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融合理论与实践: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教—学—评'一体化实践探索与课例分析
——以Book 4 Unit 1 'The Best Medicine'为例
引言
在当今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英语教学正逐步由传统的教学模式向更加注重学生核心素养和动手能力的教学新模式转变,英语教学的模式越来越突出。其中,“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正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本次心得体会的撰写源于对2019年外研社教材第四本第一单元课文《Thebestmedicine》的深入学习和思考,以下是对该课文的简要介绍,以及本次心得体会的目的阐述。
一、《The best medicine》课文简介
《Thebestmedicine》是2019年外研社教材第四本的第一单元,本板块呈现一篇反映单元主题的课文,语篇类型为记叙文。课文讲述了一位小丑医生以变魔术、唱歌、讲讲笑话等方式辅佐专业医生治疗,为患者解除病痛的故事。学生在朗读课文的同时,可以增长知识,丰富人生阅历,体会到拥有一种积极的“助人度己”的的重要性。诵读活动请同学们找出小丑医生工作的特别之处,与诵读前的活动相呼应。
二、心得体会的目的
本次心得体会的撰写,旨在结合《The best medicine》的教学实践,探讨“教—学—评”一体化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通过深入研究相关文献,希望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总结:
1.分析“教-学-评”一体化理念在Thebestmedicine教学过程中的实际运用,探讨如何将教学教学教学评价有机结合,以提高教学效果。
2.反思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探讨如何克服这些障碍,更好地做到“教-学-评”的融合。
3.针对“教-学-评”一体化在英语教学中进一步推广和深化提出建议,以期为广大英语教师提供参考和借鉴。
总之,本次心得体会的撰写,既是对《Thebestmedicine》教学实践的总结,也是对“教-学-评”一体化理念在英语教学中应用的一次深入探讨,期望能为我国英语教育改革贡献一份力量。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
“教—学—评”一体化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其核心在于将教学、学习、评价三个环节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相互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以下是对相关文献的综述,旨在对理论观点进行梳理,对实践案例进行分析,并对实施建议进行总结。
一、王蔷、葛晓培等学者的理论观点
王蔷与葛晓培等学者在研究中就“教-学-评”融合理论进行了深入探讨。他们认为,“教-学-评”融合应具备以下特点:
1.教学目标的一致性:教学活动的设计应围绕明确的教学目标展开,保证教学、学习和评价的目标一致。
2、教学过程的连贯性:教学活动要形成一个逻辑清晰、步骤连贯的过程,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每一步都能得到有效的指导和反馈。
3.评价方式的多样性:评价不应局限于传统的考试、测试,而应采取观察、访谈、自我评价等多种形式,力求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这些理论观点为“教-学-评”融合实践提供了重要指导。
二、李亮、王蔷等人的实践案例
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李亮和王蔷等人通过高中英语教学的实战案例,展示了“教-学-评”融合的具体运用。他们指出,在“教—学—评”一体化的实施过程中,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教学内容的整合:将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结合,设计出符合核心素养要求的教学内容。
2、教学方法创新:采用任务驱动、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评价机制建设: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评价机制,通过形成性评价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学习成果进行综合评价。
这些实际案例为实施“教-学-评”一体化提供了宝贵经验。
三、蒋京丽、李睿等人的实施建议
蒋京丽、李睿等学者在他们的研究中,提出了实施英语教、学、评一体化的几点建议。
1.加强教师提高教师对“教-学-评”一体化理念的理解,增强教师在教学设计与评价方面的能力。
2.完善评价体系:构建多元化、多维度的评价确保评价结果能够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
3.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在教学与评价过程中,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教学支持与评价反馈。
这些建议为“教-学-评”一体化工作的推进和深化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指导意见。
综上,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可以看出“教-学-评”一体化理念无论是在还是在实践探索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这些成果为我们在英语教学中推行“教-学-评”一体化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和实践借鉴。
第三部分 课文内容分析
在对外研社2019年教材第四本第一单元《Thebestmedicine》进行了深入的研读后,我对课文内容有了更全面的理解。下面是文章内容的方面的分析。
一、《The best medicine》的主题及意义
《The best medicine》这一课文的主题是“笑是治愈一切的良药”。故事透过生动的剧情展现,告诉我们即使面对人生的挑战与不幸,保持乐观的心态与幽默感也是必不可少的。课文的意义在于提醒我们笑是一种简单却强大的自我疗愈工具,它可以帮助人们减轻压力,增强自信心,对身心健康起到促进作用。
二、课文中的语言特点、文化背景及教学价值
课文《Thebestmedicine》语言风格轻松幽默,大量使用日常对话和俚语,使语言更加贴近实际生活,便于学生理解和模仿。
从文化背景看,课文涉及对西方幽默感的认识,为学生了解西方社会文化打开了一扇大门。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既提高了英语水平,又增强了对文化差异的认识。
在教学价值上,课文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还通过故事传递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有助于学生社会情感技能的培养。
三、课文在“教—学—评”一体化中的实际应用
在“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下,课文《the best medicine》的应用体现在以下方面:
1.教学目标的一致性:教师将教学目标与课文内容紧密结合,保证学生在理解故事的同时,能够掌握必要的语言知识和技能。
2.教学过程的连贯性:教师通过设计一系列循序渐进的活动,如预读讨论、深度阅读、小组合作学习等,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课文,并在此过程中练习语言技能。
3.教学评价的多样性:在教学评价环节,教师采取了包括课堂参与度、小组讨论表现、书面作业、口头报告等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综合评价。
通过Thebestmedicine的教学实践,我深刻体会到“教-学-评”一体化模式在提升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优势。这种模式为英语教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和方法,值得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深入挖掘并加以运用。
第四部分 心得体会
通过对“教-学-评”一体化理论的深入学习,以及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使我更加深刻地理解和领悟了这一理念。以下是我对“教—学—评”一体化理论的心得体会,以及在《The best medicine》教学过程中的实践与反思。
