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联学共建实践与探索
——广州红色历史博物馆与剧本杀多业态跨界融合研究
摘要:剧本杀的参与者能够通过游戏的方式深入了解红色历史文化,感受历史背后的故事和情感,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学习和探索红色历史知识,并进行实践性的学习和思考,使得红色文化变得具体可感,进而深入人心,满足人们历史底蕴探索需求。通过“剧本”和“游玩”的结合使得观众能更主动地参与到挖掘红色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中去,使参与者在参与的过程中感知和了解广州市的独特魅力,从而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形象,为广州市注入新的文化元素,焕发城市文化“双创”活力。
关键词:广州红色历史博物馆,剧本杀,跨界融合
一、引言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从文博界到社会各界,对于“让文物活起来”以及文物活化利用,全国各地博物馆都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实践,社会各界踊跃参与,共同做出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广东省《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实施方案》中指出加快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不断完善博物馆体系,统筹不同区域、层级、属性博物馆发展,全面提升博物馆整体水平和服务质量,更好发挥博物馆“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重要作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和美好生活需要。在广州,剧本杀对于博物馆来说依然是新鲜事物。剧本是剧本杀的根本所在,剧本设计与博物馆实景场景融合,能为参观玩家提供情感与身心的双重沉浸式体验。但是,目前,广州博物馆中文物背后的故事与剧本杀的结合,无论是在内容的结合度、丰富度还是更新节奏与原创数量上,都还有很长的路径需要双方共同探索。
二、研究意义
(一)拓展本地文史旅游多元可能
依托博物馆的红色剧本杀在内容上更具历史文化知识的专业度与逻辑性,在教育效果上,既促进参与者对博物馆内藏品与所聚焦的历史文化的认识,也在红色剧本杀游玩过程中深刻理解红色历史文化。根据二十大报告中“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的指导,将红色剧本杀与广州历史文化博物馆结合,以沉浸式文旅的方式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使博物馆成为文化传承的价值场所和城市品格的表现地,为当地红色文化的传承发扬与本地历史文化旅游形式创新注入活力,提供了崭新路径。
(二)通过“沉浸式文旅”焕发城市新活力
一般“剧本杀”的玩家们只是在一个房间内拿着纸质剧本进行游戏过程,而与博物馆结合的“剧本杀”的游戏场地是整个博物馆,参与者在其中自由行动,沉浸式体验感更强,剧本内设置的线索也可以是馆内真实存在的文物。打造地方品牌博物馆剧本杀,既促进其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共同发展,又有助于打造城市旅游名片,焕发城市新活力。通过“剧本”和“游玩”的结合使得观众能更主动地参与到挖掘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中去,增加红色博物馆对“剧本杀”的主要受众即青年人的吸引力,从而扩大广州红色历史文化对青年人甚至更多群体的影响力与吸引力。
(三)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拉动疫情后时代经济增长
疫情影响人民消费惯性,推动文化消费需求升级,于此背景之下,依托红色文化博物馆与剧本杀打造沉浸式文旅,实际上灵活整合了社会资源,推动了文旅产业发展新形态,有利于文旅产业在疫情后时代实现触底反弹。因此,在红色剧本杀结合博物馆的基础之上发展“沉浸式文旅”,依托博物馆资源及其文化旅游品牌效应吸引更多旅客,有利于以此方式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带动文化产业发展,从而拉动疫情后时代经济增长。
三、广州红色历史博物馆与剧本杀多业态跨界融合路径
(一)基于馆藏资源的特色文化体验与受众进行双向互动
