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数字化经济背景下的佛山制造产业现代化升级机理与路径研究

任玎 杨颂可 陈晓彤
  
文理媒体号
2024年57期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财经学院 广东广州 510665

摘要:国家十四五规划指出:要增强制造业竞争优势,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佛山作为我国重要的生产制造基地,探索并发展制造业的升级路径,可以助推佛山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完善产业结构,提升佛山整体竞争力。本研究基于产业融合理论,深入探讨了数字化经济与佛山制造业的融合机理,并针对佛山制造业现代化升级路径提出一系列企业和政策方面的建议以裨补缺漏。

关键词:佛山制造业;产业升级;数字化转型;高质量发展

0引言

佛山,作为全国唯一的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的试点城市,拥有深厚的工业基础和早期的工业起步。在广东省,佛山是继广州之后第二个工业总产值超过3万亿元的城市,并在今年设定了目标,即到2030年将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提升至4万亿元。佛山以陶瓷、家具、家电制造业闻名于世,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2022年8月,广东省委和省政府发布了文件,支持佛山在新时代加快高质量发展,措施包括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制造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并支持佛山建设成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示范城市。佛山市在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市政府已经实施了相关措施,动用百亿规模的补贴来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到2022年底,已有40.7%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了数智化转型,生产效率和人均产出均有提升。早在2021年,佛山市政府就与国家发改委联合,计划通过建设数字化转型示范工厂、建立数字化智能改造转型标杆等12项具体措施来支持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显然,对于佛山市的制造业而言,目前是结合数字经济升级现代化产业的关键时刻,对数字经济与制造业融合机理的研究,能够为政府和制造企业提供理论支持,帮助他们评估当前的融合状态,并明确未来融合政策的着力点。

1研究现状

学术界普遍认同佛山市制造业在数字化转型方面所面临的背景与重要性。任婷(2024)提出,在追求高质量发展的当下,佛山市的制造业正站在转型升级的十字路口,既有挑战也有机遇。鲁罗兰(2024)深入分析了数字经济与佛山市制造业深度融合的机制与实施路径,突出了数字技术在制造业转型升级中发挥的核心作用。孙水鹅(2023)对佛山市制造业在智能化升级过程中遭遇的瓶颈进行了详尽的研究,并提出了突破这些瓶颈的策略。谭名钧等(2023)以佛山市的高端制造业为研究对象,探索了其升级发展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佛山市制造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佛山市目前正处于数字经济与传统制造业深度融合的转型时期。林露童等(2022)讨论了促进这两者深度融合的策略和路径。尹红媛(2022)的研究表明,数字经济的水平对佛山市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制造业创新领域,欧霞(2022)探讨了资本市场改革如何助力佛山市建设成为制造业创新的高地。肖威和张艳婷(2022)则以佛山市为例,研究了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具体路径。

总体来看,佛山市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还需要政策的支持和引导。学者们已经从多个角度对佛山市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进行了深入分析,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视角和实践指导。尽管如此,现有文献在具体实施挑战和解决方案方面的深入探讨仍有待加强,这也是本研究所进一步深入的领域。

2佛山市制造业现代化升级的现状分析

佛山市的制造业正处于智能化转型的积极阶段,这一进程涉及引入高端制造技术和自动化机械,目的在于增进制造效率和产品品质。随着与数字经济的紧密结合,数字化工具的运用正助力企业精炼其生产流程,提高管理效能,并在市场中构筑更强的竞争力。在国际贸易领域,佛山市的制造业亦在转型升级之中,旨在满足全球市场的需求,增强产品在全球舞台上的竞争力。

此外,根据2022年12月26日佛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网站发布的消息,佛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起草了《佛山市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扶持资金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旨在规范专项资金的合理分配、有效使用、严格管理和监督,以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并向公众征集意见。这显示了佛山市在政策制定和执行上的持续努力,确保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顺畅实施。佛山市政府已经制定并实施了多项政策措施,为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营造了有利的政策环境。

