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融合教学评一体化理念的小学道德与法治大单元主题教学策略探索

蓝曼莉
  
文理媒体号
2024年31期
广州市天河区天府路小学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索融合教学评一体化理念的小学道德与法治大单元主题教学策略。通过深入分析大单元主题教学的基础内涵与重要价值,以及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特殊性,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这些策略包括以情感交流为主线的教学设计,利用网络教育资源进行拓展学习,以及重视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同时,本研究还强调了教学评价在一体化理念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评价策略。通过实施这些教学策略,我们期望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完善的道德与法治认知,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实现成功的人格和精神建设。

关键词:教学评一体化;小学道德与法治;大单元主题教学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如何创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本文以“备·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为基础,旨在设计有效的小学道德与法治大单元主题教学,以提升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希望本文能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提供借鉴。

1.大单元主题教学的内涵、价值

1.1大单元主题教学内涵

大单元主题教学是一种基于大概念(大观念)的教学模式,它强调以主题为核心,将相关知识、技能和价值观进行有机整合,形成一个相对独立且完整的教学单元。这种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整体性学习和深度理解,旨在通过系统性的教学设计和实施,帮助学生形成对知识的整体把握和综合运用能力。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大单元主题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道德与法治的内在联系和实际应用,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和法治意识[1]。

1.2开展大单元主题教学价值

开展大单元主题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价值。首先,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将道德与法治知识融入具体的主题中,大单元主题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在探究和实践中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其次,大单元主题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性能力。在主题探究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多种思维方式和方法,解决问题、分析案例、进行批判性思考等,这些活动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综合性能力和创新素养。最后,大单元主题教学有助于实现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目标。通过系统性的教学设计和实施,大单元主题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法治观念,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备课环节——目标导向,精选课程资源

2.1确定大单元主题

在确定大单元主题时,教师应结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目标和要求,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选择具有代表性、时代性和实践性的主题。例如,针对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成长环境,可以选择“我与规则同行”、“诚信是金”等主题,这些主题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能够引起他们的共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2制定教学目标

制定教学目标是备课环节的核心任务。教师应根据大单元主题,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需求,制定具体、明确、可操作的教学目标。这些目标应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三个维度[2]。以“我与规则同行”主题为例,知识目标可以是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基本规则;能力目标可以是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和遵守规则的能力;情感目标可以是激发学生对规则的尊重和敬畏之情。

2.3梳理教学内容

在梳理教学内容时,教师应围绕大单元主题,将相关的知识点、案例、活动等进行有机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框架。同时,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需求,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以“我与规则同行”主题为例,教师可以梳理出以下教学内容:生活中的基本规则、规则的作用和意义、如何遵守规则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案例和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和理解这些内容[3]。此外,在备课环节中,教师还应注重课程资源的精选和利用。这包括教材、教辅资料、网络资源、社会实践资源等。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选择适合的课程资源,为教学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3.教学环节——创新方法,丰富实践体验

3.1情境创设

情境创设是激发学生兴趣、引导他们深入学习的有效手段。教师可以通过设计生动、真实的教学场景,让学生置身于道德与法治的实践环境中,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例如,在教授“诚信是金”这一主题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个模拟购物场景,让学生在购物过程中体验诚信的重要性。通过角色扮演、互动交流等方式,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诚信的含义和价值,增强他们的诚信意识

3.2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是帮助学生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提升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方法。教师可以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在案例分析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通过案例分析,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升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3.3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是丰富学生实践体验、提升他们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结合大单元主题,设计多样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例如,在教授“我与规则同行”这一主题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校园规则遵守情况的调查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规则的重要性并学会遵守规则。此外,教师还可以开展法治宣传、模拟法庭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增强法治意识。在教学环节中,教师还应注重评价的作用。通过及时、有效的评价,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评价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提升自己。

4.学习环节-自主学习,探究交流分享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大单元主题教学中,学习环节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自主学习、探究交流分享等方式,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4]。在自主学习方面,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特点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资源,如课本、网络资料、图书馆书籍等,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同时,教师还应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确保他们能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在探究交流分享方面,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辩论会等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交流思想、分享经验的平台。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启发,进一步加深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同时,这种学习方式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在学习环节中,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精神。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善于分析问题、勇于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认同,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道德与法治知识的魅力和价值。通过自主学习、探究交流分享等方式,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这种学习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够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成长。

5.评价环节——多主体评价,促进知行合一

评价环节是小学道德与法治大单元主题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旨在通过多主体评价的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而促进他们的知行合一。多主体评价意味着评价不仅仅来自教师,还应包括学生自评、互评,甚至家长的参与。这样的评价方式可以更加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同时也能够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感。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引导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和总结,从而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寻求改进。在评价内容上,除了关注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外,还应重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情感态度。通过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以及他们对待道德与法治问题的态度和价值观,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估他们的学习效果。同时,评价环节还应与教学目标紧密相连,确保评价内容能够真实反映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通过对比教学目标和评价结果,教师可以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优化教学过程,确保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多主体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知行合一。通过评价,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在道德与法治学习中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同时,评价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使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和实践中来,实现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内化与外化。

结语

通过对小学道德与法治大单元主题教学策略的探索,我们深刻体会到教学评一体化理念在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在备课环节,我们精心准备,以目标为导向,精选课程资源;在教学环节,我们创新方法,通过情境创设、案例分析、实践活动等方式,丰富学生体验;在学习环节,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探究交流,培养思维能力;在评价环节,采用多主体评价方式,全面评估学习成果,促进知行合一。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研究,探索更有效的教学策略,并期待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参与,共同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质量。相信通过共同努力,我们能培养出更多具备高尚道德情操和法治意识的青少年,为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黄志刚.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大单元主题教学的问题及其应对[J].教育科学论坛,2024,(11):60-62.

[2]陆玲玲.小学道德与法治大单元视角下的课时教学改进[J].中小学班主任,2024,(04):41-43.

[3]濮阳舒煜.指向核心素养培育的小学道德与法治大单元教学[J].教育艺术,2024,(02):70.

[4]朱萍.“大单元大情境”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路径[J].天津教育,2024,(05):58-60.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