公路,因上表面的附加应力较小,可采用换填垫层法。
3.2抛石挤淤法
抛石挤淤法是一种在软土地基处理中常用的方法,特别适用于厚度较小、排水困难、泥炭呈流动状态的软土。该方法的原理是通过向软土中抛入一定数量和规格的片石,利用片石的重量和挤压力将软土中的水分和空气挤出,使片石逐渐占据原软土的位置,形成稳定的结石体。这样,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得到了显著提高。
在实施抛石挤淤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选择合适的片石,确保其大小、形状和质量满足要求;其次,要控制抛石的速率和力度,避免过快或过慢导致地基失稳;最后,要对抛石后的地基进行必要的压实和排水处理,确保地基的密实度和稳定性。
抛石挤淤法的优点在于施工简便、成本低廉、效果显著。然而,该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对于厚度较大、排水条件良好的软土效果不佳。因此,在实际工程中,需要根据软土地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
3.3强夯加固法
强夯加固法是一种通过重锤对地基进行强力夯实,以提高地基强度和承载能力的施工方法。在软土地基处理中,强夯加固法能够有效地改善地基的密实度,降低压缩性,提高地基的整体强度。在实施强夯加固法时,需要选择合适的重锤和夯实能量,确保夯击次数和沉降量满足设计要求。同时,还需要注意夯击的顺序和间隔时间,避免对周围建筑物和地下管线造成不良影响。强夯加固法的优点在于施工速度快、效果好、适用范围广。然而,该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对于含水量较高、透水性较差的软土效果不佳。此外,强夯加固法还可能对周围环境产生振动和噪声影响,需要采取相应的减震降噪措施。
3.4高真空击密法
首先,通过在软土地基中设置一定数量的排水管道,利用高真空泵将地基中的水分抽出,降低地基的含水量。在排水过程中,地基中的空气也会被抽出,形成了一定的真空度,这有助于后续的处理。
然后,在真空排水的基础上,采用强夯法对地基进行夯实。由于地基已经经过真空排水处理,其含水量大大降低,透水性增强,因此强夯法的效果会更加显著。通过强夯处理,地基的密实度、强度和承载能力都会得到显著提高。
高真空击密法的优点在于处理效果好、施工速度快、适用范围广。它不仅可以处理厚度较大、含水量较高的软土,还可以处理一些传统的处理方法难以处理的特殊土壤,如膨胀土、湿陷性黄土等。此外,高真空击密法还可以减少地基的沉降和变形,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
4优化策略
4.1加强地基处理
针对软土地基的强度和承载能力较低的问题,可以加强地基处理,采用桩基、地下连续墙等技术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同时,还需要优化地基处理过程中的排水措施,确保地基处理效果。
4.2创新排水和加固技术
针对软土地基的高含水量和低透水性,可以创新排水和加固技术,如采用新型排水材料、改进注浆加固方法等来提高排水和加固效果。此外,还可以探索使用新型加固材料和技术,如高强度加筋土、土工合成材料等来提高地基的强度和承载能力。
4.3强化地基变形控制
针对软土地基的变形性,可以强化地基变形控制,采用分层填筑、控制填筑速度等方法来减少地基的变形。同时,还需要加强地基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地基变形问题,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结语:
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应用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问题,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来解决。通过加强地基处理、创新排水和加固技术、强化地基变形控制等优化策略,可以有效提高软土地基的施工质量,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实际施工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和措施,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
参考文献:
[1]李云浩,刘方.道路工程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2(16):206-208.
[2]张晓辉.建筑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J].城市建筑空间,2022,29(S1):201-202.
[3]聂新星.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分析[J].散装水泥,2022(02):16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