3佛山市制造业现代化升级的路径分析

佛山市制造业的现代化升级策略可从三大关键方面展开:向产业的高附加值位置移动、提升产业链协同效率、提高企业的数字化水平。首先,在全球产业链的分工中,佛山市制造业多处于中低端环节,随着成本优势的逐步减弱,迫切需要增强产业的附加值。其次,鉴于佛山产业集群的集聚程度尚有提升空间,亟需发展配套的产业链集群,以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最后,佛山市的制造企业亟需提高数字化水平,优化企业资源配置,以支持数字化转型。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经济形态,对佛山市传统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其与传统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

3.1向产业的高附加值位置移动

3.1.1走高端制造路线

发展高端制造业是佛山市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核心路径,这涵盖了技术创新、市场定位及智能化生产的三个主要领域。技术创新层面,佛山市制造业需勇于采纳前沿技术,包括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3D打印等,以优化产品设计和生产流程,并借此提升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和服务达到高标准与高可靠性。在智能化生产方面,佛山市制造业应致力于智能制造的推进,运用自动化和信息化技术来增强生产效率和适应性。至于市场定位,佛山市制造业应采取定制化策略,清晰界定市场方向,聚焦于高附加值产品和特定细分市场,以迎合特定消费群体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并持续关注客户需求与市场趋势的最新动态。

3.1.2引进制造产业高端人才

创造高附加值需依赖于具备专业知能的高素养人才,故此,企业亟需制定恰当的人才招揽策略以促进向高附加值转型。进一步而言,企业可通过优化职前教育训练、职业技能培养、职业教育技艺提升及职业晋升评价体系来强化制造人才的培养体系,进而助力产业的现代化升级。佛山市政府亦需制定政策,激励不同行业的人才协作与交流,以智能制造为核心,在各领域推广其应用和发展。跨界合作有助于激发技术创新与知识共享,培育具备跨领域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此外,企业亦应与高等教育机构及科研组织建立紧密的伙伴关系,联手推进产业升级相关项目,拓宽人才来源并提高培养质量。

3.1.3 产业链向高端化迈进

高端产业链是高附加值产业的外在形式,过去是欧洲和北美,而现在在我国的产业转型背景下,佛山市产业也需要向着高端化转变。但高端制造行业的发展受到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的深刻影响,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产品性能和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推动行业的快速发展。佛山市政府可以牵头打造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挥产业集群的规模效应,提升产业链辐射带动作用。比如利用以“美的”、“海天”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业集群作为产业标杆,发挥其引领作用,同时借助领军企业的带动作用,增强本地配套产业的资源协同发展能力,以此推进佛山市高端制造业的升级进程。

3.2 提升产业链协同效率

3.2.1构建完整的产业链

佛山市政府需精心制定产业规划与指导方针,具体措施包括确立清晰的产业政策,促进产业在特定区域集中,构建产业集群,进而推动产业生态的完善。同时,政府需在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上加大投入,提升交通、物流及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以减少企业运营成本。此外,政府应激励和扶助配套企业成长,通过税收减免、资金支持等政策措施,吸引并培养更多配套企业加入。

此外,佛山市可以建设一套高标准的试点产业园区,以吸引高端制造业及其配套企业,形成产业集聚的规模效应。同时,政府或行业协会应牵头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建立产业链联盟,增进产业集聚度,促进资源共享与信息整合,确保产业链各环节的顺畅连接。通过这些措施,佛山市将优化产业链结构,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3.2.2打造数字化产业链

数字化是推动产业链转型升级和增值的关键支撑。为构建数字化产业链,首要任务是对产业链各环节进行数字化赋能,利用数字化手段强化各环节,以数据要素整合产业链上中下游的价值资源,实现产业链环节的再赋能。另一个重要抓手是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加强数字化转型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研发应用,支持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一代数字技术的应用和集成创新。以企业“上云”为代表的一系列新兴技术,推动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加工、经营管理、销售服务等业务的数据沉淀,让这些数据为整个产业集群带来价值。

