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浅谈食用酒精生产工艺中挥发性杂质的控制方法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消费观念不断发生变化,对于食品安全和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食用酒精作为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和工业原料,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最终产品的品质和人类健康。然而,食用酒精生产过程中挥发性杂质的控制一直是行业面临的难题。这些挥发性杂质可能影响食用酒精的口感、香气和品质,甚至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本研究旨在探讨食用酒精生产工艺中挥发性杂质的控制方法,通过对现有检测技术和控制技术进行总结和分析,提出一种切实可行的挥发性杂质控制策略,为食用酒精生产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食用酒精;挥发性杂质;控制方法
引言
挥发性杂质是指在食用酒精生产过程中,由于原料、设备、工艺等因素产生的具有挥发性的物质。这些杂质对食用酒精的品质具有很大的影响,如口感、香气、色泽等。挥发性杂质含量过高,会导致食用酒精口感糙、香气单调、色泽不佳,从而降低其品质。控制挥发性杂质对于提高食用酒精品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控制挥发性杂质可以提升食用酒精的口感和香气,使其更加纯净、舒适。其次,降低挥发性杂质的含量有助于提高食用酒精的稳定性,延长其保质期。最后,严格控制挥发性杂质有助于提升食用酒精的生产效率,减少生产成本。因此,研究并掌握控制挥发性杂质的方法,对于食用酒精生产工艺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1、食用酒精生产工艺中挥发性杂质产生的原因及影响
1.1、原料及辅料中的杂质
粮食是食用酒精的主要原料,但在种植、储存和加工过程中,可能会带入一定的杂质。这些杂质主要包括:泥土、灰尘、霉菌、虫卵等。这些杂质在酒精生产过程中,可能引发发酵异常,影响酒精的品质和口感。在食用酒精生产过程中,辅料如水、酵母、酶制剂等也可能会带入一些杂质。例如,水中含有的钙、镁等金属离子,以及微生物和有机物等,可能在酒精生产过程中产生挥发性杂质。酵母和酶制剂中的蛋白质、核酸等组分,可能在酒精发酵过程中产生异味。
1.2、生产过程中的污染与反应
在酒精发酵过程中,微生物污染是一个重要因素。发酵设备的清洗不彻底、操作不当等可能导致酵母菌死亡,从而使其他微生物如细菌、霉菌等繁殖,产生挥发性杂质。此外,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和湿度,也为微生物的生长创造了条件。在食用酒精的生产过程中,糖化、发酵、蒸馏等环节都可能产生挥发性杂质。例如,在蒸馏过程中,高温会导致酒精及其它组分挥发,与冷却水中的杂质结合,形成挥发性杂质。同时,设备材质、清洗程度等因素也会影响杂质的生成。
1.3、储存容器及环境因素
在食用酒精的储存过程中,储存容器的材质、清洁程度和密封性等因素,都可能影响酒精中杂质的生成。例如,使用不锈钢等材质的容器,可以减少酒精与容器材质的接触,降低杂质生成。而清洁程度和密封性不佳的容器,可能导致酒精受到污染,产生挥发性杂质。酒精生产车间的空气质量、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也可能影响食用酒精中杂质的生成。空气质量不佳,可能导致酒精吸收了空气中的异味;温度和湿度不适,会影响酵母的活性,进而影响酒精的品质。
1.4、杂质对食用酒精品质、口感及安全性的影响
食用酒精中的挥发性杂质,会影响其香气、口感和色泽等品质指标。杂质过多,会使酒精的味道变得刺激、口感糙,降低其品质。食用酒精中的杂质,尤其是异味物质,会让人在品尝时感觉不适。这些异味可能来源于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原料和辅料中的杂质等。食用酒精中的杂质,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例如,霉菌产生的黄曲霉素等毒素,具有致癌作用;金属离子超标,可能导致人体中毒。因此,控制酒精中的杂质含量,对保障消费者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2、食用酒精生产工艺中挥发性杂质控制方法
2.1、原料及辅料质量控制
