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以《图形创意》课为例

廖娟 张思敏
  
文理媒体号
2024年32期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随着科技的快速进步,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技术在视觉传达设计领域的应用前景日益广泛。传统设计教育模式主要依赖于手工绘制和基础设计软件操作,难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与创新能力。本文以《图形创意》课程为例,探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视觉传达设计教育中的具体应用。研究表明,类Midjourney技术能够生成多样化的图像风格和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多创作灵感和设计方案,显著提升其设计水平和创新能力。通过更新课程内容、优化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及多元化评价方式,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有效提升了《图形创意》课程的教学效果,并增强了学生的创意思维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视觉传达设计,图形创意,教学改革

引言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愈发广泛,尤其在视觉传达设计领域展现了独特的优势。AIGC技术通过利用先进的算法和丰富的数据资源,自动生成图像、音乐和文本,拓展了创意设计的边界,极大地提升了创作效率和创新能力。传统的设计教育模式主要依赖于手工绘制和基础设计软件,已难以满足现代教育对创意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需求。作为一种先进的AI绘画工具,类Midjourney技术通过生成多样化的图像风格,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源泉和设计方案,推动了设计教育的革新。本文将以《图形创意》课程为例,探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视觉传达设计教育中的作用,并分析类Midjourney技术在实际教学中提升学生创意思维和设计能力的具体方法。

一、传统《图形创意》课程中的问题与挑战

(一)方法单一,难以激发创意

在《图形创意》课程中,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依赖于手工绘制和基础设计软件操作。这种方法虽然能培养学生的基本绘图技能和设计能力,但在激发创意思维和创新潜力方面明显不足。教学通常采用教师讲授和学生练习的方式,教师主要传授技术技巧,如使用矢量工具绘制图形、进行色彩搭配等。学生则通过模仿和重复这些技巧来完成作业,忽视了自主创意的培养。手工绘制和传统软件操作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导致学生在创意生成和设计优化过程中受到时间和技能的限制。

(二)内容陈旧,难以引导创新

现有《图形创意》课程体系在内容上缺乏系统性和深度,主要介绍一些基础的创意思维概念和方法,但多为理论知识,缺乏与实际设计过程相结合的实践操作和应用指导。学生更多关注如何使用工具完成特定任务,而非通过创意思维产生独特的设计方案。例如,课程中虽然安排了设计创意性海报的练习,但由于缺乏系统训练和指导,学生往往难以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最终作品缺乏独特性。此外,教学方法单一,以讲授和示范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和技能,缺乏自主探索和创意发挥的机会。教师提供的具体设计步骤和示范,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导致他们无法提出真正创新的设计方案。

(三)技术匮乏,难以支持创作

尽管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许多领域展现了巨大的潜力,但在《图形创意》课程中的应用仍面临诸多挑战。教师和学生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认知不足,缺乏具体的应用方法和案例。由于对技术的陌生和不确定性,部分教师可能对引入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持怀疑态度,担心其会取代传统的设计技能培训,影响学生的基本功。此外,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需要强大的计算能力和高效的软件支持,但许多学校的设备和资源相对有限,难以为学生提供最新和最强大的技术支持。例如,一些学校的计算机设备可能无法运行复杂的AI生成软件,或者缺乏相应的技术支持和维护团队。这种资源的限制使得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无法充分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创意发展。学生在适应新技术方面也存在显著差异,一些学生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充满兴趣,愿意尝试并探索其在设计中的应用,而另一些学生则因对技术的陌生和操作的复杂性感到畏惧。这种适应能力的差异会影响整体的教学效果。例如,一些学生在使用类Midjourney技术进行图形设计时,可能因不熟悉技术操作而遇到困难,导致设计进度缓慢,甚至放弃使用这种技术。

总之,传统《图形创意》课程在教学方法、课程内容和技术支持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限制了学生创意思维的全面发展。引入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如类Midjourney技术,并提供相应的技术培训和资源支持,可以有效提升《图形创意》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创新能力。

二、类Midjourney技术在《图形创意》课程中的教学改革措施

(一)更新教学内容,提升创意思维

在《图形创意》课程中引入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技术,更新课程内容,使学生了解最新的设计工具和技术发展。课程初期,通过专门的课时讲解AIGC技术的基本原理、发展历程及其在设计领域中的应用,并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使学生初步了解Midjourney技术的概念和操作方法。展示利用Midjourney技术设计的图形创意作品,帮助学生理解该技术在设计流程中的具体作用和优势。课程中增加创意思维训练的内容,如设计思维、头脑风暴等方法。利用Midjourney技术,学生可以生成多个设计方案,比较和选择最优方案,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决策能力。在设计任务开始前,教师组织头脑风暴,提出尽可能多的创意想法,并利用Midjourney技术生成这些想法的视觉表现,帮助学生在创意初期阶段进行广泛探索和尝试。通过Midjourney技术的多次迭代,学生可以不断优化和改进他们的设计方案。实际项目设置更加注重结合Midjourney技术,让学生在真实的设计任务中应用所学技术和方法,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调整教学方法,激发自主探索

结合Midjourney技术,通过启发式教学、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学习来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创意发挥。教师在课堂上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提问、讨论和引导,让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在进行图形创意设计时,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通过图形和颜色传达特定的情感或信息,然后利用Midjourney技术生成多个设计方案,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通过自主研究和实验,探索Midjourney技术在设计中的应用。布置开放性的设计任务,让学生利用Midjourney技术进行自主探索,发现技术的潜力和局限性,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通过小组项目,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知识分享。学生可以组成小组,共同完成一个设计项目,利用Midjourney技术生成和优化设计方案,在合作中学习和进步。