3.2.3加快产业集群转型升级

以佛山市南海区为例,目前正对13个重点行业进行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的试点建设。佛山市制造业需要积极探索并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产业园区”的创新模式,以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这些方案包括资源整合共享、企业间的协同创新以及服务企业转型升级等,旨在实现园区的数字化管理和智能化运作,加快园区内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步伐。通过以产业集群为核心目标,利用领军企业的带动作用,促进产业链上下游的全面转型,这不仅提升了转型效率,也显著提高了产业的整体发展质量。佛山市政府可以牵头举办诸如“数据要素x”类似的比赛,目标是通过促进数据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激发数据要素的乘数效应,推动佛山市数据要素产业的转型升级,并为佛山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

3.3提高企业的数字化水平

3.3.1建立数据资源共享平台

对于传统制造业的管理者而言,认识到数据资源的战略价值,是实现准确识别和利用的关键步骤。随着数字经济的兴起和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传统产业正在经历不断的分化与融合,其跨学科、跨产业、跨地域的融合特性日益显著,这对政府的产业融合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面对这些挑战,政府应促进数据要素市场的培育和完善,构建数字信息公共平台,以消除传统企业间的信息壁垒,充分挖掘数据要素的潜力,解决信息孤岛问题。此外,还需加强企业间、不同领域生产设备与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

3.3.2突破封锁创新技术

建立持续且稳定的核心技术研发投入机制,不仅需要巩固技术融合的基础,而且需要弥补技术短板,打破对国外核心技术的高度依赖,增强数字技术对制造业的支撑作用,助力佛山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佛山市制造企业应当积极掌握并提升数字技术的应用技能,促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边缘计算、虚拟现实等尖端技术在制造业中的融合与应用,对数字经济的重点领域进行深入投资。目前,佛山的制造业企业迫切需要加强自主创新,增强研发实力,实现核心技术的自主突破,并积极采用人工智能、模拟与仿真技术以及工业数据采集与管理技术等先进工具。同时,通过数字化转型来优化生产流程,构建共享数据库,并运用数据与信息进行仿真模拟,以期达到生产管理的最优化。

3.3.3推动全场景数字化

首先,对关键节点设备的智能化改造和云化升级是当前各类型企业设备数字化的焦点,这主要涉及对设备能耗、运维、故障预测等方面的调整和优化。在研发与工艺开发管理的数字化方面,重点在于实时采集与研发生产环节相关的数据,并结合历史核心要素数据进行分析、建模,以此强化设计研发与验证生产之间的结合度和互动性,目标是缩短研发周期、优化工艺条件、降低研发及验证的成本。

在应用场景方面,供应链和仓储物流管理的数字化是关键。这需要增强供应、生产、销售三端的联动和协同,实现供应链的一体化管理。数字化供应链的整体策略旨在解决传统供应链中上下环节联动不足的问题,提升各环节尤其是供产销三端的协同效率。而生产管理的数字化,诸如“MES”(制造执行系统)将针对ERP系统中的工单计划进行详细排程、拆分、执行和监控,全场景数字化将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最终形态,。

参考文献

[1]任婷.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佛山“智造”外贸转型发展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4,27(04):195-197.

[2]鲁罗兰.佛山数字经济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机理与路径研究[J].价值工程,2024,43(01):30-32.

[3]孙水鹅.佛山市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瓶颈与突破路径研究[J].产业创新研究,2023,(23):48-50.

[4]谭名钧,张南雪,赖红清.探索高端制造业升级发展现状与对策——以佛山市高端制造业为例[J].产业创新研究,2023,(16):36-38.

基金项目:佛山市社科规划项目(2024-ZDB05);广州市社科规划项目(2024GZQN47)

作者简介:任玎(1984.7-),女,河南郑州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公司金融与企业创新、资本市场与风险管理。

杨颂可(2001.2-),男,河南漯河人,硕士。研究方向:财务会计与财务管理。

陈晓彤(通讯作者)(2001.3-),女,广东东莞人,硕士。研究方向:企业会计理论与实务。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