在食用酒精生产工艺中,原料及辅料的质量对最终产品的品质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严格控制原料及辅料的质量是确保食用酒精品质的关键环节。优质的原材料是生产高品质食用酒精的基础。在选择原料时,应充分考虑其营养成分、生长环境、品种等因素。例如,玉米、小麦、大麦等谷物是生产食用酒精的主要原料。此外,还需要选择合适的辅料,如酵母、酶制剂、食品添加剂等。这些辅料对酒精发酵过程和产品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为确保原料质量,需要建立严格的验收和检测制度。在原料进入生产车间前,要对原料进行抽样检测,检测项目包括营养成分、杂质含量、微生物指标等。只有符合质量标准的原料才能进入生产环节。同时,要定期对原料库存进行检查,确保库存原料的质量始终保持稳定。
2.2、生产工艺优化
优化生产工艺是提高食用酒精品质、降低挥发性杂质的关键。糖化和发酵是食用酒精生产过程中的两个重要环节。通过优化糖化工艺,提高糖化酶的活性和效率,有助于提高酒精度。在发酵阶段,要加强发酵过程的监控,控制发酵温度、pH值、营养物质的浓度等参数,以保证发酵充分、均匀。蒸馏工艺对食用酒精的品质影响较大。通过优化蒸馏工艺参数,如蒸馏温度、压力、流速等,可以有效减少挥发性杂质的产生。此外,还需对蒸馏设备进行定期清洗和维护,确保设备清洁、无异味。精制处理是食用酒精生产过程中的最后一道工序。通过精制处理,可以进一步降低酒精中的杂质含量,提高产品品质。精制处理方法包括活性炭吸附、膜分离、冷冻等。活性炭吸附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去除酒精中的有机杂质、颜色、异味等。膜分离技术则可以有效去除水溶性杂质。冷冻法可以降低酒精中的水分,提高酒精度。
2.3、储存容器与环境控制
在食用酒精生产工艺中,储存容器与环境控制对挥发性杂质的控制至关重要。储存容器的选择对食用酒精中挥发性杂质的控制至关重要。符合标准的储存容器应具有优良的密封性能,以防止酒精挥发。此外,这些容器还应能够承受所储存酒精的化学腐蚀性,避免对酒精品质产生不良影响。在选择储存容器时,还需考虑其材质、容量和结构等因素。常用的符合标准的储存容器有不锈钢罐、陶瓷罐和玻璃瓶等。储存环境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等因素对食用酒精中挥发性杂质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过高或过低的温度、不适宜的湿度和强烈的光照都可能导致酒精中的挥发性杂质增加。因此,应采取有效措施对这些因素进行控制。
2.4、操作规程与员工培训
为了确保食用酒精生产过程中挥发性杂质得到有效控制,还需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和加强员工培训。操作规程是指导员工正确操作、遵循生产规范的依据。详细的操作规程应包括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如原料准备、生产工艺、储存和运输等。通过制定操作规程,可以确保生产过程中挥发性杂质的控制措施得到有效执行。员工培训是提高员工对杂质控制意识和技能的重要手段。企业应定期组织员工参加相关培训课程,使员工掌握挥发性杂质控制的方法和技巧。此外,企业还应建立健全的培训考核制度,以确保员工培训成果的落实。通过加强员工培训,可以提高员工对食用酒精生产过程中杂质控制的重视程度,从而确保生产出高品质的食用酒精。
结束语
总而言之,食用酒精生产过程中挥发性杂质的控制是一个涉及多个环节的复杂问题。为了提高食用酒精的品质和安全性,生产商需要从原料选择、生产工艺、储存环境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同时,生产商还需要不断更新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以满足市场对高品质食用酒精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杨秀敏,靳琛.玉米发酵法生产食用酒精污水处理技术分析与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5,12(09):93.
[2]孟庆波.食用酒精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7):77.
[3]周晓梅.食用酒精在生产过程中高级醇的产生及提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1):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