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文化自信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高校传承价值、困境及实施路径

唐俊超
  
文理媒体号
2024年25期
成都大学 体育学院 四川成都 610001

摘要:文化自信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需要,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本文主要以文化自信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探讨核心,分析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高校传承价值和发展中存在的困境,针对目前存在的困境提出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发展的优化路径,旨为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能在高校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文化自信;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高校

1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的重要会议上指出,“我们要坚定对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自信,特别是对文化的自信,是更加根本、更加广泛、更加深刻的自信[1]。”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合作日益密切,全球化趋势使得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交流愈发频繁。在这一背景下,传统体育文化正面临着来自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以及自身保护手段相对匮乏的双重挑战。因此,建立并坚守正确的文化认同与心理,对于传统体育文化本身,乃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征程,都具有无可估量的正面影响。深入探究传统体育文化在高校中的传承价值、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实施路径,不仅是传统体育文化焕发新生、繁荣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中国走向现代化、建设文化强国的根本保障。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了强大的文化动力。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概述

崔洪佳(2024)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是一个广泛而复杂的概念,它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体育元素,不同民族的传统体育内涵各不相同,但都有着浓郁的文化内涵[2]。刘长春(2023)认为所谓民族传统体育即为当地特色文化背景下所衍生的一种特 有的体育项目内容,它是与众不同的,能够充分彰显地域性和当 地文化性的体育运动[3]。向云平(2023)将我们依循文化的结构属性,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视为以文化为内核、以自然和社会为外缘的整 体,由外而内、由浅至深地将其分为器物文化、 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层面[4]。由此可见,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区别于单独的民族体育,它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既具有民族特点,又兼顾传统文化色彩。

1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高校传承的价值

1.1 健康价值

首先,通过参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学生能够得到身体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免疫力,预防和减少疾病的发生。其次,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通常强调身心和谐、内外兼修,有助于调节学生的心理状态,缓解学习压力,促进心理健康。最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学习,能够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尊重,提升他们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2 育人价值

当前,“立德树人”已经成为我国各级学校教育教学工 作中非常重要的理念。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育人价值[5]。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高校的育人价值体现在它作为文化瑰宝,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与智慧,还能深化学生对本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与自豪感。同时,通过参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学生能够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塑造健全的人格品质,为未来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3 丰富校园文化价值

当前,众多高校高度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将其视为办学过程中的关键一环。体育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地丰富了高校的文化内涵。不少高校历来注重体育与体育文化的培育,经过岁月的沉淀,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这种文化在无形中孕育出大批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2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高校传承的困境

2.1 内忧:

2.1.1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内容设置合理性不足

尽管我国众多高校在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方面已经制定了详尽的教学大纲、教材内容、教材标准和考试标准,但相对于我国丰富的民族体育项目数量,目前高校中的教学资源仍显不足。

2.1.2 政府、高校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重视与投入不足,规章制度缺失

近年来,尽管高校开始认识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但重视程度尚需提升。目前,政府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项目的开发和传承中参与度和投入力度不足。同样,资金短缺也成为高校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中面临的一大挑战。此外,规章制度的缺失和不完善也是制约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关键因素。

2.1.3 传统民族体育教学方法与模式单一,教学效果欠佳

经过对高校体育教学的深入研究与调查,我们发现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普遍沿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即主要依赖于教师的示范和讲解,学生则通过模仿进行学习。这种教学方式容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无味,缺乏兴趣和动力,进而影响了他们对传统民族体育教学方法与模式的接受度和教学效果。

2.2 外患:

2.2.1东西方体育文化与思想的冲击

进入20世纪后,发达国家在体育竞赛、娱乐、文化及理念等多个领域对我国产生了深远的冲击。因此,近现代我国体育的发展开始广泛借鉴、模仿并引进发达国家的体育发展模式。然而这带来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它导致了人们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认知缺失和无意间的忽视。这种趋势进一步削弱了人们对本民族传统体育的体验和认知,使其传承性无法得到有效推广。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面临着逐渐没落甚至遗失的风险[6]。

3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高校传承的实施路径

3.1 科学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积极推广并弘扬民族体育项目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中华体育文化的瑰宝,在当今文化多元且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们应坚定不移地弘扬其独特的民族文化特色,以抵御外来文化的同化。在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中,我们需因地制宜地选择体育运动项目,结合学校条件和当地资源优势,科学合理地开展各类项目。

3.2 铸就卓越:强化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知识与文化的传承者,也是塑造社会栋梁之才的关键角色。为了将卓越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宏伟蓝图,我们必须不遗余力地强化传统体育文化师资团队建设。

3.3 深化民族体育文化的理念渗透

在高校推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建设,精神层面为首要。首要任务是转变教师观念,从竞技体育转向民族化、多元化、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同时,强化师生体育道德观念的培养。在此基础上,科学继承与摒弃传统,让健康科学的体育文化理念深入学生心灵。

4 结束语

在文化自信的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高校中的传承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弘扬,更是对新时代青年文化自信塑造的重要途径。然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高校传承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困境,我们坚信在文化自信的引领下,高校将成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阵地。

参考文献

[1]刘昕,郭庆.中国式学校体育现代化:面向课程主战场的学校体育发展之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24,58(03):10-19.

[2]崔洪佳.论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体育文化中的作用[J].体育世界,2024(04):23-25.

[3]刘长青.文化自信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分析[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3(20):79-81.

[4]向云平,张小林.体育强国战略视域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意蕴与弘扬路径[J].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4(05):104-110.

[5]王莉敏,王勇.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及其育人价值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05):205-206.

[6]赵煜豪,高增,袁明煜.文化遗产视阈下我国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J].武术研究,2021,6(01):133-136.

作者简介:唐俊超(2000.11-),男,汉族,四川乐山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学校体育。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