(三)丰富教学手段,增强学习体验

为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利用视频、动画等形式展示Midjourney技术的操作过程和设计案例,教师可以制作操作演示视频,供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增加课堂的直观性和生动性。通过线上平台提供Midjourney技术的使用教程和在线设计工具,学生可以在课后进行自主练习和创作,教师在线上提供反馈和指导,实现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支持。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设计作品和反馈,推荐适合他们的Midjourney技术教程和实例,帮助他们在自主学习中不断提高。

三、课程改革的实施与评价

(一)实施步骤

1. 更新课程内容,融合AIGC技术

通过引入AIGC技术,全面更新《图形创意》课程的教学内容。在课程初期,通过专门的课时讲解AIGC技术的基本原理、发展历程及其在设计领域中的应用,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使学生初步了解AIGC技术的概念和操作方法。展示利用AIGC技术设计的图形创意作品,帮助学生理解该技术在设计流程中的具体作用和优势。同时,增加创意思维训练的内容,如设计思维、头脑风暴等方法,利用AIGC技术,学生可以生成多个设计方案,比较和选择最优方案,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决策能力。

2. 调整教学方法,激发创意思维

采用启发式教学、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法,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创意发挥。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提问、讨论和引导,让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在进行图形创意设计时,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图形和颜色传达特定的情感或信息,并利用AIGC技术生成多个设计方案,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通过自主研究和实验,探索AIGC技术在设计中的应用。布置开放性的设计任务,让学生利用AIGC技术进行自主探索,发现技术的潜力和局限性,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通过小组项目,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知识分享,共同完成设计项目,利用AIGC技术生成和优化设计方案,在合作中学习和进步。

3. 提升技术支持,保障教学实施

为确保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需提升技术支持。加大对教学设备的投入,更新和升级现有设备,确保计算机能够运行复杂的AIGC生成软件,并提供高效的软件支持。通过行业合作和赞助,增加教学资源的丰富性和先进性,确保有充足的技术支持和维护团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基础培训和持续技术支持,确保他们能够熟练运用新技术。定期举办技术培训工作坊和研讨会,帮助教师和学生及时掌握最新的AIGC技术应用。

(二)效果评价

1. 实时跟踪学生进展

通过过程评价实时跟踪学生在使用AIGC技术完成设计项目的进展情况。记录每个学生的设计步骤、技术应用情况和创意思维发展过程。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讨论、提问和合作等方面的表现,了解学生在启发式和探究式教学中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动态评估技术应用

利用动态评价系统,实时评估学生在使用AIGC技术中的表现,包括技术熟练度、创新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在线平台记录学生的操作过程和设计成果,教师可以实时查看和评价,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通过多次设计任务和项目,动态评估学生的创意思维发展情况,观察学生在不同任务中的创意表现和方案迭代情况,了解他们的创意提升过程。

3. 综合评价学生表现

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综合考量学生的创意思维、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除了传统的作业和考试评价,增加过程评价和多元评价。结合学生的创意思维、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进行综合评价。评估学生在项目完成过程中的合作表现、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评,提高他们的自我反思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和反馈,提供详细的评价意见和改进建议,定期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需求,帮助他们不断提升设计能力和创意思维。

四、结论与展望

通过引入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技术,《图形创意》课程实现了显著的教学改革。课程内容得到了全面更新,学生通过实际案例学习AIGC技术的应用,增强了对设计流程的理解。启发式教学和探究式学习方法的应用,促进了学生自主探索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丰富的技术支持,极大地改善了学生的学习体验,显著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利用AIGC技术,学生能够快速生成多种风格的设计方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化和改进,不仅提高了设计效率,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意思维。通过多个设计项目的实践,学生逐渐掌握了AIGC技术的应用方法,并能够在实际设计中灵活运用。多数学生表示AIGC技术帮助他们突破了传统设计方法的限制,提升了设计创新能力。

然而,课程改革过程中仍存在一些挑战,例如,部分学生在适应新技术时存在困难,需要更多的技术支持和指导。教学设备和资源的更新也需要持续投入,以确保AIGC技术的顺利应用。未来需要进一步深化AIGC技术在设计教育中的应用,探索其在其他设计课程中的潜力,同时注重技术与人文的结合,培养学生不仅具备先进的技术能力,还要具备深厚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建立完善的技术支持体系以及引入更多实际项目和行业合作,可以进一步提升课程效果,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只有不断探索和创新,才能在快速发展的技术环境中,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教学方法,帮助他们在未来的设计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

参考文献:

[1]王朝歌.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AIGC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中的应用研究——以《平面设计基础》课为例[J]. 中国信息界,2024(02).

[2]舒雯,黄亚鹰.人工智能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 中国包装,2022,42(03).

[3]吴琼.人工智能时代的创新设计思维[J].装饰,2019(11):18-21.

[4]中国“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新增“人工智能2.0”[J].传感器世界,2017,23

(04):44.00

[5]周文娟.“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路向研究[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

科学版),2018,19(06):62-70.

[6]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训计划 2.0 的意见[DB/OL].(2018.9.)(2019.3.).

http://www.gov.cn/xinwen/2018-10/10/content_5329343.htm

项目成果:四川省教育信息化与大数据中心(四川省电化教育馆)2023年度四川省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人工智能背景下类Midjounrney技术在高校视觉传达专业中的应用与实践研究(立项编号:DSJZXKT269)

作者简介:廖娟,女,汉族,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张思敏,男,汉族,硕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