一、对“教—学—评”一体化理论的认识
1.教学目标的一致性:我认识到教学目标的一致性是“教-学-评”一体化的基石。这就意味着,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达到教学的实效。
2.教学过程的连贯性:教学过程的连贯性保证了学生在有序的学习环境中逐步掌握知识和技能。
3.评价方式的多样性:评价方式的多样性是实现“教-学-评”一体化的重要保证。通过多种评价方式,为教学提供反馈意见,使教学策略得到调整和优化。
二、在《The best medicine》教学过程中的实践与反思
1.教学设计:在实现教学目标的一致性方面,我尝试将ThebestMedicine的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相结合,引导学生思考并参与讨论,以保证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学习需求相匹配。
2.教学实施:为了保证教学过程的连贯性,我采用了循序渐进的方法,从简单的背景介绍到深入的故事分析,帮助学生逐步构建知识体系。
3、教学评价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时,我采用了形成性评价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课堂观摩、小组讨论、个人陈述、书面作业等多种形式,全面考核学生对课文的语言的运用和跨文化理解能力的展示。
三、“教—学—评”一体化在英语教学中的优势
1.提高教学效果:通过“教-学-评”一体化,使教学活动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学习成果。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使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3.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实施“教—学—评”一体化,要求教师不断反思和调整教学策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总之,通过这次的教学实践,使我深刻体会到“教-学-评”一体化在英语教学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相信随着这一理念的深入应用,我们的英语教学一定会更更,更能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五部分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在“教—学—评”一体化实践活动中,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面临的挑战。以下是对这些问题的梳理,同时也给出了问题的建议。
一、在实施“教—学—评”一体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教师观念转变难: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师心中蒂固,要把“教—学—评”一体化的理念融入到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教学方法,这对一些教师来说是一个较大的挑战。
2.评价体系不完善:现有的评价体系往往侧重于终结性评价,而忽视了形成性评价的重要性。这就造成了评估结果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实际能力,从而对教学效果的评估造成影响。
二、针对问题的建议
1.加强教师提高教师素养:为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教-学-评”一体化的理念,学校应定期组织专业培训,为教师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技能的提高。
2.完善评价体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建立更更全面的评价体系,将形成性评价评价结合起来,注重评价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以便对教学效果进行更准确的评价。
通过对问题的深入分析和提出建议,我们看到,虽然“教—学—评”一体化在实践中面临挑战,但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完善而得到有效的解决。此举有助于“教-学-评”一体化模式在英语教学中发挥更大作用,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更有力支撑。
第六部分 结语
通过这次对“教-学-评”一体化文献的深入学习和在外研社2019年教材第四本第一单元《Thebestmedicine》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我获得了许多宝贵的深刻的感悟。以下是经验总结,以及对未来英语教学“教-学-评”融合的展望。
一、总结心得体会的收获
1.理论认识的深化:我更加清晰地理解了“教-学-评”一体化的内涵,包括教学目标的一致性、教学过程的连贯性和评价方式的多样性,这些理论认识为我的教学实践提供了有力的指导。
2.教学实践的改进:在《Thebestmedicine》的教学过程中,我尝试将“教-学-评”一体化的理念付诸实践,通过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的各个环节,我发现了许多可以改进的地方,也见证了一些成功的教学瞬间。
3.教学效果的提升:通过实施“教-学-评”一体化,我感受到了教学效果的明显提升,学生们在理解课文内容、运用语言知识、增强跨文化意识等方面都有了显著的进步。
4、专业成长的自省:在实践过程中,我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促使我更加关注学生的需求,同时也意识到自己在教学方法和评价策略上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
二、对未来英语教学中“教—学—评”一体化的展望
1.理念的普及与深化:展望未来,相信“教-学-评”一体化理念将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和普及。随着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提高,这一理念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将融入更深层次。
2、教学模式的创新:未来英语教学创新教学模式,将“教-学-评”一体化与信息技术、混合式学习等新兴教学手段相结合,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
3.评价体系的完善:评价体系将更加注重过程性和发展性,形成性评价将在教学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教师和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更好的监控,并及时对教学和学习策略进行调整。
4.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将不再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教师将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教学上给予更多的个性化支持。
总之,通过这篇心得体会的撰写,我不仅对“教-学-评”的融会贯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对今后英语教学的发展充满了期待。相信在全体英语的共同努力下,“教-学-评”的融合将会给英语教育带来更加光明的前景。
参考文献:
[1]王蔷,葛晓培.依标命题,发挥考试评价对英语教与学的积极导向作用[J].英语学习,2024,(05):4-10.
[2]李亮,王蔷.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评”一体化:理据与例析[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23,24(04):12-18.DOI:10.16826/j.cnki.1009-7228.2023.04.003.
[3]王蔷,刘莹,钱小芳,等.义务教育英语学科“教—学—评”一体化的设计与实施——以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Will people have robots?为例[J].基础教育课程,2023,(06):44-55.
[4]扈华唯.从教、学、评一致性的视角探讨英语考试命题改革[J].英语学习,2022,(09):46-52.
[5]蒋京丽.以评促教促学,落实英语教、学、评一体化的五点实施建议[J].英语学习,2021,(09):4-9.
[6]李睿.回归教材: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英语六要素听力教学设计[J].英语学习,2021,(05):21-25.