为加强观众体验的真实感,道具的细节设置方面也融入具有广州地域特色的元素,这些设计巧思的叠加使观众能够在了解历史的同时,对地域文化也有更深入的认识。在服装制作方面,将参考革命时期相应的服饰,尽量让服饰符合当时的情景,并且也会依据人物本身的性格特色设计服饰,使得玩家在其中能够身临其境感受游戏。除此之外,剧本杀人物又可分为玩家角色、NPC和DM(Dungeon Master,剧本杀主持人),博物馆剧本杀玩家角色常见的有真实历史人物、虚拟历史人物、工作人物、玩家本人。在玩家进行游戏的过程中,主持人向他们提供的线索也和博物馆中的文物相关,剧本不仅和博物馆内构建的游戏场所相关,也会设计得符合革命时期的特色,这些都能让玩家沉浸式体验此次剧本杀。通过博物馆这一场景,开展复盘环节,激发广大玩家的求知欲望,将相关红色文化传播到各个年龄群体,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认识和爱国情怀。
(二)依托“博物馆+”理念,结合人们社交新需求与红色文化资源协调运用
疫情发生的这几年,整个文旅产业遭受沉重打击。面对即将到来的“春暖花开”时刻,大众从原本单调且充满规则的环境中释放出来。如今的人们厌倦了朋友圈中由“僵尸好友”与“点赞之交”构成的浅层社交。新的疫情防护措施出台后,“无聊”“打发时间”“报复性消费”是大众参与红色剧本杀游戏的主要动机,被困了三年的人们有望借助“剧本杀”来开拓社交。游戏本身是大众情感连接与拓宽社交边界的手段,剧本杀从虚拟远程到亲身互动将大众由线上转为线下的社交形态。红色剧本杀提供了一种虚实交织的独特社交场景,身处其中的玩家,根据角色设定与剧情发展,与其他玩家一起沉浸于游戏化的“博物馆+”场景中,能够打造一种以偶然性社交与游戏化生存的、去深度的社交模式。
(三)聚焦广州红色历史博物馆,弘扬本土红色文化
广州是中国近现代革命策源地,据《广州市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示范区发展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介绍,广州市共有红色史迹(不可移动文物)115处,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同时,《规划》指出,要突出特色优势,强化教育功能和宣传功能这“两个功能”,强调要深入挖掘广州英雄城市特有的“光荣革命”精神和红色文化传统。本项目拟通过文献检索与实地考察重点研究广州地区红色博物馆,领悟广州本土红色博物馆承载的革命历史及其精神,使其通过剧本杀形式在宣传与教育方面焕发新的生机,在增强受众的文化认同感与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助力打造高质量的广州红色文旅品牌。
(四)社交电商助力剧本杀实景开展模式推广,拉动广州经济增长
社交电商即社会化电子商务,是电子商务的一种新的衍生模式。它借助社交网站、SNS、微博、社交媒介、网络媒介的传播途径,通过社交互动、用户自生内容等手段来辅助商品的购买和销售行为。课题组拟在抖音、快手、小红书等社交电商平台对红色剧本杀实景开展模式进行推广,以“红色”的新颖主题吸引剧本杀受众群体的关注和消费,为博物馆实景开展红色剧本杀的宣传推广注入动力,从而提高剧本杀实景开展模式的可行性,提高该模式的经济效益。
(五)连续剧式剧本杀打造广州知名博物馆联盟效应
为提高广州红色博物馆总体知名度,以时间、空间及红色历史事件为线索,以多个博物馆红色文化故事为背景串写多本关联剧本,以连续剧式“剧本杀”为纽带将不同的博物馆连接起来,打造属于广州红色历史的“剧本杀之旅”路线,描绘出广州知名博物馆剧本杀地图,将一个博物馆剧本杀的部分谜底留存在另一个开展剧本杀的博物馆揭晓,以一级博物馆的知名度辐射到二级、三级博物馆,小博物馆得到人流量后反哺大博物馆,形成广州知名博物馆联盟效应。
本文系2023年华南师范大学党建工作实践创新项目成果
参考文献:
[1] 智慧,李晓楠,魏薇等. “博物馆+剧本杀”,擦出文旅新火花[N]. 洛阳日报,2023-08-11(004).DOI:10.28549/n.cnki.nlybr.2023.001384.
[2] 谢娅明.博物馆公众活动新形式探索:“博物馆+剧本杀”[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2(19):93-96.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2.19.023.
[3] 彭一清,邹瑾琳. 博物馆文化产品开发模式探讨 ——以佛山祖庙博物馆为例[J]. 美与时代(上旬刊),2022(3):21-23.
[4] 谢宇枭.文学与游戏的平衡:剧本杀的叙事艺术[J].大众文艺,2022(21):214-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