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设备在工程安全管理中的实时风险评估与控制策略研究

李军
  
文理媒体号
2024年17期
大连景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辽宁省大连市116000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设备在工程安全管理中的实时风险评估与控制策略。通过对当前工程领域中存在的安全管理挑战进行分析,并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文章介绍了智能设备和人工智能技术在工程安全管理中的现状和应用情况。详细阐述了基于人工智能的实时风险评估方法,包括数据采集、分析算法和风险识别。随后,结合实际案例,探讨了智能设备在风险控制中的作用与优势。从技术、管理和政策等方面讨论了智能设备在工程安全管理中的前景和挑战,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人工智能;智能设备;风险评估;风险控制

引言:工程安全是当前社会发展中一个备受关注的重要问题,而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工程安全管理带来了新的可能性。本文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智能设备,旨在通过实时风险评估与控制策略,提高工程安全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这将为工程安全管理提供全新的视角和方法,对促进工程安全水平的提升具有深远意义。

1、智能设备在工程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1.1智能设备技术概述

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智能设备在工程安全管理中的广泛应用。智能设备通过各种传感器和数据采集技术,可以实现对工程现场环境、设备状态等信息的实时监测与收集,为实时风险评估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基于人工智能的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使得这些智能设备能够对大量数据进行快速处理,帮助工程管理者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并制定相应控制策略。

1.2工程安全管理的挑战与需求

工程安全管理作为确保工程施工及运营过程中人员和设备安全的重要环节,面临着诸多挑战与需求。随着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复杂性的增加,传统的安全管理手段已经很难满足现代工程的安全管理需求。人为因素依然是造成工程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减少人为失误、提高员工安全意识成为当前工程安全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再者,工程施工过程中涉及的各种风险因素繁多复杂,传统的风险评估方法已经无法全面有效地识别和控制这些风险,急需要引入智能设备辅助实时风险评估与控制策略,以提高工程安全管理的精准度和前瞻性。工程安全管理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也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只有不断创新和提升工程安全管理手段,才能更好地推动工程领域向更加安全、高效的方向发展。

2、基于人工智能的实时风险评估方法

2.1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

在工程安全管理领域,基于人工智能的实时风险评估方法需要充分利用先进的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通过传感器网络、摄像头等设备,可以实时地获取工程现场的各项数据,如温度、压力、湿度、振动等。同时,利用大数据技术和云计算技术对这些海量数据进行快速、准确的处理和分析,以便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和风险因素。关键在于建立高效、稳定的数据采集系统,并结合先进的数据挖掘和分析算法,实现对工程安全状况的全面监测和评估。

2.2风险评估算法的选择与优化

针对工程安全管理中的复杂风险因素,必须选择并优化适用于人工智能的风险评估算法。在实践中,可以采用基于机器学习的算法,如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等,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学习和分析,建立风险评估模型并进行优化。同时,结合专家经验和实际情况,不断改进算法的准确性和适应性,使其能够更精准地识别和评估工程安全风险,为安全管理提供可靠的决策支持。

2.3实时风险识别与预警设计

基于人工智能的实时风险评估方法应当注重实时风险识别与预警设计。借助先进的模式识别技术,结合实时监测数据,可以及时识别出工程安全事故的潜在特征和异常变化,从而实现对风险的早期预警和快速响应。同时,在实时风险识别的基础上,还需要设计科学的预警机制和流程,并将预警信息及时传达给相关人员,以便迅速采取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安全风险带来的损失。

3、智能设备在风险控制中的应用与优势

3.1智能设备在风险控制中的实际作用

智能设备在工程安全管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智能设备可以对工程现场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实现对潜在风险的及时感知和分析。智能设备能够通过数据分析和学习算法,预测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进而提前发出警报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有效避免事故的发生。智能设备还能在实际紧急情况下提供快速响应和处置建议,为工程安全管理提供更加科学、准确的决策依据。总的来说,智能设备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工程安全管理的实时监测、风险预测和应急处置能力,为降低事故风险、保障人身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3.2智能设备在风险控制中的优势分析

智能设备在风险控制中具有诸多优势。智能设备的应用使得风险控制变得更加自动化和智能化,大大降低了人为因素对风险评估和控制过程的影响,提高了决策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智能设备可以持续不断地对风险因素进行监测和分析,与传统手动检查相比,大大提高了风险控制的质量和效率。同时,智能设备还能够整合大量的数据资源,结合人工智能算法进行综合分析,挖掘出更多潜在的风险点,帮助管理人员实现更全面、系统的风险管控。智能设备的快速响应能力和智能决策功能也为风险控制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支持,极大地提升了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置的能力。

4、智能设备在工程安全管理中的前景与挑战

4.1技术前景与发展趋势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设备在工程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前景广阔。未来,智能设备将可以通过实时数据监测和分析,自动识别和评估潜在的安全风险,并提供相应的控制策略,从而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同时,智能设备还将具备更多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根据历史数据和经验进行智能化决策,为工程安全管理带来更高效、精准的风险评估与控制手段。

4.2管理与政策支持

智能设备在工程安全管理中的应用需要得到相应的管理与政策支持。相关部门应积极倡导并推动智能设备的应用,建立健全相关的标准和规范,明确智能设备在工程安全管理中的角色和责任。同时,政府可以加大对智能设备技术研发和应用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增加技术投入,推动智能设备在工程安全管理中的广泛应用。

4.3智能设备在工程安全管理中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智能设备在工程安全管理中虽然具有巨大的潜力,却面临着诸多挑战。智能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需要得到保证,避免因技术故障而导致误判或漏判,从而引发安全风险。智能设备所采集的数据及其隐私保护问题亟待解决,需要建立健全的数据管理和隐私保护制度。智能设备的成本与投入也是一大挑战,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和成本节约来加以解决。针对这些挑战,可从技术研发、管理规范、法律法规等多个方面着手,共同努力寻求合理的解决方案,确保智能设备在工程安全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结语:本文系统地探讨了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设备在工程安全管理中的实时风险评估与控制策略,在当前工程安全管理的背景下,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通过分析智能设备在风险评估与控制中的应用,本文为工程安全管理领域提供了有效的参考和指导,同时也为未来相关研究与实践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参考文献

[1]薛琪琳,彭建华.基于人工智能的建筑工程风险评估[J].建筑与文化,2020,2020(10):55-56.

[2]张海峰,李建新,袁亚平.基于人工智能的建筑工程风险评估与控制研究[J].建筑技术与设计,2019,2019(5):161-163.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