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浅析新形势下工程建设全流程电子化招标投标的实践与发展方向

朱琳
  
文理媒体号
2024年17期
德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山东省德州市 253000

摘要:在新形势下,工程建设领域的招标投标流程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数字化转型,全流程电子化招标投标已成为这一转型的关键组成部分。这种转型不仅响应了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趋势,还为提升工程建设项目的透明度、效率和质量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以下是对全流程电子化招标投标实践及其未来发展方向的浅析。

关键词:工程建设;全流程;电子化招标投标;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   TU9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数字化时代,工程建设行业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全流程电子化招标投标作为这一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符合数字经济的发展趋势,而且响应了提高行业透明度、加强监管效能的时代要求。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普及,以及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融合应用,全流程电子化招标投标正在逐步成为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的新常态。本文将从当前全流程电子化招标投标的实施现状出发,探讨其面临的挑战和问题,进而分析和预测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为工程建设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参考和借鉴。

1全流程电子化招标投标的现状

全流程电子化招标投标是指通过互联网服务平台及交易系统,实现招标投标活动包括招标信息发布、电子投标文件制作、不见面开标、远程异地评标、中标结果公示等环节的电子化操作。这种模式使得招标投标活动摆脱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大大提升了招标效率,并降低了招投标过程中的人为干预风险,保障了招投标活动的公正、公平和透明。

2全流程电子化招标投标的优势

效率提升:交易全流程“电子化”的实施,实现交易效率的显著提升,大大缩短了招投标周期。成本降低:为投标企业大幅节省纸质标书制作、场地使用、交通住宿等费用,降低了参与招投标活动的交易成本,减轻了企业负担。透明度增强:所有招投标信息和过程都在平台上公开透明,有效防止了暗箱操作,增强了监管效力。

3新形势下工程建设全流程电子化招标投标的实践

3.1建立健全电子化交易服务平台

在电子化招投标的实践探索中,健全完善交易服务平台是核心任务,以涵盖招投标领域的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为例,各地区结合本地实际,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及国家统一标准,按照简化流程、提高效率、公开透明的要求,不断健全本地区电子公共服务系统,在确保系统稳定与数据安全的前提下,以标准化推进全流程电子化、服务便捷化。首先建设完善一体化公共服务平台。作为交易信息整合的枢纽和数据汇集中心,汇集各类招投标交易信息、交易主体信息、行业监管信息等,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为社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服务,更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数据信息支撑。主要实现信息公开和查询、市场主体信用信息交换共享和查询、远程异地评标协调管理、交易数据统计分析及社会公众监督受理处理等功能。其次,优化完善电子交易系统。按照《电子招标投标办法》及其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结合各领域专业特点,将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交易系统统一建设部署至多层级电子服务平台。根据房屋建筑、市政、交通、水利等工程建设项目专业特点,在线完成招标投标全部交易过程,为招标人、招标代理机构、投标人、评标专家等交易主体提供全程线上服务。此外,强化电子监管平台效能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可为各行业各级行政监督部门和监察、审计机关对交易活动全过程实施电子化监管提供技术支撑。实现招标投标交易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管理、交易活动全流程实时监控、投诉在线受理处理等功能。

3.2加强对电子招标业务人员的培训和队伍建设。

在全流程“键对键”操作的前提下,电子招投标工作需要专业的人才支撑,他们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包括交易、服务及监督等平台的工作人员、代理机构、评标专家、监督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素质都需要大幅度提升,才能够胜任电子化招投标的需要。首先,平台服务机构应强化内部业务培训。聚焦电子化招标投标趋势,围绕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工作流程、平台运行效率、系统对接等交易业务及流程风险防范要点进行理论和实操相结合培训,进一步强化对电子招标业务的理解和认识,明晰工作流程,为提升招标投标工作成效夯实基础。其次,提升招标、投标各方交易主体熟悉电子化招投标系统的操作流程,掌握涵盖电子化招投标平台的注册、登录、资料上传、投标文件的在线编制、电子签章的应用、在线开标、评标及中标公示等一系列规范操作步骤。使投标人员、代理机构、评标专家、监管人员都能够熟练应用电子招投标系统,扬长避短,“智”能交易。此外还应包括数据保护、网络安全基础知识,以及如何在遇到技术问题时进行快速有效的问题定位和解决。故此,提供全面的技术和操作培训力度,才能不断推动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服务工作的高效化、专业化、规范化及安全性,全力推进招标投标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3.3完善法律法规

《电子招标投标办法》颁布实施以来,通过公共服务平台、交易平台和行政监管平台等电子化平台的系统建设,不断延伸实现了全流程电子化交易。但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招投标工作也需要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电子招标工作的研究,探索新的模式和机制,为电子招标的发展提供政策和法规的支持。首先,法律法规的修订需要针对电子化招投标的特点,确保法律框架与技术发展同步。这包括对电子文档的法律效力、电子信息的保存和保护、网络交易的安全性以及个人隐私的保护等方面的规定。例如,明确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电子合同一旦双方认可即具备约束力,以及规定电子招投标文件的保存期限和格式等。其次,法律法规还需要强化对电子化招投标过程中不正当行为的监管和惩罚。这包括对于文件制作机器码一致、篡改电子招投标数据、破坏电子化招投标系统安全等行为的明确界定和处罚措施,确保招投标过程的公正和透明。最后,法律法规的修订和完善还需建立在广泛征求公众意见和跨部门合作的基础上,确保新的法律法规既符合实际操作需求,又能有效促进电子化招投标的健康发展。通过建立一套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可以为电子化招投标的长期发展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为推动工程建设行业电子化招投标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坚实的法律支撑。

4发展方向

电子化招投标的未来发展方向集中在智能化升级、流程标准化以及跨平台整合三个主要领域。首先,智能化升级意味着将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融入评标算法中,通过自动化的方式进行评标,不仅可以显著提高评标工作的效率,还能确保评标过程的公正性。例如,利用人工智能对投标文件进行智能审核和评分,可以减少人为错误和主观偏见,发掘标书雷同、报价雷同等疑似围串标线索,还可及时智能地提醒评审专家可能存在围标串标嫌疑的企业。实现更加公平、透明的评标结果。其次,标准化流程的推进是为了简化电子化招投标的操作流程,包括统一的文件格式和提交规范,使得整个招投标过程更加高效和易于操作。这不仅有助于降低参与招投标活动的门槛,减少投标人参与竞争的制度性成本,提高整个招标投标流程的效率。最后,跨平台整合旨在通过技术手段打通不同招投标平台之间的壁垒,实现信息共享与业务互通。这样的整合可以形成一个更加开放和便捷的电子化招投标生态系统,让所有参与方不受限于特定的平台或系统,可以自由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平台参与招投标活动。这种跨平台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不仅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还可以促进市场竞争,提升整个行业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全流程电子化招标投标作为工程建设领域的一项重要创新实践,不仅提升了招投标活动的效率和透明度,还推动了整个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相关政策法规的完善,全流程电子化招标投标将展现出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张利江.推动电子招标投标发展的剖析与建议――以山西省为样本[J].招标采购管理,2021,(03):50-52.

[2]牛建东.全流程电子招投标形式在工程建设招标投标中的应用[J].砖瓦,2020,(06):140+142.DOI:10.16001/j.cnki.1001-6945.2020.06.065.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