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设计研究
——以“测量旗杆的高度”为例
摘要: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特征为学生提供了独特的学习体验和发展空间。综合性体现在课程内容的跨学科性,学生不仅需要掌握数学知识,还需要运用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实践性则体现在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来探究数学问题,从中获取知识和技能。通过综合性和实践性的学习活动,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和应用,掌握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数学素养水平。
关键词:核心素养;综合与实践;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测量旗杆
“综合与实践”作为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方式。笔者以“测量旗杆的高度”这一内容为例,探讨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设计与实施,旨在为教育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一、“综合与实践”教学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作用
(一)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合与实践”教育模式的重要性体现在其能够帮助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1]。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学生往往只是被动地接收灌输知识,而缺乏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中的机会。“综合与实践”教育模式则强调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思考、实践、总结,从而提升其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仅是简单地记住了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将其灵活运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使其具备更强的适应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综合型人才培养的载体
基于核心素养的“综合与实践”教学是培养综合型人才的主要载体。在当前社会,人才的培养不仅仅需要具备专业知识,更需要具备一系列的核心素质,如批判性思维、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等。而“综合与实践”教学模式则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其成为具备综合素质的综合型人才。通过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在实践中锻炼批判性思维,不断挑战自我,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在团队合作中提升沟通协调能力,通过创新实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核心素养的培养将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成为具备竞争力的综合型人才。
(三)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
基于核心素养的“综合与实践”教学设计与实施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在教学设计阶段,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科要求,设计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思考、实践,从而提升其核心素养水平,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综合实践能力。同时,在教学实施阶段,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帮助他们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二、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综合与实践”教学设计策略
(一)对标核心素养,解析教学内容
教师需要根据学科知识和核心素养要求,确定教学内容,确立培养目标,明确教学重点与难点,为后续教学设计奠定基础。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运用了数学知识,还培养了团队合作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当遇到测量误差或困难时,他们能够通过讨论和合作找到解决方案,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了他们的全面发展。这样的教学设计符合核心素养的要求,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体验和发展空间[2]。
例如,教师在教学初中数学课程中的“测量旗杆问题”时,在教学内容方面,首先要明确学生需要掌握的数学知识,比如几何测量中的解直角三角形相关概念,如勾股定理、锐角三角函数、相似等,以及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同时,也要确定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目标,包括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等。在测量旗杆高度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探索,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测量,并在团队合作中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出上述核心素养。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理解相关概念,并引导他们独立运用测量工具进行实践操作。同时,我们也重视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角色分配和沟通技巧,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探究问题能力等。
(二)分解核心素养,设置教学目标
教师需要针对教学内容和核心素养要求,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等方面,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清晰的指导方向。通过教学目标设定,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几何测量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还能够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和动手技能。这样的教学设计有助于学生在实际应用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将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例如,教师在教学初中数学课程中的“测量旗杆问题”时,学生把真实情境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然后运用数学中抽象性对所涉及的实际问题进行模型假设、建立数学模型、求解模型、分析求解结果、检验模型,最后得到准确的数学答案。在解决测量旗杆高度的问题时,学生需要了解测量什么量,如何利用相似的知识来计算旗杆的高度。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学生能够建立起对数学的基本知识理解和应用能力。其次,学生需要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和动手技能,能够正确使用测量工具进行实地测量,并准确记录测量结果。在实践活动中,学生需要学会使用直尺、量角器等工具进行测量,并记录下所得到的数据。在测量旗杆高度的实践过程中,学生需要准确测量角度和距离,然后运用数学知识进行计算。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操作,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基于核心素养,选择教学策略
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如启发式教学、合作学习、问题驱动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核心素养,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这些策略的灵活运用,学生将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做好充分准备[3]。
例如,教师在教学初中数学课程中的“测量旗杆问题”时,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策略,通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学生可以相互讨论、合作,共同解决测量旗杆高度的问题。每个小组成员可以负责一个角色,如测量者、记录者、计算者等,共同完成测量任务。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不仅能够相互交流、分享经验,还能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从而提升其核心素养。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实践中遇到问题时主动思考、探索解决方案。在进行旗杆高度测量的实践活动中,学生可能会遇到测量工具使用不当、数据记录错误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一起分析问题的原因,并讨论解决方案,从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结语:
核心素养涵盖了学生的认知、情感、态度和能力等多个方面,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结合实际问题进行综合性实践,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文敏.“核心素养视野下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策略研究”结题报告[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23(8):53-56.
[2]张丽丽.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的实践研究[J].数学教学通讯,2024(2):42-44.
[3]贾鹏辉.跨学科视域下初中数学教材"综合与实践"内容的比较研究[J].理科考试研究(高中版),2024,31(2):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